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張士信
- 我的舅舅朱元璋
- 626倉庫管理員
- 2023字
- 2025-07-10 23:40:50
“淮安路元軍,與其他元軍不同。”
李平安斟酌片刻后道:“他們實際上,可以看做是義軍的人馬。”
淮安路總兵高參,在殺死脫脫之后,實際上便沒有回頭路了。
元廷已經(jīng)沒有容他之所,高參只能表面裝作是元廷丞相哈麻的人,實際上為義軍辦事。
徐達恍然大悟,隨即看向地圖道:“如此一來,那這一仗倒是好打許多!”
“只需與淮安城內(nèi)守軍,里應(yīng)外合,兩相夾擊敵軍,便能取勝!”
李平安緩緩搖頭道:“此番不僅要取勝,更要徹底殲滅敵人!”
“尤其是不能讓潰兵四散而逃!”
“流入義軍根據(jù)地內(nèi),禍亂鄉(xiāng)間!”
朱元璋仔細打量地圖后道:“此戰(zhàn),最大難題不在如何交戰(zhàn)。”
“而是在如何不放跑敵人。”
義軍兵力遠在張士信兵馬之上。
算上朱元璋從江南帶來的三萬人,義軍精銳加上民兵,總兵力超過六萬人!
哪怕雙方在野外交戰(zhàn),朱元璋也有十足的把握取勝,擊潰敵軍。
但,擊潰敵軍,并不意味著殲滅敵人。
“數(shù)萬大軍,想要在潰亂之后,撤回老巢高郵城,唯有一條路可走。”
李平安手指點向地圖上的一條筆直豎線道:
“大運河!”
“唯有利用船只,從大運河上走,才能迅速撤回高郵!”
“想要截住他們的退路,就必須從大運河上堵住他們!”
徐達皺眉道:“可咱們并沒有舟師,該如何截斷他們?”
“難不成要將江南的舟師調(diào)回來?”
“時間上,只怕也來不及了!”
徐達所知道的舟師,就僅有鄧友德所率領(lǐng)的長江水師。
擁有十幾艘從揚州城內(nèi)搶來的大型舟師戰(zhàn)艦。
“此事,我等早有準備,天長縣民兵不少都是水上人,天生擅長操船。”
李平安指向高郵城附近的湖泊群道:“義軍早已在此準備好一支小型舟師。”
“雖是僅有些許小船,但也能一時堵塞住大運河,讓撤回高郵城的道路斷絕!”
大運河的平均深度并不大,僅有不到兩米深。
再加上元廷常年荒廢水利,其中泥沙堆積,不少地方其實已經(jīng)深度不足一米。
大型運糧船,走在其中都戰(zhàn)戰(zhàn)兢兢,生怕擱淺在這些水中暗沙上,最后還要動用纖夫拉船。
只要駕駛小艇載滿石頭,停放在關(guān)鍵位置處,將船鑿沉,便能一時堵塞大運河。
這本是義軍用來堵塞大壩缺口的辦法,被李平安靈活運用在戰(zhàn)爭之中。
“既然如此,那此戰(zhàn)應(yīng)當輕易可勝!”
朱元璋撫住腰間劍柄道:“事不宜遲,咱即刻帶兵出發(fā),馳援淮安城!”
李平安對在場諸將躬身行禮道:“祝愿諸位,旗開得勝,平安歸來!”
-----------------
淮安城外,大運河上。
千帆如林,船高如樓。
岸上大批大批頭戴紅巾的士卒,蟻附攻城,如同螻蟻般被城頭時不時擲下的滾石、檑木,一串串砸落。
毫無意義的摔死在城墻之下。
穩(wěn)坐樓船上、一身白衣的張士信,面前擺放著紅木小桌,其上紅泥爐內(nèi)焙著酒壺。
兩側(cè)的侍女,輕輕揮動羽扇,為其帶去一絲清涼,帶走初夏的悶熱。
張士信淺酌綠蟻酒,興致勃勃望著眼前的攻城大戲。
“將軍,淮安城高兩側(cè)又有淮河、黃河之水利,我等僅能從東、南兩面攻城,弟兄們死傷實在太大,實在太大了啊!”
滿身血污的先登將領(lǐng),連滾帶爬上了船,在張士信面前連連磕頭道:
“還請張將軍,讓弟兄們歇歇吧!”
“不然從白駒場跟咱們出來的老弟兄,可就都打光了!”
先登將領(lǐng),頭在樓船甲板上磕得砰砰作響,卻也沒能換來張士信一個眼神。
兩側(cè)侍女,為張士信喂上新鮮切好的蜜桃,水潤甘甜。
一滴污血,從先登將領(lǐng)頭上,甩到張士信的白袍之上,暈開一朵粉紅色的梅花。
“嘖!”
眼見潔白如雪的衣袍上,沾染血污,張士信微微皺眉,冷冰冰道:
“拖下去,砍了!”
左右身著鐵甲的蒙古漢子,大步上前,架起還在求情的先登將領(lǐng),就往甲板后方走去。
“張士信!你他娘的不得好死!”
“啊!”
原本吵鬧的甲板上,再度恢復了平靜。
張士信面容微微扭曲,看向蒙古漢子提回來的頭顱:“你也配叫咱的名字!”
“丟到河里喂魚!”
噗通!為大周鞠躬盡瘁的猛將,便沉入水中,尸身都喂了魚!
“哼,待我大哥博得元廷太尉之職,看你們誰還敢如此小看咱!”
張士信抬頭看了眼淮安城下,大周將士們的又一次進攻,也被城墻上守軍給打退回來。
頓時失去興致道:“鳴金收兵吧!”
旗語兵,站立樓船之上,向遠方的將士們,發(fā)號施令。
戰(zhàn)場上頓時響起一陣響亮的鑼鼓聲。
原本就已經(jīng)慌不擇路逃離淮安城下的大周軍將士們,紛紛加快腳步,向著大運河邊跑去!
這樣的場景,已經(jīng)持續(xù)了數(shù)日之久,如今還能活下來的士卒,都已經(jīng)有了充足經(jīng)驗。
攻城時,在城下渾水摸魚;撤退時,抄近路率先返回。
大周軍進攻淮安城數(shù)日,已經(jīng)在淮安城墻下拋下數(shù)千具尸體。
大軍折損已近十之一二!
但淮安城內(nèi)的守軍,情況也不容樂觀。
淮安路總兵高參,手中兵馬僅有五千余人,只能勉強防守淮安城。
想要外出反擊,幾乎不可能實現(xiàn)。
在大周軍連番猛烈攻城下,將士們?nèi)巳藥v不堪。
淮安城被攻陷,已經(jīng)是板上釘釘?shù)氖虑椤?
高參早已派人外出求援,但他很清楚,元廷派兵救援的希望渺茫。
他們巴不得自己這個剛剛得到丞相哈麻賞識的漢人,死在這場攻城戰(zhàn)當中。
不得已,高參也派人向義軍求援,希望他們能拉自己一把!
不過義軍到底會不會派人前來救援,高參心中也沒有把握。
直到翌日清晨,當暖陽從淮河的波濤上升起。
一面面赤面黑飄帶的黑赤旗,在遠方地平線伴隨隆隆馬蹄聲而來!
高參這才欣喜若狂!
義軍援兵!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