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義軍立威,忙碌的新年(求追讀~)
- 我的舅舅朱元璋
- 626倉庫管理員
- 2037字
- 2025-06-27 21:47:32
從洪澤湖最南端的盱眙縣,一直到長江北岸的六合城。
南北長二百里,東西長一百四十里的地域,如今都處在義軍治下。
哪怕經過連年戰亂天災,這片濕潤溫熱、適宜耕種的土地上,依然生活著超過三十萬人!
大約有七萬戶百姓,定居于此。
李平安近幾日,正忙于義軍行政中樞的搭建,以及搬遷工作。
為了方便軍事指揮,負責作戰的花云、李文忠、鄧友德等大將,駐扎在距離元軍更近的天長縣。
與高郵元軍、揚州元軍,距離皆不足八十里。
隔大運河相望。
行政中樞,則是暫時設置在六縣偏中的來安縣城。
“吳禎,昨日惡意抬高糧價的糧商,底細都查清楚了沒有?”
李平安運筆飛快,在一份份公文上揮毫書寫自己的處理意見,一邊詢問暫時給自己當秘書的吳禎。
“若是需要人手,我從親衛營給你調撥。”
年幼的吳禎,拿起一摞寫滿糧商們黑歷史的訴狀,遞給李平安道:
“都查清楚了,沒有一個身家清白的。”
“人人皆可殺!”
“這些都是搜集到的他們殘害人命、逼良為娼的證據!”
少年吳禎最是單純,在聽聞了李平安訴說的大義之后,立馬將之當成了自己的人生信條。
并且奮力去踐行!
李平安讓吳禎去調查城內糧商們的底細,也有這層考量在內。
義軍飛速擴張之后,行政體系內混入了大量原先在元廷尸位素餐、貪腐成風的官吏。
他們礙于義軍的屠刀,不得不為義軍工作。
但指望他們有工作熱情,會主動檢舉揭發大戶們的黑料,那就是癡人說夢了。
“哼!”
“大災之年,兵災之下,他們竟還敢玩囤積居奇這一套!”
李平安飛速瀏覽過糧商們的黑料,冷笑道:
“咱已經給過他們機會了,可惜他們自己不珍惜!”
“那就別怪咱,拿他們開刀祭旗!”
“也是時候,讓他們知道知道義軍的規矩了!”
李平安并非濫殺殘暴之人,早在接管來安、滁州城之前,就已經約法三章。
尋常百姓所要遵守的不過就是三條。
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叛降元廷者死。
而商人、官吏、軍隊的規矩要稍微多一些。
比如,商人不得強買強賣、不得囤積居奇,不得缺斤少兩等等。
尤其是城內糧商,李平安還特地和他們強調過,不得漲價超過兩成!
結果就在一天前,來安縣城內的糧價,還是飛漲到了原先的三倍有余!
這已經不是一般的物價上漲,而是在挑戰義軍的權威!
一旦讓他們成功,義軍規矩的威嚴,將會蕩然無存!
“吳禎,你跟咱走一趟!”
李平安起身穿上厚實的棉衣,向屋外走去:
“咱倒要看看,是他們的腦袋硬,還是咱的刀子硬!”
吳禎小步快跑,跟上李平安的步伐,說道:
“老大,還有件事。”
“我哥那邊來信,詢問要不要去那邊過年?”
“你說我要不要回去?”
李平安微微停頓后道:“新年畢竟是團圓的日子,你去和州和你哥一起過年也好。”
“那老大你呢?”吳禎問道:“你不去和州,與家人一起過年嗎?”
今日已經是臘月二十二,距離新春佳節不過只剩七日。
也正因緊鄰新年,哪怕是窮苦百姓,吃糠咽菜了一整年,也想在年節吃點好的。
糧商們才會肆無忌憚的上漲糧價,不愁想過個好年的窮苦百姓們不花高價買糧!
李平安遲疑片刻道:“新年之際,各地尚有許多事務要去做。”
“我一時間,走不脫身。”
“也許過了正月十五,會回去一趟吧?”
臨近過年,不僅僅是糧商們在作妖,各路牛鬼蛇神為了過個好年,也開始各顯神通。
僅僅是這幾日,發生在各地的搶劫、盜竊案子,就有上百起之多。
李平安不得不命令鄧友德率民兵,在周邊數縣內來回掃蕩,將大批的剪徑盜匪清掃干凈。
六縣內劫掠的風氣,這才被稍微打壓下去一些。
吳禎低頭道:“那咱也不回去了,留在這幫您吧。”
“否則您一個人,太辛苦了!”
李平安揉揉吳禎毛絨絨、尚未束發的腦袋道:
“你年紀還小,用不著這么操勞。”
“好好回去過完年,再來幫我。”
李平安點齊親衛營的千余兵馬,向著糧商們的老巢撲去。
親衛營的兵馬,并非是義軍的老兵組成。
而是從鄧友德軍、郭子興殘部當中,挑選出來的兵馬組成。
雖說軍隊避免不了山頭主義、派別之分,但李平安還是希望能夠將這種影響降到最低。
最好的辦法就是,將他們都混編到同一支部隊當中。
糧商們的家丁、團練,連親衛營老兵們一個回合的沖鋒都沒擋住,就潰散而逃。
李平安不費吹灰之力,就抓住了來安縣城內三家糧商,共計一百二十人。
隨后便是熟悉的公審流程。
這年頭的豪紳大戶商人,沒有屁股底下干凈的。
全都禁不起細查,甚至吳禎查出來的黑料還僅僅是很小一部分。
公審大會上,聚集而來的百姓們,爆出了他們平日里更多為非作歹的惡行!
隨后在百姓們一聲聲高呼要求將他們處死之中。
義軍順應民心、民意,將惡貫滿盈之人,全都斬首,人頭高掛城門之上。
“老大,和州來信,給你的!”
李平安剛剛在高臺之上,和來安的百姓們講完義軍的規矩與大義,
并且承諾義軍會平價向城內百姓定時定點供應糧食。
吳禎便找到了李平安,將一封信,交到李平安手上。
望著信封上熟悉的娟秀小楷,李平安微微愣住。
緩緩拆開馬秀英從和州寄來的家信。
信中沒有提及李平安最近在揚州路的所作所為。
僅有最為平淡、真切的關心,讓李平安疲憊的心為之一暖。
隨即取過紙筆,飛速寫了一封回信。
信中李平安沒說自己正經歷的種種辛苦,只是表示自己一切都好,讓娘親多保重身體,別太過操勞。
同時在信中寫道,過了上元佳節,就去和州探望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