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祺能看得出每一個朝臣臉上皆帶著茫然,都被今日的皇帝震的不輕。
直到回到公主府中,李祺依舊沉于思緒之中,甚至吃飯時,依舊心不在焉。
李顯穆見狀好奇發問,李祺便將今日朝堂上的事講給妻子和三個兒子聽,講到最后朝臣出殿后,臉上的茫然,講到他心緒的復雜,最后嘆道:“為父心中有些說不出道不明的想法,卻沒有頭緒。”
臨安公主眼中升起氤氳之氣,為父皇的英雄氣概而動容,李芳和李茂眼中有些低落,按照陛下所言,他們的祖父李善長也是從英雄墮落的狗賊了。
唯有才兩歲的李顯穆眼中亮晶晶的,舉手高聲道:“孩兒知道父親心中所想的答案。”
李祺四人聞言皆將目光落在李顯穆臉上,眉宇間滿是奪盡天下靈氣的靈動之色,縱然知道李顯穆的天資,李祺依舊不相信李顯穆能在兩歲就勘破此事。
半圣之姿,是未來學習的上限高,早慧是懂事早、學習快,又不是生而知之的天人!
李顯穆見李祺不信他,皺皺鼻頭,奶聲奶氣道:“從前群臣心中對皇外祖父只有畏,今日卻多了敬!
這便是父親所說的,正氣在身,天下賓服,人持正道而行,縱然敵人也會敬重,這都是父親教給孩兒的道理,怎么今日自己卻忘了。”
當啷。
李祺手中的湯匙直接跌落在桌上,雷霆般的轟鳴在李祺耳中炸開,他滿是震驚的望著自己的兒子,心中只剩下一個聲音響徹——我這兒子,到底是個什么妖孽?
只是一件半圣之姿就能強到這種地步嗎?
他才兩歲啊!
李祺強壓下心中震驚的情緒,他意識到他要重新評估自己的兒子了,這個半圣之姿不對勁啊。
“我的大儒傳承直接為我灌頂了古往今來所有大儒的知識,這么想來,同級別的半圣之姿,不可能僅僅局限于普通大儒宗師,是我之前的眼界太狹隘了,被穆兒六維天賦的數值限制了想象力。”
想到這里,李祺溫聲對李顯穆道:“穆兒真是天縱之才,從明日起,除上值外,你便時時跟在為父身邊學習吧,若是能讓你成為超邁古今的大才,為父這一生便算是值了。”
李顯穆清脆應聲,李芳、李茂滿眼都是羨慕,但他們二人都知道,三弟的天資是無與倫比的,而他們只不過是中人之材,正如父親曾經說過的,有事聽三弟的就可以了。
……
皇宮中的朝會之事流傳出去后,民間對藍玉案的輿論有了明顯的變化,皇帝陛下第一次在他掀起的大案中站到了道德的至高點上。
在藍玉案的風聲漸漸過去后,最吸引人注意的事情便是即將召開的鄉試,秋闈。
其中最引人注意的莫過于直隸省主考官,乃是臨安公主的駙馬、東閣大學士、北方士人領袖、一代儒宗李祺李景和。
民間稱其為“江浦居士”。
概因普天之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李祺乃是于江浦悟道,在艱難困苦中,頓悟了“成圣之道”。
這一任命一經宣布,直隸省考生幾乎齊齊痛苦哀嚎起來,需知鄉試的題目,主要便是由主考官出,同考官作為輔助,李祺一向對江南士人不滿,這下做了考官,豈不是要故意為難一眾學子?
尤其是策問卷,很多時候分不出高低上下,全看是否合主考官心意,李祺完全可以黜落那些不合他心意的試卷,這是主考官的權力。
坊間更是傳聞,李祺之所以會成為直隸省的主考官,是因為陛下有意用他做明年春闈會試的主考官,為他儒宗的身份再添磚加瓦。
這是純猜測,但不得不說猜對了,因為太過于合理,這下一眾江南大儒坐不住了,若僅僅是鄉試,還不算是什么,但會試就太過于重要。
會試雖然是分省定額,但卻有排名先后!
殿試的排名皇帝只看前十,后面一般來說不會太過于大的變動,但對于考生來說,二甲的進士出身和三甲的同進士出身,那未來的仕途可就完全不一樣了。
若是李祺在這上面故意針對江南士子,那可真不是一件小事!
這下南方士林的大儒都坐不住了,但他們和李祺的關系又不好直接相邀,黃子澄這個大聰明想到了通過皇太孫相邀,而朱允炆不愧能和三傻混在一起,竟然同意了。
是以,當李祺收到來自東宮的邀請時,整個人都是懵的,完全不知道朱允炆為什么突然邀請自己,但他自然不會拒絕未來皇帝的邀請,無端為自己樹敵。
等到東宮侍者將他迎入東宮后,他一看朱允炆身后的三個人,頓時便明白了些什么。
這三人便是大名鼎鼎的建文三傻,齊泰、黃子澄、方孝孺,其中齊泰不算是特別傻,黃子澄是傻的厲害,方孝孺則是純粹的文人沒什么用處。
一想到這三個人竟然是后來朱允炆的肱股之臣,李祺就覺得腦仁疼,他這個便宜皇帝侄子,真是死的不冤吶。
按照歷史方孝孺本來還在養望,是建文帝登基之后才被召回來的,但是現在李祺橫空出世,要搶奪儒林大旗。
江南士子只能把方孝孺提前拉回京中,入東宮之中教導皇太孫。
畢竟方孝孺身份不凡,他不僅自己是天下讀書人的表率,他的老師宋濂,是上一代的天下儒宗,孝康皇帝朱標的老師。
李祺的目光不自覺的落到了方孝孺身上,與他而言,齊泰和黃子澄不過是路邊一條,全無用處,但他對方孝孺是有所謀劃的。
或者說,李祺是對方孝孺早已死去多年的老師宋濂有謀劃,那件事便是李祺先前曾猶豫是否要打出來重創江南文人的底牌。
方孝孺只覺這位名動朝野的駙馬的目光讓他有些不適,他只以為是道爭之事,絕想不到李祺已經惦記上了他的十族。
“姑父,容小侄為你介紹一番。”
“殿下折煞臣了,三位鴻學大儒,名滿四海,天下何人不識君呢?”
朱允炆見李祺態度很好,臉上的笑容更是誠摯了幾分,將李祺迎入席中,笑道:“今日請姑父前來東宮,是聽聞姑父要出任直隸省主考官,為姑父祝賀,歷代儒宗皆有此職。”
李祺道謝后,望向齊泰三人,笑容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