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結交
- 西游:開局拜師太上老君
- 姑妄言芝
- 2401字
- 2025-04-28 08:30:00
汁光紀將香囊中的斬獲分開,將十朵金花,二十顆明珠,兩百匹錦繡,兩千兩黃金,交給李長生。
李長生攜著汁光紀的手站起來,說道:“你如今境界如何?”
汁光紀道:“小弟玄仙兩層,在此境界已停滯兩百年。所修乃是旁門之一水字門。”他這境界修為在天將中,屬于中間層次。
李長生如今是知道了修仙境界,真人、靈人、至人、仙人、飛仙、靈仙、玄仙、真仙。
成仙之后修為突破極為困難,每一層突破停滯個幾百年都不算稀奇。
百萬生靈恐難有一人能成仙,天庭九成都是飛仙,剩下的一成中,又有九成是靈仙。玄仙已屬佼佼者。
“你如今修行是缺少香火是么?”李長生問道。
汁光紀點了點頭,他說道:“如今,有了這十朵金花,我境界應該能夠推上一層。”
李長生說道:“賢弟,我這十朵金花也用不到,不如全交予你。”
汁光紀嚇了一跳,被李長生的豪橫驚動。大受感動之余,說道:“兄長美意,小弟謝絕了,這金花香火已經是足夠。
兄長即便是以后不自用,也可用它打賞、結交群神。”
李長生點了點頭。
與汁光紀再次聊了一會,李長生拱了拱手道:“光紀,時日不早,你還有要事,他日若得空,你我同飲一場。”
汁光紀抱拳道:“大哥,我與你換個信香如何。”
“這信香是什么物事?”李長生發現自己一直修行,不與這些神仙交流,都快落伍了。許多東西老君也不明白。
汁光紀愣了愣,隨即明白,向李長生解釋了一下。。
原來神仙之間通信,或者是神異禽鳥,或者是魚傳尺素,或者是飛雪傳書。
信香傳書,就是點起一支特定的香,借著那支香便是可以傳遞給另一人。
時間相對較快,而且這種做法是比較隱秘,不容易被人竊到。
凡人燒香做法,便也是根據此方法而來,只不過海量的凡人祈禱,另一頭的神明未必能接受到。
汁光紀從懷中取出一支錦盒,錦盒里橫陳著一支玄色的面條般粗細的香,上面浮刻著特殊花紋。
點燃這支香,三界之內,汁光紀都可以接受到信息。
李長生接過信香,這有一種前世交換電話號碼的感覺。
李長生說道:“我給你一個咒語,你可以召喚出我的武神,讓他來給你送口信。”
“天玄地黃,萬籟通明,請長生真人律令,丁亥神將,傳音達意……”
汁光紀念動咒語,一個身高兩丈,渾身金甲鮮明的豬首人身的武神出現,神威煊赫,俯視著汁光紀。
“武神?傳說中的護道武神?!”汁光紀有些詫異。
“他身上散發出的氣勢,分明是玄仙左右的實力。一尊玄仙級的武神,用來跑腿送信?!”汁光紀有些茫然。他感覺這尊武神的實力快比肩他來。
李長生輕輕一揮,那丁亥武神,便是消失于無形。
兩人分別后,李長生便是駕云飛回錦城。
“出來時間不短,不知道二郎那邊是否幫我找到了尹喜。”
……
李長生往錦城的路上,腦海中在盤算著以后。
結交汁光紀,這一步棋,不去算以后汁光紀的飛黃騰達,現在等于在天兵天將中埋下一支伏筆。真要是有個什么內幕消息,李長生便可以提前知道。
如今天庭班部中人員缺少嚴重,比如未來的護道四元帥……
只出了一個馬靈耀。還有溫瓊,趙公明,關羽都還沒有歸位。真要是等人家成長到元帥級別,未必能搭理他。燒冷灶便是這樣的好處。
(作者菌注:此趙公明非封神中趙公明,正統道教神話中,他是秦時修行者,鐘南山人,神話形象是持鞭騎黑虎。
本書與封神世界觀無關,不要套用!有重合是因為大家都薅一套體系。)
……
錦城,客棧房中。
楊戩以手支頤,趴在桌邊,百無聊賴,看著青羊啃著床上席子。每天什么也不動,坐著看小動物吃東西,楊戩就覺得好舒服。
忽見師父進門,楊戩連忙跳起,說道:“師父,您總算來了。我聽聞路旁一男子在打聽青羊肆的事情。。”
李長生笑道:“那人怎生模樣?”
“那人目若日星,姿形長雅,垂臂過膝。”楊戩說道。
“約莫四十來歲?”李長生問道。
“是的。”
那應該是尹喜無疑了,當年李長生在函谷關做守門人的時候,尹喜便是李長生上司的上司,早見過他的模樣。
李長生點了點頭:“你明日再牽著青羊去市肆上走一遭。他若問你青羊肆時,你引那人到北山上。”
第二日,楊戩早早就牽著青羊出門,在市肆上閑逛。
尹喜與從人孫景正在吃早餐。孫景約莫三十歲出頭。
尹喜端坐在面攤的條凳前,在他的前面分別擺著一碟蒜,一碗面,一雙筷子,三者間距如匠人以墨線量定般嚴整。
碟中十二瓣蒜,形如弦月,依順時之序環列。
孫景不禁扶額,老爺的這苛求齊整之癖,自己已吃完了三碗面,老爺這才開始挑面條吃飯。
細致的吃完飯之后,尹喜將碟碗筷的順序,還是放在原來的位置,絲毫不差。
……
吃完了早飯,尹喜與孫景開始打聽青羊肆的位置。
尹喜朝一年長老路人躬身行禮,道:“敢問老丈,可知青羊肆在哪里。”那老丈搖頭表示不知。
孫景道:“老爺,您是不是記錯了,我等在這蜀地尋了有數月,哪里有青羊肆。”
尹喜搖了搖頭,堅定道:“絕不會錯,我聽得明明白白,圣師所言‘蜀青羊之肆’。”
“興許那就是個妖魔鬼怪,誆騙你,先是把那李長生騙得團團轉,借著便是來騙你。大人,何必棄了富貴,巴巴地來捧臭腳。”
尹喜喝斥道:“孫景,你要是再胡說八道,你便自己回關去吧。不用跟著我了。”
孫景見到主家如此生氣,不敢言語了。
……
楊戩牽著青羊在旁邊路過,來回轉悠了兩圈。
那尹喜與孫景總也不來問。
楊戩在一旁著急,心想:這兩人怎地也不來問我。是了,他們看我年輕,那長者都不知,我這少年模樣又怎知曉。
但是師父只說讓他來問,他若是一日不來問,我便等他一日不成。
楊戩眼珠一轉計上心來,他牽著青羊擦肩,楊戩佯裝漫不經心,牽著青羊從二人身旁經過,撞了一下孫景。
那孫景本是函谷關一吏,屬下管著數十位卒伍門人。聽聞關令欲去蜀地,他自告奮勇,愿意鞍前馬后,以獻殷勤,只盼撈些好處。
誰曾想一路上舟車勞頓,暗自叫苦,還要找那遍尋不著的青羊肆,心中早騰升無名之火。
這時候見一個直頭直腦的少年撞得他生疼。
立馬一手抓向那少年,想將他扯過來:“你這人走路,怎得如此不長眼?”
誰知那少年力氣大得驚人,扯不過來,自己反倒是差點拖拽跌跤。
“孫景,你莫與人起了爭執。”尹喜說道。
他忽見到那少年相貌堂堂,手中牽著一頭青羊,忽地心想:“既有青羊,又在市肆,圣師約定之地,難不成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