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逆旅,吾輩皆行人。于漫漫征途之中,父母之愛,常以啰里啰嗦之態相伴,恰似于錯的時間遇見對的人,初時不解,而后方覺珍貴。
憶童稚之時,晨光熹微,父母之啰唣便如晨鐘般響起。“早起,莫貪睡,誤了學塾。”彼時,酣夢正甜,被此聲驚擾,滿心厭煩,只覺父母不通情理,擾吾清夢。匆匆起身,洗漱用膳,又聞“書囊可備齊?筆墨可有遺漏?”聲聲催促,如緊箍咒般,令吾心焦。負笈出門,身后猶傳來“路途小心,莫要貪玩”之叮囑,吾往往充耳不聞,蹦跳而去,只盼能離此啰嗦之境。
及稍長,學業漸重,父母之啰嗦亦愈甚。夜幕低垂,吾于案前苦讀,父母常悄然至側,端來一盞暖茶,隨之而來的是“莫要苦學至深,傷了身子”。然彼時,吾正為學業所困,滿心焦慮,對父母之語只覺是無端打擾,不耐煩地揮揮手,示意其離去。逢考試失利,父母又開啟啰嗦模式,“平日讓你用心,你卻總是敷衍,如今可長教訓了?往后需勤勉努力。”每至此時,吾心中委屈與憤懣交加,只覺父母不理解吾之壓力,只知苛責。
成年之后,離鄉赴外,開啟新程。臨行之際,父母之啰嗦如潮水般涌來。“在外要照顧好自己,按時吃飯,天涼添衣。”“與人相處,要謙遜有禮,莫要與人起爭執。”彼時,一心向往遠方的自由,對這些啰嗦之語,只覺瑣碎,隨意應和幾句,便匆匆踏上旅途。
直至后來,孤身漂泊,歷經風雨。于異鄉寒夜,饑腸轆轆時,方憶起父母那句“按時吃飯”;于街頭徘徊,遇挫折心灰意冷時,才明白父母“莫與人爭執,謙遜有禮”之良苦用心。此時,方驚覺,父母那些曾經讓吾厭煩的啰里啰嗦,皆是世間最真摯、最溫暖的愛。他們于我們懵懂無知、渴望自由之時,不斷地叮囑、嘮叨,雖看似不合時宜,卻飽含深情。這愛,如同暗夜中的明燈,風雨中的港灣,只是我們在錯的時間里,未能及時領會。
父母之啰里啰嗦,貫穿吾之成長歲月。曾經以為是錯時之遇,如今方知,這是上天賜予的最珍貴禮物。他們用那看似煩人的啰嗦,為我們遮風擋雨,鋪就前行之路。只愿時光慢些走,讓我們有更多時間,去傾聽這份啰里啰嗦,去回報這份深沉之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