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太史疑云
- 貞觀血泉錄
- 踏浪聽潮
- 1421字
- 2025-04-04 15:23:36
任華鵬的指尖掠過靈感寺殘碑,青苔下隱約露出“武德九年”的鑿痕。
暮色里,曲江池水泛著詭異的赤色,仿佛那夜相柳之血仍未散盡。
西市方向飄來新譯《陀羅尼經》的誦唱,混著胡商駝鈴,在暮鼓聲中織成一張密網。
“客官要占星否?”
稚嫩童聲突兀響起。
任華鵬轉身,見一垂髫小童捧著漆盤,盤中渾天儀微縮如拳,三辰刻度竟與昭陵所見別無二致。
最駭人的是衣身嵌著半枚青銅殘片——正是宇文修妓館中見過的式樣!
“誰派你來的?”任華鵬按住橫刀,發現刀鐔處的螭紋正在滲血。
小童咧嘴一笑,唇間閃過蛇信:“太史局昨夜觀彗星入太微,李太史說...”他忽然揚手,渾天儀迸射青光,“參軍該歸位了。”
任華鵬側身避過光刃,背后殘碑轟然炸裂。
碎石飛濺中,他看清碑芯藏著的銅管——管中帛書朱砂猶艷,竟是袁天罡親筆所書《推背圖》殘頁!
“丁巳歲,日月當空...”帛書觸及指尖的剎那,任華鵬眼前浮現幻象:則天門前,無字碑滲出青銅溶液,空中血月映出女帝冕旒下的蛇瞳!
小童的攻勢驟然凌厲。
那渾天儀竟化出九重星軌,招招指向任華鵬懷中青銅匣。
刀光星芒交錯間,任華鵬忽覺胸口劇痛——匣中殘片不知何時刺入心口,鮮血順著北斗紋路注入渾天儀。
“李太史果然神算。”小童面皮剝落,露出李淳風年輕時的容顏,“參軍可知,這青銅匣本就是我與袁師所鑄?”
任華鵬踉蹌扶住斷碑。
記憶如潮涌來:武德九年那個雨夜,自己以天策府錄事參軍身份,親手將青銅匣交給還是太史局丞的李淳風...
“當年秦王得匣于突厥圣山,內有相柳精魄。”李淳風指尖凝出星芒,在空中畫出河圖洛書,“我與袁師分其九魄,三鎮陰山,三埋昭陵,最后三魄...”他忽然指向任華鵬心口,“借參軍魂魄溫養,以待今朝。”
曲江池水突然沸騰。
無數青銅鎖鏈破水而出,縛住任華鵬四肢。
他看見鏈上刻滿《乙巳占》星讖,而池底緩緩升起的,正是那夜沉入水底的青銅匣!
“自貞觀四年起,參軍每夜子時所夢,可是這番景象?”李淳風振袖,池水映出萬千畫面:
任華鵬在陰山雪陣嘔血刻符;
在昭陵玄宮斷指鎖龍;
還有此刻——自己的生魂正從軀體抽離,注入青銅匣中!
“袁師在閬中觀星臺候著參軍呢。”李淳風結印,池面浮現蜀道棧橋,“待九魄歸一,這相柳便是鎮守李唐江山的...”
話音未落,破空聲至。
一支白羽箭貫穿李淳風虛影,釘入池畔柳樹。
任華鵬趁機斬斷鎖鏈,見樊梨花策馬而來,魚鱗甲下露出未愈的箭瘡——正是那日昭陵穿心之傷!
“參軍速走!”
她揚手擲來半卷《女則》,書頁間夾著帶血的突厥狼符,“去安業坊波斯邸,找...”
第二支箭矢穿透她的咽喉。
李淳風虛影重聚,手中渾天儀已現裂紋:“樊娘子果然身負九幽血嗣,難怪能破我離魂陣。”
任華鵬接住墜落的樊梨花,發現她心口箭瘡處鉆出血須,正與自己懷中青銅匣共鳴。
李淳風突然色變:“原來如此!袁師竟將最后一魄...”
池底青銅匣轟然開啟,匣中竄出的不是相柳,而是裹著襁褓的嬰兒!
那嬰孩額生蛇紋,啼哭竟如龍吟。
任華鵬渾身劇震——《推背圖》殘頁從袖中滑落,顯出一行新現的讖語:
“日月當空曌,原是血龍啼。”
李淳風虛影在龍吟中潰散,最后的嘆息隨風而逝:“袁師,你竟賭上武周氣運...”
更鼓傳來,宵禁將至。
任華鵬抱著嬰兒奔向北里,懷中的《女則》書頁滲出血珠,在暗夜路面畫出蜿蜒紅線——直指安業坊那家掛著九頭蛇幌子的波斯邸店。
五更梆子響時,邸店地窖傳出鋸解聲。任華鵬循聲撬開暗門,見粟特老者在燈下剖開一具胡尸,尸身心口嵌著的,正是最后一塊青銅匣碎片!
“參軍來遲了。”老者轉頭,豎瞳映出案頭玉雕——那武媚娘十四歲入宮的相貌,眉眼間竟與懷中嬰兒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