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韓宋小明王
- 我的舅舅朱元璋
- 626倉庫管理員
- 2053字
- 2025-07-04 22:23:54
至正十五年四月初一,亳州。
韓宋皇宮中。
起自鹿邑太清宮的雕梁畫棟,猶帶玄香煙靄,沁人心脾。
彩漆所繪道君仙容,尚未刮平。
剛剛稱帝的小明王,雄心壯志,想要成就一番功業!
不負父親韓山童之威名!
“陛下,南方義軍風起云涌,不如傳檄一封,命其投降。”
丞相杜遵道坐立韓林兒身側,雖口稱陛下,卻對韓林兒這一稚童毫無尊敬之心。
目光炯炯,全然盯著殿內的劉福通、劉六兄弟二人。
劉福通為平章政事,劉六為樞密院事。
兄弟二人手握韓宋十幾萬兵馬,以及韓宋大半的地盤。
論實力,劉家兄弟二人乃是韓宋最強,猶在僅是吉祥物的小明王之上!
“丞相文采斐然,眾人皆知。”
劉福通瞇瞇眼,微胖的臉上時刻掛著笑容:
“既如此,那便請杜相撰寫一篇檄文,收服江南諸多紅香軍如何?”
“想來他們見了杜相的大作,必然納頭來降!”
“如若不然,杜相豈不是白費功夫了?”
劉福通早已看杜遵道不順眼。
兩人雖一起從潁州起兵反元,但杜遵道平日總以讀書人自居,瞧不起劉福通這泥腿子。
若不是有元軍在外虎視眈眈,兩人恐怕早已起兵內訌!
這也是為何二人都不稱帝,反而要千辛萬苦找到韓林兒,讓毫無根基的韓林兒登基稱帝。
正因他毫無根基,便于控制,不會讓任何一方全方位得勢。
這才在杜遵道與劉福通的默契下,突登大位!
韓林兒點頭稱贊道:“杜先生乃是大才之輩!”
“想來江南諸多香軍,傳檄可定!”
“如此一來,我大宋便可專心北伐,重奪幽燕之地!”
韓林兒初登大位,還不明白自己僅僅是吉祥物!
當真自以為是九五之尊,天下臣民都會聽從自己的號令!
天子一言既出,天下景從!
杜遵道沒看韓林兒,而是直直看向劉福通。
兩人一同作戰數年之久,早已有了默契,哪怕心生嫌棄,也能用眼神溝通,明白對方的心意。
雙方很快達成一致。
劉福通出兵威懾,杜遵道檄文勸降。
兩人齊齊向韓林兒下跪行禮道:
“臣等謹遵陛下旨意!”
韓宋雖然號稱繼承大宋,韓山童號稱宋徽宗八世孫。
但,韓宋的官制、禮制卻帶有濃厚的蒙元風氣,沾染胡俗!
與百年之前的兩宋,已然出現極大的分野!
下朝之后,不論是杜遵道還是劉福通,都沒有多管韓林兒,任憑他在后宮之中肆意玩樂。
杜遵道花費半日時間,就撰寫出一篇文風綺麗繁茂的檄文,交由心腹帶著,與劉福通一同南下招降紅巾軍各部!
各部之中,距離最近者,無疑是占據濠州的趙均用。
劉福通率領十萬大軍南下第一站,便是距離亳州城不過二百里的濠州城。
“趙弟,入我大宋之后,我保你王爵之位!”
濠州城內,劉福通與趙均用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拍著胸脯保證道:
“還能給你個平章政事當當!”
趙均用對韓宋并不太看好,中原四戰之地,元軍起碼還有數十萬兵力分散于此。
韓宋能不能在當地站穩腳跟,猶未可知!
但,這并不妨礙趙均用利用韓宋的名頭行事。
畢竟韓林兒大宋后人的名頭,還是比自己這個草頭王,名頭好用得多!
趙均用痛飲一大碗酒后,粗著嗓子道:“若我入大宋之后,不知老兄能給我哪些地方當地盤?!”
“如今咱南邊的義軍,名頭可是比你老兄還要響當當的多!”
“縱橫長江南北,還有一支強大的舟師!”
“此前他們也招攬過我,可是許諾將整個淮安路都給我,我都沒答應!”
趙均用刻意抬高義軍實力,并且虛構義軍對他的招攬。
為的就是能夠在談判之中,占據更多主動權!
劉福通仿佛沒有察覺,依然言之鑿鑿保證道:“淮安路算什么!”
“你我兄弟二人齊心協力,整個江南咱們都能打下來!”
“到時候,咱讓小明王封你個江南王當當!”
趙均用笑笑不說話,沒有當真。
這年頭,什么都是虛的。
嘴上都是兄弟,心里都是生意,再正常不過。
唯有握在自己手里的軍隊、地盤才是真的。
“不過聽聞義軍首領不過是個少年,想來劉兄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將其勸降!”
趙均用挑撥道:“以劉兄之威,對方必然欣然投誠!”
“劉兄出馬,江南可定!”
“到時候,劉兄便是咱大宋第一功臣!”
劉福通喝著酒,肥嘟嘟的臉上透露出不滿。他想起深受韓林兒信任與重用的杜遵道,心里怒火更勝!
恨不得立馬帶兵回去,將他給斬于馬下!
不過,如今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劉福通壓下自己心中的怒火。
“不知此股義軍,現在何處?”
“咱們事不宜遲,這就去招降!”
趙均用眼見劉福通上鉤,喜不自勝,臉上露出微笑。
當即起身,就要為劉福通帶路。
四月的淮南,草長鶯飛,萬物生長。
但在濠州城外,卻還是一片寂寥枯敗的景象,全無深春景象。
田地荒蕪,唯有半死不活的野草還生長著。
只有那些曾經的戰場,浸透了士卒們鮮血的土壤,才茁壯生長著半人高的野草,郁郁蔥蔥!
沿著淮河南下,不過百里,田野間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景象。
深綠麥苗隨風搖擺,猶如層層疊疊的麥浪,占據天地間所有的土地,仿佛仙人鐘愛之所,全無枯敗蒼黃景象!
田畝之間的溝壑之中,偶爾還能望見雞鴨邁步其中,啄食小魚小蝦。
劉福通大軍剛剛踏入泗州地界,就有放哨民兵拽倒山坡上的消息樹,給村社眾人示警!
十里八鄉的民兵們,也都抄起自己的刀矛,帶領鄉親們到龍窩堡避難。
數千民兵,手腳麻利地將堡壘外河溝的擋水板抽掉。
不過一刻鐘時間,就制造出寬過十米的護城河!
將試圖在鄉間劫掠一番的韓宋大軍,牢牢擋在堡壘之外!
劉福通也沒料到,當地百姓的速度竟然如此之快!
眨眼之間,就龜縮在堡壘內,和他們隔河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