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暗影隨行
- 一九八六問道錄
- 作家曉剛
- 5129字
- 2025-04-01 07:26:15
離開武夷山的第三天傍晚,許明遠在一處溪流邊蹲下身,手指輕輕撥弄著岸邊松軟的泥土。夕陽的余暉給萬物鍍上一層血色,也照亮了那個清晰的腳印——比常人的腳型細長,足弓處有一個奇怪的凹陷,像是鞋底嵌了什么東西。
“又出現了。“許明遠低聲說,目光沿著溪岸掃視,發現更多同樣的足跡,“從昨天開始就一直跟著我們。“
周雨桐湊近查看,一縷發絲擦過許明遠的臉頰,帶著淡淡的藥香。她這些天總是把頭發松松地挽在腦后,比在醫館時多了幾分隨性。“這腳印...不像是玄冥子那伙人的。“
林默推了推眼鏡,蹲在另一邊:“會不會是野獸?“
“野獸可不會穿鞋。“許明遠搖頭,指向遠處一棵樹下的灌木叢,“而且你看那里,樹枝折斷的高度正好是人的手肘位置,明顯是有人經過時撥開的。“
一陣山風吹過,樹葉沙沙作響。許明遠突然有種被注視的感覺,猛地轉頭看向對岸的樹林。夕陽的陰影中,似乎有什么東西一閃而過。
“怎么了?“周雨桐敏銳地察覺他的緊張。
“沒什么。“許明遠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天快黑了,我們得找個地方過夜。“
三人沿著溪流前行,尋找合適的露營地。自從離開那個藏著武夷宮入口的山洞,他們就一直處于高度警覺狀態。玄冥子的慘死和墻上的血書像一塊石頭壓在心頭,而清虛道長通過陰陽鏡傳來的警告更讓許明遠寢食難安。
“五龍宮到底有什么危險?“這個問題在他腦海中盤旋了無數遍。武當山是他的修行起點,清虛道長如同父親般的存在。如今師父可能面臨威脅,自己卻還在數百里之外,這種無力感讓許明遠恨不得肋生雙翅。
溪流轉彎處有一片平坦的砂石灘,背靠陡峭山壁,是個易守難攻的好地方。三人決定在此過夜。許明遠和林默負責搭帳篷,周雨桐則去附近采集些野菜和草藥。
“你和她...現在是什么關系?“林默突然開口,手里擺弄著帳篷支架,眼睛卻不看許明遠。
許明遠正固定繩索的手頓了一下:“什么?“
“別裝傻。“林默的聲音有些發緊,“你們在秘境里待了那么久,出來后又總是...很親密的樣子。“
許明遠不知如何回答。自從武夷宮真境中那個差點發生的吻后,他和周雨桐之間確實有什么東西改變了。不是刻意疏遠,而是一種微妙的默契和克制,仿佛都在等待某個合適的時機。
“我們是修行同伴。“最終他這樣回答,“靈樞派和武當派的傳承現在系于我們一身,這比個人感情更重要。“
林默抬起頭,眼鏡后的眼睛直視許明遠:“所以你對她沒有...“
“我什么都沒說。“許明遠打斷他,語氣比自己預想的更生硬。他深吸一口氣,緩和道:“現在不是談這個的時候。我們有更緊迫的麻煩。“
林默似乎還想說什么,但周雨桐的腳步聲從林間傳來,他只好閉上嘴。許明遠暗自松了口氣,卻又感到一絲莫名的煩躁。
周雨桐帶回一捆野菜和幾株草藥:“附近有村民的菜地,我留了些錢在籬笆上。“她蹲在臨時搭建的灶臺前,熟練地處理食材,“還打聽到一個消息——往北十里有個大村子,明天我們可以去那里補充干糧。“
晚飯是簡單的野菜湯和烤餅。林默貢獻出珍藏的一塊臘肉,切成薄片加入湯中,頓時香氣四溢。三人圍坐在篝火旁,安靜地進食,各自沉浸在思緒中。
夜幕完全降臨后,山林變得格外寂靜,只有篝火偶爾發出的噼啪聲和遠處貓頭鷹的啼叫。按照約定,今晚由許明遠守第一班夜,林默守第二班,周雨桐則好好休息——連日奔波讓她看起來憔悴了不少。
林默鉆進帳篷后,周雨桐卻沒有立即去睡,而是在許明遠身邊坐下,雙手抱膝望著跳動的火焰。
“不累嗎?“許明遠輕聲問。
“累,但睡不著。“周雨桐的聲音有些飄,“總覺得有什么東西在暗處看著我們。“
許明遠也有同感。自從發現那些腳印,他就一直處于高度警覺狀態。武夷宮的經歷讓他對氣息的感知更加敏銳,而現在,他確實捕捉到一絲若有若無的異樣——像是某種刻意壓抑的存在感。
“可能是跟蹤我們的人。“他往火堆里添了根柴,“但奇怪的是,我感覺不到惡意。“
周雨桐若有所思:“玄微師叔說過,靈樞派除了玄冥子一系,還有其他分支。也許...“
一陣突兀的笛聲突然從遠處傳來,凄清婉轉,在寂靜的山林中格外刺耳。那調子古怪得很,忽高忽低,不成曲調,卻莫名讓人心頭發緊。
許明遠和周雨桐同時站起,警覺地環顧四周。笛聲持續了約莫半分鐘,又戛然而止,余音在山谷間回蕩幾下,最終歸于寂靜。
“什么東西...“周雨桐的手已經摸到了針包。
許明遠搖頭:“太遠了,至少在一里開外。“他側耳傾聽,但除了正常夜聲再無異常,“可能是獵人?“
“半夜吹笛子的獵人?“周雨桐顯然不信這個說法。
兩人又守了一刻鐘,再無異常發生。最終周雨桐被許明遠勸去休息,他保證一有動靜就立即叫醒大家。
獨自守夜的時光格外漫長。許明遠盤坐在火堆旁,嘗試用新掌握的“氣脈周天“感知周圍環境。閉上眼睛后,世界以另一種形式呈現——火堆是溫暖的金色光團,帳篷里有兩個人形的氣息,周雨桐的明亮穩定,林默的則略顯紊亂。更遠處,樹林中有些小動物的生命跡象,再往北...
有什么東西一閃而過。許明遠猛地睜眼,看向北面的樹林。那種感覺太模糊了,像是有人刻意隱藏了自己的氣息。他靜心凝神,再次嘗試,卻再也捕捉不到那個異樣的存在。
“高手...“許明遠暗自警惕。能如此完美地控制自身氣息,對方的修為絕對不在玄冥子之下。
后半夜,林默準時接替守夜。許明遠簡短交代了笛聲的事,叮囑他保持警惕,然后鉆進帳篷。周雨桐已經在最里面睡著了,呼吸均勻。許明遠輕手輕腳地躺下,盡量不發出聲響。
月光透過帳篷布料,灑下朦朧的光暈。許明遠側臥著,正好能看到周雨桐的側臉。睡夢中的她褪去了平日的堅毅,顯得格外年輕脆弱。一縷發絲垂在臉頰邊,隨著呼吸輕輕顫動。
許明遠的目光落在她交疊的雙手上——那里似乎攥著什么東西。借著月光,他辨認出那是一塊手帕,邊緣已經有些磨損,但依稀可見繡著兩個字。他瞇起眼睛,心跳突然加速...
那是他和周雨桐的名字!準確地說,是“明遠“和“雨桐“四個小字,繡在手帕一角,針腳稚嫩但很用心。許明遠猛然想起,這是他們初遇時,在火車上他用來包裹《道德經》的那塊手帕!當時下車匆忙,手帕遺落在座位上,沒想到竟被她珍藏至今。
一股暖流涌上心頭,許明遠不由自主地伸手,想替她撥開那縷調皮的發絲。指尖即將觸及時,他又縮了回來,轉而輕輕為她拉高了毯子。
“晚安。“他用只有自己能聽到的聲音說。
清晨,許明遠被鳥叫聲喚醒。帳篷里只有他一個人,外面傳來周雨桐和林默低聲交談的聲音。他揉揉眼睛,鉆出帳篷,發現天剛蒙蒙亮,晨霧籠罩著溪面,宛如仙境。
“醒了?“周雨桐轉頭微笑,手里攪動著一鍋粥,“正好趕上早飯。“
林默蹲在溪邊洗漱,眼鏡上沾著水珠。他沖許明遠點點頭,表情比昨晚自然多了:“睡得怎么樣?“
“還行。“許明遠伸展筋骨,突然注意到地面上的異樣,“等等,這是什么?“
在營地邊緣的濕泥地上,有一串新鮮的腳印,每個腳印中心都有一個灼燒出的五瓣花痕,與玄冥子胸口的掌印一模一樣!
“什么時候出現的?“許明遠聲音緊繃。
周雨桐和林默面面相覷:“我們起來時就有了。“周雨桐放下勺子,神色凝重,“守夜時沒聽到任何動靜。“
許明遠仔細檢查腳印。它們從溪邊延伸過來,在距離帳篷十步左右的地方轉了個圈,又回到溪邊消失。最令人不安的是,這些腳印經過的地方,草葉上還殘留著細微的焦痕,仿佛走過的人全身散發著高溫。
“不是普通人。“許明遠沉聲道,“能在林默守夜時悄無聲息地接近,又留下這種痕跡...修為深不可測。“
林默臉色發白:“我發誓一點聲音都沒聽到!“
“不怪你。“許明遠搖頭,“對方若有意隱藏,普通人根本察覺不到。“他轉向周雨桐,“收拾東西,我們立刻出發。不管是誰,明顯是在示威。“
三人匆匆吃完早飯,收拾營地。臨走前,許明遠在五瓣花痕的腳印旁蹲下,取出一根銀針,小心地采集了些泥土樣本。針尖接觸焦痕時,竟微微泛紅,像是被加熱了一般。
“有趣...“許明遠將針收入特制的皮套,“這種熱度,不是普通功法能達到的。“
沿著溪流北行約十里,果然見到周雨桐所說的那個大村子。時近正午,村口空地上聚集了不少人,似乎在圍觀什么。三人走近,發現是個老農突發中風,半邊身子不能動,家人正急得團團轉。
“讓我看看。“周雨桐擠進人群,蹲在老人身旁把脈。
村民們將信將疑地看著這個年輕姑娘,有人小聲嘀咕:“鎮上的大夫都說不中用了...“
周雨桐把完脈,抬頭看向許明遠:“氣滯血瘀,陽氣上亢。你的'氣脈周天'正合適。“
許明遠會意,取出隨身攜帶的銀針。在眾人驚訝的目光中,他僅用三針——百會、合谷、足三里,每一針都精準控制陰陽二氣的比例。針入片刻,老人原本僵硬的右手手指竟然開始微微顫動!
“神了!“圍觀者驚呼。
林默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這...這不科學...沒有藥物輔助,僅靠三針就能...“
“不是僅靠三針。“周雨桐輕聲解釋,“是針法與內功的完美結合。許明遠現在能精確控制每一縷真氣的屬性,這才是關鍵。“
治療持續了約半個時辰。結束時,老人已經能坐起來,雖然言語還不利索,但明顯脫離了危險。村民們千恩萬謝,硬塞給他們各種食物——新鮮蔬菜、腌肉、甚至還有一壇自釀的米酒。
“你們是神仙下凡吧?“老人的兒子激動地問,“怎么稱呼?“
許明遠和周雨桐相視一笑:“只是路過的醫者。“
離開村子時,三人不僅補充了充足的干糧,還獲得了一個重要信息——兩天前,有個穿紅衣的怪人在村里打聽去武當山的路。
“什么樣的人?“許明遠追問。
“戴著斗笠,看不清臉。“提供消息的村民回憶道,“說話怪腔怪調的,不像本地人。最嚇人的是,他摸過的門把手都會發燙,像被火燒過一樣!“
許明遠立刻聯想到那些帶灼痕的腳印。告別村民后,三人加快腳步,希望在天黑前多趕些路。
“紅衣人...五瓣花痕...“周雨桐邊走邊思索,“父親筆記里提到過一個'火云宗',擅長炎系功法,但說這一派百年前就絕跡了。“
林默擦著汗:“會不會是沖著你們來的?“
“很可能。“許明遠神色凝重,“如果火云宗與靈樞派有舊怨,現在得知傳承重現,自然不會坐視。“
傍晚時分,他們來到一處岔路口。向西是通往官道的大路,向東則是崎嶇的山徑,路程縮短近半,但據說有野獸出沒。
“走山路。“許明遠決定,“越早到武當山越好。“
山徑確實難行,有時甚至稱不上是路,只是獸徑而已。但三人都不是嬌氣之輩,就連林默也咬牙堅持,不再抱怨。夜幕降臨時,他們在一處山洞落腳,照例輪流守夜。
這一夜出奇地平靜,沒有笛聲,也沒有神秘的腳印。但許明遠反而更加不安——暴風雨前的寧靜往往最令人心悸。
第二天中午,他們登上一座小山丘,遠處已經能看到武當山的輪廓。雄偉的山脈在薄霧中若隱若現,最高峰上的宮觀依稀可辨。
“再有兩天的路程...“許明遠估算著距離,突然感到一陣心悸。他猛地轉身,看向身后不遠處的樹林,“有人!“
樹林靜悄悄的,沒有任何異常。但許明遠確信自己感知到了一閃而過的氣息——熾熱如烈火,卻又轉瞬即逝。
“怎么了?“周雨桐警覺地環顧四周。
許明遠搖頭:“可能只是...“他的話戛然而止,因為一陣笛聲突然從林中傳來,與前一晚聽到的一模一樣,凄清詭異。
這一次,笛聲沒有很快停止,而是持續著,忽遠忽近,仿佛在繞著他們轉圈。更可怕的是,隨著笛聲,周圍的溫度明顯升高,樹葉開始打卷,草葉尖端甚至出現了焦黃!
“裝神弄鬼!“許明遠厲聲喝道,“何不現身一見?“
笛聲戛然而止。一陣熱風吹過,遠處一棵樹的樹冠晃動了幾下,似乎有人快速離去。
三人站在原地,汗水浸透了后背。林默的聲音有些發抖:“那到底是什么東西...“
“不是東西,是人。“周雨桐緊握針包,“而且明顯是沖著我們來的。“
許明遠望著笛聲消失的方向,心中警鈴大作。對方故意顯露行蹤又迅速離去,明顯是在引導他們去某個地方。聯想到血書上的“五龍宮見“,一個可怕的猜測浮上心頭——敵人可能已經先一步抵達武當山,正等著他們自投羅網!
“改變路線。“許明遠突然說,“我們不直接回紫霄宮,先去五龍宮。“
“為什么?“林默不解。
“直覺。“許明遠看向遠處的武當山,“如果真有什么危險在五龍宮等著,我們得先弄清楚,不能連累師父和其他同門。“
周雨桐沉思片刻,點頭贊同:“敵暗我明,確實應該出其不意。“
三人重新規劃路線,決定繞過主峰,從后山小路直接前往五龍宮。這個決定看似冒險,卻可能是唯一的機會——在敵人預料不到的地方,主動出擊。
當夜,許明遠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中他站在五龍宮前的廣場上,四周火光沖天,一個紅衣人背對著他,手中握著一塊燃燒的玉佩...
驚醒時,天還未亮。許明遠輕手輕腳地鉆出帳篷,發現周雨桐已經醒了,正坐在一塊大石頭上看星星。
“做噩夢了?“她頭也不回地問。
許明遠驚訝于她的敏銳,隨即想起“靈犀一點“建立的聯系。他在她身邊坐下:“嗯,關于五龍宮的。“
周雨桐沉默片刻,突然說:“我也有不好的預感。好像...有什么大事要發生了。“
東方天際已經泛起魚肚白。許明遠望著漸漸亮起的天空,輕聲道:“不管發生什么,我們一起面對。“
周雨桐轉頭看他,晨光為她的側臉鍍上一層柔和的輪廓。她沒有說話,只是輕輕握住了許明遠的手。那一刻,兩人之間的無言勝過千言萬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