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這樣會不會太傷他
- 家父劉備但我蜀黑
- 村口小伙子
- 2292字
- 2025-04-22 14:03:59
“溫侯,公子所作所為皆出自公心,縱與溫侯意見不一......這樣說會不會太傷他?”
劉升解釋一番后并不能讓呂布滿意。
甚至還說出濟大事必以人為本這種話來教育呂布,氣得呂布大罵逆婿!趕緊給我滾蛋。
門樓閣間里。
呂布怒而喘息之聲清晰可聞,親信李皺提心吊膽,卻還是冒著風(fēng)險勸解道。
“傷你老母的頭!”
呂布抄起案幾上的酒樽,朝著李皺猛砸而去。
哐當(dāng)!
地板陷進去個碗大的坑洼,李皺嚇得一動不動,他知道呂布的準度,說砸他的頭那就必然會砸到他的頭。
而現(xiàn)在卻只是砸地板,說明他還沒失去理智......
“你看看他那個樣子,是被傷到的樣子嗎?我才被他傷到了!”
呂布呼呼喘氣。
自己的親信竟然向著劉升說話,明明是我被傷到了,你卻勸我大度......嗚嗚!
“溫侯,公子畢竟也算咱們家的人......”
李皺悄悄開口,小聲咪咪。
與劉備雖然不是一家,但公子劉升可是我們家的女婿呀,怎么能說我朝外人說話呢?
我這不是勸解你倆的翁婿關(guān)系嗎?
“公子斷不是為了博得仁義之名!其口口聲聲皆言乃溫侯與劉豫州之仁義!從不強調(diào)自己!”
李皺開始論述起劉升的公心。
溫侯難道沒看見掛在護城河前的橫幅?紅紅的多喜慶?
世多有博名邀名之輩,恨不得人人夸贊,名揚天下,可公子卻毫不在乎。
“其接納陳到等二千余部曲,那陳到對公子有誓死相隨之情,公子卻一心為公,讓他獨領(lǐng)一軍,還忍痛割愛把本部猛將夏侯博分出統(tǒng)兵,并且讓我挑選其中精銳......”
李皺不介意被呂布罵娘,他為同鄉(xiāng)且家將出身,自詡呂氏忠仆。
要是一般部將,也不至于如此勸解。
“他自己的部曲卻依然還是五百呀!”
李皺和呂布都明白。
一個誓死追隨之人有多么珍貴,劉升甚至把夏侯博分出統(tǒng)兵,也是為了及時控制住那二千部曲,為大局穩(wěn)定考慮。
“公子可有得到半點好處?我真是為他感到委屈!”
李皺說著說著都哭了。
他此前見慣呂布部下為了一點蠅頭小利就爭來爭去的愚蠢模樣,甚至他自己也是如此。
然而見到劉升如此公心,他被深深感動,倒也沒學(xué)會如何仁義,只是佩服劉升這樣的氣度。
“你倒是委屈上了?你哭什么呀?啊?”
呂布語氣緩和了些。
“溫侯于逆境之中得遇如此賢婿,我為溫侯感到高興......”
李皺之忠心毋庸置疑。
“好了好了,把酒樽撿起來,說了戒酒,你還把酒樽擺在我的案前?”
呂布嘆了口氣,重重拿起之情緒,現(xiàn)在卻能輕輕放下
他其實對劉升所作所為也不是非常生氣,木已成舟,氣有什么用?主要還是氣他那副幼稚固執(zhí)的樣子。
“若是以往?我還不帶兵沖了城門口那些黔首?再把糧食搶回來?”
呂布搖頭輕笑。
這難道不是說明我很尊重鴻起?
從回軍斥候抓到攜糧返鄉(xiāng)的老者,呂布好生安慰開始,他就似乎已經(jīng)默認了劉升所有可能發(fā)生的幼稚之舉。
誰知道說他兩句還不樂意呢?竟然還敢和我侈談什么以人為本?
若是呂布真的憤怒不滿,早就帶兵突突了城門口領(lǐng)取糧食的黔首,哪里還會引騎從別門而入?
他不一定認可劉升所說以人文本,但非常認可劉升為人。
“你之忠言我是不愛聽的,下次不要再說了......”
呂布笑言指責(zé)李皺。
意思是我知道鴻起是什么樣的人,不用你說!你不要學(xué)高順一樣天天在我耳邊聒噪。
“下次一定!”
李皺知道呂布應(yīng)該是消氣了,這才撿起酒樽藏在自己的身上。
......
“公子沒事吧?”
門外的關(guān)平見樓里動靜不小,呂布的怒罵幾乎可以席卷出門,回蕩在城墻走道上。
見劉升出來,他連忙上前詢問。
“就算他是飛將又如何?敢對我們公子不滿,我陳開亦不過血濺五步!突突了他!”
陳開不愧是游俠出身,連呂布都不怕。
“我和陳兄一起!”
關(guān)興和陳式皆都同仇敵愾。
“突什么突?岳父他非常認可我的行為,剛才那是為我喝彩。”
劉升一臉淡然,從容自若,拍了拍關(guān)興怒而抖動的肩膀安撫道。
他知道呂布不一定仁義,你想改變一個近四十歲的人的認知,基本不可能。
但他知道呂布一定會顧全大局,不會掣肘自己。
大不了劉升委屈巴巴的求他,他也一定會默許。
“真的嗎?”
關(guān)興有些難以置信。
“哈哈哈!當(dāng)然!”
劉升哈哈一笑下了城墻,招呼著眾人前往城前幫助夏侯博和陳到等人,盡量在今日之內(nèi)把能發(fā)的糧食都給發(fā)完。
呂布站在城墻上,看著劉升和麾下部將在那親力親為給黔首們發(fā)糧食,暗道可笑。
然而他清楚的知道,縱然自己可以不講仁義,但誰又介意與仁義之人交好呢?
劉備如此,劉升亦是如此。
只要不因仁義壞了大事,說到底對呂布來說什么樣的人都一樣。
“大家快看!站在城墻上的就是溫侯!”
時天色已晚,糧食也發(fā)得差不多,黔首百姓們正愁沒地方磕頭謝恩,見劉升指著城墻起哄,眾人皆都齊齊跪拜。
大喊!
溫侯之恩沒齒難忘!
“這小子!”
呂布氣得想笑,我飛將之名以后得改成仁將?
他知道劉升為人非常公正,但不一定無私,若說他這么做沒有一點好處,那也不對。
或許他真的只是滿足自己的仁慈之心,想力所能及讓戰(zhàn)爭看上去沒有那么殘酷。
雖然呂布與劉升相處時間不長,性格也不對版,卻似乎很了解他。
濟大事必以人為本嗎?
呂布看著城下跪拜眾人,嘴里默念著,不置可否。
新的一天到來。
劉升與呂布的豐城之行即將宣告結(jié)束,也早已準備好啟程返回。
誰知。
劉升的善意之舉卻意外激起了許多自發(fā)投軍之人,原本只有陳到等二千余人,現(xiàn)在又多了附近鄉(xiāng)勇二千余人。
不過劉升卻依然明正言辭,言怕死的不要追隨我。
他之所以每次都這么強調(diào),是因為他深知,只有不怕死,才有機會活下去。
當(dāng)然。
范強張達二人是運氣不好......
最終從二千人里挑選出千人,余則有償加入運糧大隊。
呂布本想等劉升冷靜一晚,第二天咱們再論論以人為本之事,結(jié)果他現(xiàn)在不敢開口了。
昨夜苦憶所學(xué)經(jīng)典,本想以典說之,然而事實勝于雄辯。
這也太傷了人了......
劉升本部五百騎,呂布近千騎,以及陳到夏侯博李皺所部各千人共三千人,帶著二萬石糧草以及數(shù)車金銀財寶打道回府。
并提前派人讓小沛劉備前來接應(yīng),否則人手依舊不夠。
呃?
張飛呢?
大局為重,劉升只得請呂布率大軍先行返回,自引本部等候張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