轉贈功德這事太讓人匪夷所思了。
還好這法子鴻鈞并未公布。
若是真傳播出去,女媧肯定會為了伏羲四處搜刮功德。
或許這正合了鴻鈞的意。
要知道女媧修行的可是造化之道。
雖然她不像紅云那般四處與人結下因果。
但若論洪荒誰最能賺取功德,女媧絕對排名前列。
這熱鬧不湊也罷。
連鴻鈞都插手了,后土他們即使想要和三清魚死網破怕是都不行。
“鎮元道友,南域之事進行的可還順利?”
“挺順利的。
主要是鳳族在忙,他們對南域氣運很重視。
幾乎所有雜事都被他們承擔了去。”
倒也正常...
南域可是鳳族最后的安居之地了。
除非他們想出其他填補氣運的法子。
否則南域的九成氣運,就是他們能否立足洪荒的關鍵。
嗯?
若是石浩沒記錯,大部分女修的坐騎可都出自鳳族。
這些被大神通者庇護的鳳族,可是無需借助南域氣運庇護的。
像這種為了自保而做出的算計,石浩并不反感。
若不是他已收了大鵬為徒,其實也愿意收只鳳凰為坐騎。
“對了老友,汝可愿將佛經傳與鳳族?
汝所創的佛經重在修心,最適合業力纏身心浮氣躁的鳳族修行。”
“自無不可。”
佛經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導人向善。
越多生靈修行佛法,他所能收獲的氣運與功德也就越多。
不過,鎮元子不是已經推演出地仙修行之法了么?
這種能使凡土躍遷為福地洞天的手段,對洪荒的益處可不是他編寫的五部佛經能比的。
“鎮元道友為何不直接將地仙之法傳出去?
若是鳳族能為洪荒開辟出新的福地洞天,說不定他們身上的業力也能慢慢被清除干凈。”
“非是吾敝帚自珍,主要是鳳族皆向往自由,不愿修習那要困守一地的地仙之法。”
額,鳳族還真不愧是元鳳所創。
為了自由居然連唾手可得的功德都愿放棄。
修行何法,是眾生靈自己的選擇。
他之所以不立教派,其實也是不想讓眾生受到限制。
石浩雖有把握在這洪荒之中占據一席之地。
但卻做不到有教無類,庇護眾生。
分享修行法門,讓眾生多一種選擇已是極限。
若是生靈因佛法有了自保之力,也算是他為這洪荒做出的些許貢獻了。
講道這事他熟。
雖然他傳出的那五部佛經全是搬運后世的。
但自從大道賜予他萬佛之祖的果位后,他對佛法的理解就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修持心性其實只是佛道最基本的用途。
讓眾生超脫原本的命運,才是佛道最驚艷之處。
‘道友請留步!’、‘此物與吾西方有緣’這些堪比因果律的句子,可不是誰說都有用的。
以前石浩還只將這些句子當成準提那廝不要臉的證明。
但當他對佛法有所了解之后才明白,想要達到效果,需先與眾生結緣才行。
若是鎮元子真下定決心,傳播地仙之法。
石浩其實真能助他一臂之力。
要知道通天建木演化出的那七十二處福地,可還無人問津呢。
泰山中有不少踏入修行的生靈。
選出七十二個心性好的,讓他們傳承鎮元子的衣缽,其實是雙贏之事。
石浩之所以從沒提及此事,就是因為他早已看出,鎮元子其實并不想與鴻鈞正面為敵。
開辟新的修煉體系,固然是有益于洪荒的壯舉。
但同樣也觸犯了鴻鈞的利益。
石浩敢在鴻鈞第一次講道后就編著佛經。
是因為鴻鈞那廝欠著自己好幾個大因果。
若是不稍微搞些事情抵消些許,他還真怕鴻鈞還不起。
但鎮元子的處境卻比較微妙。
其師揚眉老祖,雖能穩勝鴻鈞一籌。
但卻早已離開洪荒,前往混沌尋求機緣去了。
也難怪鎮元子會如此小心謹慎。
帝江隕落就是一個明晃晃的信號!
若是他猜得沒錯,天道已準備抹除盤古留在洪荒的所有痕跡。
身懷盤古遺留的開天功德又如何...
玉清元始與帝江同為盤古后裔。
他們相互廝殺,最后不也落得一個兩敗俱傷的結局?
“鎮元道友,吾等今后要更加小心些才行。
帝江身隕應該只是個開始。
咱們這些與盤古能扯上關系的先天神祇,接下來應該都有殞命之危。”
“這也是吾為何會讓道友向鳳族傳道的主要原因。
保下越多與盤古有關的生靈,你我的安全就越有保障。
本來,吾是準備治理好南域后,就回返萬壽山的。
但眼下的危局卻讓吾無法像往常那般躲清閑了。
吾打算將地仙之法傳給麒麟一族。
麒麟本身就與大地相契合,若是能修行吾所創的地仙之法,一定事半功倍。”
好主意!
麒麟一族如今皆已身化祥瑞,若是能洗刷一身業力。
道途可比尋常生靈要順遂的多。
“鎮元道友放心,吾那泰山上可還有七十二處福地尚在孕育呢。
若是道友信得過吾,將來可將麒麟一族的弟子交予吾管理。”
“哈哈,如此正好。
等吾向麒麟族傳法之后,就要專注于修行了。
道友先吾一步踏入混元之境,可是給了吾不小的壓力啊。
若是再刻意壓制修為,過上些許時日,怕是就要喊老友一聲前輩了。”
哎,都已面臨生死危機了,鎮元子居然還有心情打趣他。
這樣也好...
只要他們有所應對,想必就算是天道再強勢,他們這些盤古后裔也能保住性命。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既然答應了鎮元子要佛經傳給鳳族,石浩自然不會敷衍了事。
話說鳳族皆是身負五德的神鳥,修行起佛法來,倒也還算順利。
鳳族還是有些家底的。
石浩都不用細瞧,就發現這些鳳族全擁有先天靈寶。
本來,他是準備著重為鳳族講解《心經》的。
畢竟心屬火,想必鳳族修行起來會很順利。
但讓石浩沒想到的是,鳳族大部分修士對于《心經》的領悟還不如他粗略講解的《妙法蓮華經》。
不過細想一下卻也不難理解,《妙法蓮華經》所修的是慈悲、善良、寬容...
?求推薦票,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