刪除任聿禮所有聯系方式的那天晚上,我蜷縮在宿舍浴室里吐得昏天黑地。
冰涼的瓷磚貼著我的臉頰,水滴從發梢滑落,分不清是淋浴的水還是眼淚。
手機屏幕亮起,是任聿禮發來的最后一條短信:「南清,我會等你,不管多久。」
我死死咬住嘴唇,直到嘗到血腥味。指關節泛白,拇指懸在刪除鍵上方,顫抖著,最終按了下去。連同那個保存著他所有語音和照片的文件夾,一起丟進了數字垃圾桶。
“結束了。“我對著空蕩蕩的浴室說,聲音嘶啞得不像自己的。
第二天,我頂著紅腫的眼睛去教務處提交了交換生申請。負責的老師翻著我的材料:“英國愛丁堡大學?春季學期還剩兩個月就開始了,你確定嗎?“
“非常確定。“我的指甲深深掐進掌心。
三周后,我站在希思羅機場,倫敦陰冷的雨拍打著玻璃幕墻。手機里是任聿禮曾經的號碼——我背得滾瓜爛熟的那串數字——但我終究沒有撥出去。
愛丁堡的冬天冷得刺骨。
我把自己埋進圖書館,用成堆的文獻和論文填滿每一分鐘清醒的時間。同學們說那個中國交換生南清是個怪人,總是最早到最晚走,笑起來眼底卻沒有溫度。
小雨偶爾會給我發消息,拐彎抹角地提到任聿禮。“他好像加入了什么創業團隊“,“在學校創新大賽看到他了,瘦了好多“,“今天在食堂遠遠看到,有女生跟他表白,他拒絕了“......
我總是匆匆略過這些部分,轉而問起其他無關緊要的事。
但夜深人靜時,我會偷偷搜索S大的校園新聞,在一張張模糊的合影中尋找那個熟悉的身影。
二月的某個凌晨,我被噩夢驚醒。夢里任聿禮站在雨里,渾身濕透,眼睛紅得可怕,他說:“南清,我媽媽住院了。“我伸手想抓住他,卻撲了個空。
心跳如擂,我抓起手機,鬼使神差地撥通了那個爛熟于心的號碼。
響了三聲后,我猛然驚醒,慌亂地掛斷。
手機幾乎立刻震動起來,屏幕上跳動著那個讓我魂牽夢縈的名字。
我沒有接。鈴聲在寂靜的宿舍里顯得格外刺耳,一遍又一遍,直到轉入語音信箱。
一分鐘后,一條短信進來:「南清,是你嗎?」
我的手指懸在屏幕上方,顫抖得打不出一個完整的字。
又一條消息:「我媽媽確診了系統性紅斑狼瘡,需要長期治療。我很想你。」
手機啪嗒掉在地上。
我蹲下去撿,卻發現視線模糊得什么都看不清。
胸口像是被撕開一個大洞,冷風呼嘯著穿過。
那個總是溫柔笑著的阿姨病了。
而任聿禮,他該有多害怕?
我抓起外套沖出門,愛丁堡的寒風像刀子般刮在臉上。
我漫無目的地奔跑,直到肺葉生疼,最后跪在王子街的鵝卵石路面上失聲痛哭。
行人匆匆繞過我,偶爾投來詫異的一瞥。在這個陌生的國度,沒人在意一個亞洲女孩為何在深夜里崩潰。手機又震動起來,是任聿禮發來的照片——病床上,他母親蒼白著臉卻依然微笑,旁邊是正在給她削蘋果的任聿禮,眼下有明顯的青黑。
「醫生說控制得好可以正常生活。」他寫道,「只是需要很多錢。我在開發一個APP,已經有投資人感興趣了。」
照片角落,我看到了那個熟悉的保溫杯——是我去年送他的生日禮物,杯身上刻著“To my阿聿“。他竟然還在用。
我突然意識到,在我自私地逃離的這段時間里,任聿禮正在經歷怎樣的煎熬。
而他依然...依然保留著與我有關的一切。
那天之后,我開始每周去看心理醫生。
Dr. Collins是個和藹的英國老太太,她聽我斷斷續續講完整個故事,輕聲問:“What are you so afraid of, my dear?“
我絞緊手指:“我怕...有一天他會像其他人一樣離開。“
“所以你選擇先離開,“她深邃的藍眼睛望進我靈魂,“這樣就不必經歷被拋棄的痛苦?“
診療室的掛鐘滴答作響,我盯著自己的倒影在Dr. Collins的眼鏡片上扭曲變形。
“我七歲那年,“我第一次對人提起這件事,“媽媽送我去爸爸家過暑假,說好兩周后接我。但她再也沒來。爸爸把我塞給奶奶,和新妻子去了國外。“
“十二歲生日,兩個家庭都忘了。我在便利店買了蠟燭插在面包上,告訴自己不需要任何人。“
“林驍...我的初戀,他說我太粘人,轉身和學妹約會。我花了一年才明白,不是我不夠好,只是他不夠愛我。“
Dr. Collins輕輕握住我顫抖的手:“But Ren Yuli is different, isn't he?“
我哽咽得說不出話。是的,任聿禮不一樣。他見過我最壞的樣子,卻依然固執地愛著那個殘缺的我。而我回報他的,只有傷害和逃離。
“下次咨詢,“Dr. Collins遞給我紙巾,“我們可以聊聊如何原諒那個害怕受傷的小女孩——七歲的南清,十二歲的南清,甚至現在的南清。她們都值得被愛,不需要完美。“
離開診所時,愛丁堡難得放晴。
我坐在草坪上,第一次點開了任聿禮的朋友圈。
最新動態是一張代碼截圖,配文:“凌晨三點的校園,希望南方的某人好好睡覺。“
我的眼淚砸在屏幕上。
往下滑,幾乎每一條都若有若無地與我有關——我喜歡的電影,我常去的奶茶店,甚至是我曾經隨口提過想去的北海道雪景。
最刺痛我心的是一張便簽紙照片,上面工整地寫著:“給南清買:紅糖姜茶、暖寶寶、向日葵。“日期是我們分手后一周。
我關掉手機,仰頭讓陽光曬干眼淚。也許,只是也許,我還有機會彌補自己的懦弱。
時間像泰晤士河水一樣流淌。
我以一等榮譽學位畢業,收到劍橋碩士錄取通知;任聿禮的APP獲得天使輪投資,他母親病情得到控制。
我們像兩條平行線,在各自的世界里努力生活,卻再沒有交集。
直到那個深秋的學術會議。
劍橋計算機創新峰會上,我作為研究助理要做一個關于人工智能情感識別的報告。
上臺前五分鐘,我翻看參會名單熟悉評委,一個熟悉的名字刺入眼簾——任聿禮,星輝科技CEO。
我的手抖得幾乎拿不住激光筆。
三年了,我們會在這種情況下重逢嗎?他會恨我嗎?還是已經忘了我?
站在演講臺上,強光讓我看不清臺下的人臉。我機械地開始匯報,聲音平穩得連自己都驚訝。
問答環節,一個低沉熟悉的嗓音從后排傳來:“請問南博士,您的情感識別模型如何區分真實的情緒與防御性偽裝?“
我的視線終于聚焦——任聿禮站在最后一排,白襯衫,黑西裝,比記憶中更加挺拔成熟。我們的目光在空中相撞,他眼中是我讀不懂的復雜情緒。
“這是個很好的問題。“我聽見自己說,“我們的模型會分析微表情持續時間與協調性。
人類可以偽裝表情,但很難完美控制所有面部肌肉的細微運動。“我停頓了一下,鼓起勇氣直視他的眼睛,“就像有些人用推開對方來掩飾依戀,但心跳和瞳孔不會說謊。“
會場安靜了一秒,然后響起禮貌的掌聲。任聿禮微微頷首,嘴角勾起一個我無比熟悉的弧度——那是他思考時的表情。
報告結束后,我躲在洗手間平復呼吸。鏡中的女人化著精致的妝,穿著得體的套裝,看起來無懈可擊。
但我知道,只要任聿禮再叫一聲“南清姐姐“,所有的防御都會土崩瓦解。
走出會場,夕陽將國王學院的尖頂染成金色。他靠在河邊的欄桿上,手里拿著兩杯咖啡,一杯加雙份糖——我喜歡的口味。
“好久不見。“他說,聲音比記憶中更加沉穩,“講得很棒。“
我接過咖啡,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一陣電流般的觸感。“謝謝。你的公司...發展得很好。“
“嗯,剛完成B輪融資。“他望著河面,“媽媽現在病情穩定了,住在三亞療養院。“
我握緊咖啡杯,熱度透過紙杯灼燒我的掌心。“任聿禮,我...“
“我交了新女友。“他突然說,“上周的事。“
世界在那一瞬間靜止。河水的流動聲,鳥鳴聲,遠處學生的談笑聲,全部消失了。我聽見自己說:“那很好啊,恭喜。“
“她叫Lena,中法混血,做金融的。“他繼續道,語氣平靜,“很獨立,很理性,不會半夜讓我掰蘋果,也不會突然消失。“
每一個字都像刀子扎進心臟。但我只是微笑:“聽起來很適合你。“
“是啊。“他終于轉向我,眼睛在夕陽下像琥珀一樣透明。
眼淚終于決堤。我想起Dr. Collins上周說的話:“真正的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明知道可能會受傷,依然選擇去愛。“
可我的刺,還是傷害了愛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