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安蹲在地上,瞧著郭天敘被腰斬的尸首,赤紅的眼睛瞪得溜圓。
死不瞑目。
仿佛沒想到,花云的力道這般大,竟能一下子給自己斬斷!
“將他的尸首縫補一下,送回滁州城內吧。”
李平安嘆了口氣,對身旁的劉昱說道:
“讓他的親衛去送,別派咱們自己人去。”
“免得到時候,被郭子興給扣下。”
劉昱點頭答應,隨即就去找人找針線,準備將郭天敘的身體縫補起來。
郭天敘的死,讓李平安稍感意外。
原以為他已經敗在花云手上一次。
再對上,會直接望風而降,或者直接跑路。
但,沒想到他竟然選擇和花云正面對沖!
要知道,李平安來了這么久,見過赫赫有名的武將,也有許多。
諸如后世威名極大的徐達,在個人勇猛方面也比不過花云!
花云當真如人形坦克!
和坦克正面對沖,自然只有被碾死的下場。
郭天敘的死,也讓李平安微微頭疼。
不管怎么說,他都是郭子興的嫡長子,是朱元璋的義兄。
花云把他殺了,日后如何向朱元璋說起此事?
這還是次要的,真正關鍵在于滁州城。
郭天敘此次帶出來的,就已經是滁州城內的精銳。
就連弓弩手,都被他給帶了出來。
只不過,花云突然從背后殺出,沖入軍營之內,弓弩手沒有一絲發揮的機會。
花云斬殺郭天敘的速度極快,其他兵丁還未反應過來,主帥就已經死了。
紛紛只得放下兵器投降于義軍。
“營長,咱們這場仗可打得太值了!”
花云一臉興奮道:“光是弓弩就繳獲一百多張!”
“足夠再編練兩組弓弩手出來了!”
“其他刀劍、盔甲,更是數不勝數!”
“足夠咱們再編練出兩三千精兵!”
李平安沉默片刻,緩緩開口道:
“咱們暫時還不用這么多的兵,也養不起這么多的兵。”
“三千精兵,就需要兩萬戶農民供養。”
“咱們現在手底下,還沒有那么大的地盤。”
養精兵,不是養炮灰,花銷是非常高的。
每天光是糧食,一個精兵就能吃掉十斤!
實在是這年頭沒有任何副食品,想要吃飽,全靠糧食頂。
三千精兵,一個月就能吃掉近一萬石糧食。
一個富裕的縣,都不一定能養得起。
更何況李平安現在的地盤,不過幾十個村子。
“這有什么難的。”花云毫不在意道:
“咱們把滁州、六合、來安、天長幾座城,都給打下來,不就能養得起了!”
“有三千精兵,就是揚州城,咱們也能碰一碰!”
李平安并不想這么快,就將地盤擴展到這么大范圍。
原因無他,太過缺人。
如果迅速擴張,必然會在隊伍中混進來許多魚龍混雜之人。
破壞義軍已有的紀律和信念。
“再等等吧。”
李平安思慮再三道:“如今正是寒冬臘月,不會有太多仗打。”
“咱們也用不著那么多軍隊來防守根據地。”
“與其大肆擴張,不如將人力投入到水利之中。”
“為明年春耕多做準備。”
“當然,如今咱們的兵馬確實少了些。”
“正規軍再擴充個八百人,咱們還能勉強供得起。”
李平安對花云道:“這些人的選拔、訓練,全都交由你來負責。”
“剩下的俘虜,可以做為民兵,安插到各個村子里去。”
“平日里幫大家修水渠、種田,有外敵入侵時,也能夠拿起兵器,保衛鄉親們!”
只要能帶更多的兵,打更大的仗,其他的事情花云都無所謂。
當即就答應下來人員選拔、訓練之事。
花云拍著胸脯保證道:“這事包在咱身上,保準選出最好的兵來!”
解決了數千俘虜兵和繳獲物資的問題,李平安才有時間接見周家圩子的主人——周大郎。
“小人,見過李營長!見過花將軍!”
周大郎額頭上還冒著熱汗,對李平安與花云恭敬道:
“此次承蒙二位將軍,才能解圍,多謝二位!”
他此前沒見到過花云,沒想到李平安手下竟然還能有這樣的猛將。
頓時收起了曾經輕視的心態,將自己的地位放得很低。
“無需如此。”
李平安擺擺手道:“咱既然答應了要保此地安全,就說到做到!”
“一定不會讓你們受到外人的侵擾!”
周大郎不禁喜形于色道:“將軍果然是言而有信之人。”
“如今天色已晚,您看?”
“給咱一個招待您的機會如何?”
李平安見慣了生意場上的迎來送往,對這些毫不陌生。
但,明日一早李平安還約了程家圍子的人重分田畝,必須要連夜趕回去。
斷然拒絕了對方的好意。
“李某還有要事在身,恕不能久留。”
“就讓花兄代我在此住上一晚吧。”
說完之后,也不等周大郎說話,就帶著百余個精兵,星夜返回程家圍子。
至于花云,還要等明日天亮,才會押送四千多俘虜,返回駐地。
李平安返回程家圍子后,沒有休息太久,便聽到幾聲雞鳴,天色也微微亮起。
往常這個時辰,村子里還不會有太多人起來。太陽沒有升起,溫度太低,大家都縮在家中取暖。
今日卻一反常態,大家一大早就起來了,聚集在程家大院之外,等待著分田開始。
李平安也沒有多睡,這些天他每晚都只睡不到兩個時辰,早已經習慣了這樣的作息。
沒有多在溫暖的被窩里逗留,李平安直接帶著村民們到田間地頭,準備開始分田。
一個蒙著黑布的大甕,里面裝著一個個數字。
村民們紛紛上前摸號,抽簽決定分田順序。
分田速度并不快,剛剛開始分田出了不少岔子。
一直到下午,才分完了三戶人家的田地。
李平安感覺身心俱疲,被吵的頭都大了。
從周家圩子回來的花云,找到正在田頭上給兩戶劃分一條河溝內河灘地的李平安。
身邊還站著一位英武不凡的少年,雙目炯炯有神。
“營長!”
“給你介紹下,這是縱橫泗州、臨淮、盱眙三地,抗擊元軍的少年英豪!”
“鄧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