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尚書離去后,蘇蛇急忙趨步向前,臉上帶著一絲疑惑,輕聲問道:“主上,您真的打算和他聯姻嗎?”
李梟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笑意,眼神中透著狠厲:“恰恰相反,寡人不僅不會和他聯姻,還會在圣上面前揭露他的罪行!”
蘇蛇面露不解之色,猶豫著問道:“可屬下覺得刑部尚書畢竟是誠心的,不知主上您……”
“誠心?”李梟冷哼一聲,眼神中滿是不屑,“多年來他一直保持中立,倘若真的誠心,就不會直到今日才來拜訪。再者,多年來圣上雖然一直重用寡人,但也頗多忌憚。寡人唯有借助此事,加強圣人對寡人的信任,才能在將來太子繼位的時候,更好地把持朝政!”
蘇蛇立刻恭敬地鞠躬抱拳,滿臉敬佩:“主上英明!”
兩日后,太極殿內,早朝開始。
李和雍緩步登上龍椅,威嚴地掃視著下方群臣。百官整齊跪地,齊聲三呼萬歲,聲音響徹大殿。李和雍微微抬手示意眾人平身,然后神色嚴肅地說道:“諸位愛卿,今日早朝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此時,刑部尚書和兩位侍郎交換了一下眼神,臉上難掩得意之色,心里想著李梟已經出手相助了。
然而,李和雍并未留意他們的小動作,只是將目光投向王一木,沉聲道:“宣讀奏折!”
王一木恭敬地展開早已備好的奏折,聲音洪亮地宣讀起來:“自圣上登基以來,無論軍政事務,皆盡心盡力,此乃天下之福。但仍有部分地方官員,不忠不德,自恃遠離朝廷,便有輕視圣上之意。他們收受惡犯賄賂,以替身頂罪、后置罪名等手段,妄圖保住惡犯性命,此等行徑,實乃欺君罔上、害國害民。微臣替天下萬民進諫,望圣上為天下萬民,整治官吏,視察民情,懲治惡犯,以得萬民之心!”
隨著奏折內容一字一句地被宣讀出來,刑部尚書的臉色逐漸變得慘白,而朝堂上少數真心想為朝廷做事的大臣,也紛紛低下頭,面露羞愧之色。
李和雍聽完后,立刻下旨:“來人,宣刑部主事高浩進殿!”
王一木高聲重復道:“宣刑部主事高浩進殿!”
很快,高浩懷著緊張與激動的心情,第一次踏入這莊嚴肅穆的太極殿,跪地拜見:“臣高浩參見朝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和雍眼中露出欣賞的神色,溫和地說道:“朝堂之上就需要你這樣直言不諱的大臣,平身吧!”
高浩站起身來,李和雍的眼神瞬間變得兇狠,直直地盯著刑部尚書及其一旁的左右侍郎,怒喝道:“你們三個還不認罪!”
三人臉色驟變,急忙出列,“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朝皇……”
李和雍拿起兩本書信,冷冷地說道:“一本是高浩彈劾你們的,一本是你們兩日前交給李梟的。”說罷,直接將書信扔在他們面前。
刑部尚書顫抖著撿起兩份書信,只看了一眼,便徹底慌了神,身體也開始微微顫抖。李和雍怒聲斥責道:“你身為刑部尚書,不僅蠱惑地方官員,竟然還知法犯法,私自賄賂朝中大臣。若不是高主事和清郡王及時奏報,還被你們蒙在鼓里!”隨后,他霸氣地說道:“來人,將三人脫下錦袍,摘下官帽,革職,交由大理寺查辦,待事情查清以后依法處置!”
話音剛落,金爪武士便大步走進殿中,毫不留情地將三人抓住。原刑部尚書掙扎了兩下,喊道:“等一下,啟稟朝皇,罪臣也要揭露清郡王李梟結黨營私,企圖日后謀反!”
李梟眼神冰冷,毫不客氣地懟道:“你將如此大的罪名安在我身上,請問有何證據?”
刑部尚書頓時啞口無言,嘴唇動了動,卻什么也說不出來,因為他確實沒有實質性的證據。
李梟看向李和雍,恭敬地說道:“啟稟朝皇,前日他建議您早日出征,大概率就是想趁您離京的時候,想辦法給高主事安罪名,然后進一步擴展自己的勢力,請朝皇明查!”
李和雍徹底怒了,大聲吼道:“你賄賂不成,就開始隨意污蔑,先拖下去打二十廷杖,再交由大理寺!”
而刑部尚書還在掙扎:“朝皇,罪臣所言句句屬實!句句屬實啊……”
三人被拖下去后,李和雍看向高浩,和顏悅色地說道:“如今刑部尚書一職空缺,從今日起就由你來接替刑部尚書一職吧!”
高浩激動不已,跪地磕頭:“微臣多謝朝皇圣恩!為大夏計,為朝皇計,乃臣之本分!”
李和雍微微點頭,示意他起身。這時,禮部尚書站出來,拱手說道:“啟稟朝皇,高主事年紀不過二十有余,一下子直接從六品主事升到二品尚書,實在是有些違背禮法呀!”
李和雍神色堅定,語氣不容置疑地說道:“刑部尚書負責初審中央和地方的案件,就得要高浩這種正直、公正廉明的人才最合適不過。意已決,諸位就無需多言了!”
天永二十二年七月五日,高浩被提拔為刑部尚書,太子李善煜則被賜尚方寶劍,三日后離京負責西州陽縣一事。
退朝后,太子李善煜與新任的刑部尚書高浩并肩而行。李善煜對高浩的諫言敬佩不已,真誠地說道:“高尚書的直言不諱,本太子實在佩服!”
高浩緩緩停下腳步,李善煜也跟著停下。高浩神色嚴肅卻又不失恭敬,說道:“太子殿下過獎了。您是儲君,臣是臣子。但臣一生做事光明正大,臣忠于圣上,忠于朝廷,但臣更愛天下黎民百姓!”說完,行了一個鞠躬之禮,“還望太子此次擔任欽差能夠兢兢業業,不負眾望!臣先行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