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設備升級
- 鍍金年代:1999
- 筆桿子書生
- 2298字
- 2025-04-03 15:25:51
陳臨站在出租屋門口,雙手端著一碗豆腐腦。幾個工人正從貨車上往下搬箱子,堆得比人還高。林知夏從屋里走出來,手捏著半根油條,邊啃邊瞄了一眼:“又進貨了?”
陳臨舀了一勺豆腐腦,碗邊碰著下巴:“市場搶得兇,我們得加把勁。”
老周從市場跑回來,喘得像拉風箱,擠到兩人中間:“陳老板,崗廈村的李老板來電話了,說我們的貨好,又訂了50臺,還問能不能再快點交。”
陳臨放下碗,拿手背擦了擦嘴:“50臺?現在一天200臺,一天能搞定。”
老周點點頭,顛顛地跑去打電話。陳臨轉頭對林知夏說:“我們得再提產能。”
林知夏嗯了一聲,低頭咀嚼著油條:“設備得升級,光靠這幾把熱風槍,效率上不去。”
陳臨拍了下桌子:“走,去市場逛逛,看有沒有便宜的二手貨。”
華強北的二手市場,攤位擠得滿滿當當,舊電器堆得跟小山似的。陳臨和林知夏在攤子間轉悠,眼睛掃過一臺臺機器。林知夏停在一個攤前,蹲下身,撿起一把銹跡斑斑的熱風槍,吹了吹上面的灰:“白光牌的,85年產,電路板還湊合。”
攤主是個戴眼鏡的中年人,笑得滿臉褶子:“小姑娘好眼力,800塊一臺,修修還能用。”
陳臨湊過來,瞥了眼:“800塊?太貴了,500塊賣不賣?”
攤主搖頭:“這價虧本,最低700。”
林知夏放下熱風槍,站起身來:“陳臨,這臺發熱芯壞了,修起來費勁,不值。”
陳臨點點頭,繼續往前走。沒走幾步,他停下來,眼睛一亮。攤位角落里堆著幾臺破舊的熱風槍,灰撲撲的像是沒人要的廢品。他走過去,蹲下身,拿起一臺翻了翻:“這幾臺咋賣?”
攤主擺擺手:“那是報廢的,電路板燒了,修不好,100塊一臺,全要就拿走。”
林知夏湊過來,接過一臺,瞇著眼睛看了看:“電路板燒了,發熱芯還能用。我可以試試修。”
陳臨拍板:“能修好嗎?”
“試試。”林知夏放下熱風槍,“100塊一臺,便宜,拆零件也值。”
陳臨大手一揮:“行,買6臺。”
攤主愣了下,樂得嘴都合不上:“6臺?600塊,現金還是轉賬?”
陳臨從兜里掏出六張皺巴巴的百元鈔票,遞過去:“現金。”
回到出租屋,林知夏把六臺熱風槍擺上工作臺,戴上手套,拿起螺絲刀,三下五除二拆開一臺。外殼一掀,里面電路板燒得黑乎乎的,她皺了皺眉,從工具箱里翻出廢主板,剪下幾根線,焊到發熱芯上。通電試了試,熱風槍嗡嗡響,吹出熱風,但溫度忽高忽低。
陳臨站在旁邊,遞給她一瓶礦泉水:“怎么樣?”
林知夏擰開瓶蓋,喝了一口,擦了把汗:“電路板廢了,發熱芯能用。我得移植到我們的舊槍上。”
陳臨點頭:“你忙著,我去市場跑一趟,看看還能不能淘點東西。”
林知夏嗯了一聲,低頭繼續干。她從舊熱風槍上拆下發熱芯,焊到新買的機器上,又調了調溫度控制器,再試,熱風穩定了。她修好四臺,累得滿頭大汗,手背上還蹭了塊黑灰。
陳臨從市場回來,提著個塑料袋,里面裝著幾把二手鑷子和一卷焊錫絲。他推開鐵皮屋的門,看見林知夏坐在地上,身邊擺著4臺修好的熱風槍,咧嘴一笑:“成了?”
林知夏點點頭,拍了拍手:“4臺能用,溫度穩定,風速也行。”
陳臨走過去,拍拍她的肩膀:“干得漂亮!這下產能能上300臺了。”
老周帶著張長順、李大強、趙鐵柱擠了進來,看到新設備,眼睛都直了:“陳老板,這新家伙能用?”
陳臨指著熱風槍:“林知夏修的,你們學著點,拆主板快多了。”
林知夏站起身來,拿起一臺示范:“溫度調到240度,風速二檔,對著焊點吹,芯片就下來了。”
張長順接過熱風槍,試了試,焊點一松,咧嘴道:“這玩意兒真好使!”
李大強和趙鐵柱也上手,雖然動作有點生疏,但比之前快多了。趙鐵柱一邊吹焊點,一邊嘀咕:“早有這東西,我手腕子也不用酸成那樣了。”
設備升級后,產能蹭蹭往上漲。陳臨又招了兩個人,一個叫王二麻子,一個叫劉鐵蛋,都是老周的同鄉。王二麻子臉上有塊麻子疤,干活麻利,劉鐵蛋個子不高,手卻穩當。團隊擴到8人,日產300臺,倉庫里翻新機堆得滿滿當當。
這天,陳臨帶著老周去市場采購。崗廈村的李老板看到50臺機器送來,樂得嘴角咧到耳根:“陳老板,你這速度夠快啊!一天就搞定了?”
陳臨笑:“新設備,新人手,產能上來了。”
李老板拍拍他的肩膀:“那好,我再訂100臺,下周交行不?”
陳臨眼睛一亮:“沒問題!”
老周在旁邊插嘴:“李老板,您這訂單多,咱能不能先收點定金?”
李老板哈哈一笑,從抽屜里掏出兩疊鈔票:“老周精明!這是2000塊定金,貨到再付尾款。”
陳臨接過錢,塞進兜里,跟李老板握了握手:“那就這么定了。”
市場那邊,潮汕幫的謠言沒人信了。華強北的茶肆里,商戶們聚著喝茶聊天:“陳臨這批貨質量硬,速度還快,潮汕幫那幫家伙凈瞎說。”陳臨路過,聽見這話,低頭笑了笑,沒吭聲。
送完貨回來的路上,老周忍不住問:“陳老板,潮汕幫這回沒動靜,是不是消停了?”
陳臨踢了踢路邊的石子:“消停?他們不甘心,等著吧,肯定還有招。”
老周撓撓頭:“那咱們咋辦?”
陳臨拍拍他肩膀:“干好我們的活,他們敢來,我們接著干。”
晚上,鐵皮屋門口,陳臨、林知夏和老周帶著五個工人圍坐一圈。老周從街口買了份炒粉,八個人分著吃。王二麻子夾了口粉,憨厚地說:“陳老板,咱們跟著你干,真值!”劉鐵蛋和趙鐵柱點頭,埋頭吃得香。
林知夏拿筷子敲敲碗,笑問:“陳老板,這鐵皮屋四兄弟的名號得改了吧,現在八個人了。”
陳臨哈哈一笑:“八仙過海,干得好,我們以后還得再擴!”
張長順嘴里塞著粉,含糊道:“那得再弄幾臺機器吧?300臺一天,忙不過來。”
陳臨點頭:“有道理,真該再去市場逛逛。”
老周咽下粉,抹了抹嘴:“陳老板,潮汕幫那邊咋辦?他們不會又出啥幺蛾子吧?”
陳臨放下筷子,眼神沉了沉:“他們敢來,我們就接著干。市場是我們的,誰也搶不走。”
鐵皮屋外,華強北的燈火亮得刺眼。八個人圍著炒粉,吃得熱火朝天,笑聲傳出去老遠。這支小團隊,步子越邁越大,底氣也越來越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