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手帕風波
- 村里娘子做生意致富啦
- 綰要
- 2097字
- 2025-04-02 23:43:17
西山鎮歷經數朝,不高的城墻,經過日夜的風吹雨曬,多處都有裂縫,城樓的旗幟也有些破爛。
大門口,幾個負責把守城門的都頭吆喝著排隊,進城帶東西的和空手的分開站。
蘇繡玉沒帶籃子,自覺排隊等候。
不多時,隨著人流進了城門。
入目,一條一眼能看到頭的大街,兩邊商販經營著不同的攤子,也有更多是是席地而擺的農家小攤。
叫賣聲不絕。
蘇繡玉一路仔細觀察,發現這里賣的吃食,大多是陽春面,饅頭包子。偶爾有一位老奶叫賣燒餅。
什么餛飩,餃子,肥腸面,雜醬面……
蘇繡玉逛了三條街,快要把整個小鎮都轉遍了,也沒看到。
她單純推測,這里人應該是不會做的,要不就是還沒有從別的地方流行過來。
這正合他意。
蘇繡玉心里暗暗竊喜,民以食為天,這小小的鎮上,吃食生意占了五成。
她決定也來分一杯羹。
可具體要做什么,卻有點為難蘇繡玉了。
正巧轉到了原主經常來賣繡品的小店。
蘇繡玉便上前,也不進去,從外面觀察。
這里的姑娘家,經常會繡一些零碎的荷包,手帕來賣。
這不,一位穿著簡單的小姑娘便走進羅裳坊。
掌柜的是個年紀不大的婦人,梳著整齊的發鬢,頭戴金釵,身穿棉布長裙,仔細檢查著那位姑娘帶來的繡品,眼神里透著精明算計。
“哎呦,你這花繡的,針腳這么亂,我這可不收。”
女掌柜毫不客氣,將手帕塞回那姑娘懷里,“行了,你這繡工也忒差了,回家再練練吧,快走吧。”
姑娘被如此貶低,又見店里幾個客人也都看著她樂,頓時面紅耳赤離開了。
蘇繡玉暗道,幸虧蘇王氏的繡活不錯。
又見一婦人進門,拿出幾個繡了芍藥,梨花,青竹等樣式的手帕出來。
蘇繡玉湊近看,婦人的繡活和蘇王氏比起來,略有不足,可也是十分精美。
“還是和往常一樣,一幅一百二十文,你這里總共五樣,算你六百文。”
掌柜收起手帕,又吩咐算賬的小廝拿錢。
一百二十文!
蘇繡玉記得原主往常每次來賣,掌柜的都按一百文來收還經常挑毛病,可這婦人的繡品和蘇王氏比起來還差一些,都能收一百二十文!
看樣子,是這掌柜的看原主是個小姑娘好忽悠,這才砍了不少價。
“掌柜的。”
蘇繡玉一腳踏進門,壓住心里的不快,“今日生意可好?”
王香梅聽到聲音心頭一喜,這小冤種終于來了。
王香梅知道蘇繡玉家里不缺錢,她又是個沒心眼的。
還記得小冤種第一次來店里賣她娘繡的手帕,那鴛鴦就跟活的一樣,把她震驚了一把。
看著蘇繡玉一副不在意的模樣,王香梅隨口說了一句:一百文一副,小冤種也點頭答應了,竟然一點也沒提價。
從此以后,王香梅日日都盼著她來。
“瞧瞧,幾日不見,玉兒姑娘又變好看了不少,今日我這里可來了一匹棉布,桃粉色,最適合你了。”
原主經常是剛賣了繡品扭頭又買些布料,成衣,這些年來在這家店里可謂是一進一出,拿著繡品進來抱著衣服高高興興出去。
可今時不同往日,蘇繡玉明知這掌柜是故意坑她的,又怎愿意上當。
當下推開王香梅的手,不冷不淡道:“方才看到掌柜的收的手帕不錯,拿出來瞧瞧。”
今日竟然沒有繡品賣?
王香梅有些失望,要知道她在蘇繡玉這里一百文收一副手帕,轉頭能賣二百文呢,這可是暴利的生意。
“蘇姑娘,令堂近日沒有繡些手帕荷包嗎?”
“……你只管拿手帕給我瞧瞧。”
蘇繡玉有心整治王香梅,見她拿了一副繡著桃花的手帕,道:“這手帕比起我娘的,還差一些。”
“那是,令堂的手藝,全鎮也沒人能比得上。”
“是嗎?那為何她的手帕你收一百二十文,我娘的手帕你只給我一百文?”
蘇繡玉掏出蘇王氏繡的手帕,正巧也有一副桃花樣式的。
兩兩對比,明顯蘇王氏的桃花繡的更逼真,針腳勻稱綿密。
湊熱鬧的客人也紛紛上前圍觀。
“這么一看,這副桃花少了一朵的明顯更好。”
“是呀,莫不是王掌柜看小姑娘好欺負,故意給低價?”
“這在城里,能賣二百文呢。”
王香梅一下有些慌亂,眼珠轉不停。
“蘇姑娘,我給的可都是公道價,你可別亂講。”
“是嗎?那你說說,我娘的手帕比方才那嬸子的好,你給她一百二十文,卻只給我一百文呢?”
蘇繡玉最討厭的就是這種看人下菜碟的人,前世,她曾經上過一段時間的班。
公司里有個小組長,見她是新來的,又沒有同期一起入職的同事有后臺,便經常巴結那位同事,把臟活累活都給她干。
蘇繡玉忍了兩個月,等小組長再次讓她一個人下樓去拿十幾位同事的下午茶時,爆發了,狠狠的罵了小組長一頓。
最后辭職回老家和奶奶一起生活。
王香梅半天也說不出個一二三,心里惱火,死丫頭,以前也沒計較過這些,今天這是吃了火藥了?
眼看店里湊熱鬧的人圍了幾圈。
王香梅怕壞了口碑,急忙拉蘇繡玉到角落里。
“哎呦,我的蘇姑娘,這事是我做的不合適,看在咱們是老相識的份上,就別和我計較成嗎?我把那匹棉布送給你?”
一匹棉布才五百文,王香梅這些年最少也差了原主兩三兩銀子呢。
可得饒人處且饒人,蘇繡玉只是個鄉下丫頭,王香梅這些年在鎮里做生意,來來往往,總有些人脈。
蘇繡玉也不想在自己還一貧如洗的時候得罪她,便點點頭“可以,不過這手帕的價?”
“改,改,令堂繡藝高超,我按一百三十文收如何呢?”
“一百四十文。”
蘇繡玉繼續提價。
王香梅咬咬牙應下,城里的柳小姐還等著呢,有錢人家才不計較這一文兩文錢。
蘇王氏這五幅手帕賣了七百文,蘇繡玉荷包里揣著錢,手里抱著棉布出門。
王香梅跟上來“蘇姑娘,你以后還來賣吧?”
城里的幾家小姐都很喜歡蘇母繡的手帕。
“若是掌柜的誠心收,我自然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