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未來走向(求收藏!推薦!追讀!月票!)
- 西游:開局拜師太上老君
- 姑妄言芝
- 2470字
- 2025-04-21 18:15:00
老君捏須含笑,說道:“你這徒兒確是個當官的料。”:
“你是愿做個神,還是正神?”老君詢問道。“廣義的神被天庭承認,受人間香火所司職不同。正神則是掌握天道權柄,地位崇高。”
“自然是正神好。”李長生說道。
“是想要在四御麾下?還是在三十三天各宮各殿,做個官?還是愿在天將中,謀個武職?或是在天庭六部之中,謀個仙官?
李長生有些摸不清楚了,說道:“這有何區別么?”
“在四御之下,四御者,上宮天皇大帝,北極紫微大帝,東極青華大帝,承天后土皇地祇。
能受人間煙火,也可行功。品級會高一些,待遇會好些,但是權柄受限。”
在三十三天宮殿,做個仙官,比如御馬監,尚膳監等,在這里的任職,品級低,待遇不高,但是容易得賞賜。”
“這是飛升之我在天庭刷桶,端盤子。”李長生在心中過掉了這一塊。
“或入天兵天將,或是四天門看守,或是天河水兵,在這里待遇極好,但是頗為辛苦,可能下界除妖,會有兇險,立有戰功,升遷同樣快。”
“飛升之我在天庭看大門。一代天驕飛升仙界,成了十萬天兵的一員,之后被猴子大鬧天宮時戰斗的金箍棒余波震死。”李長生暗自搖頭。
“天庭六部十輔司,他們掌握著天庭的核心權力。六部分別是火部,水部,斗部,地祇部,瘟部,雷部。十輔司則是姻緣司、兵馬司、功曹司……
這六部十輔司執掌三界權柄,從其班部名,便也大致推測出其職能。
老君笑道:“你想好應該如何選擇了么?”
“師父,您認為我應該如何選?”
老君搖了搖頭說道:“我無法替你做出選擇,這涉及到你未來的大道。”
“徒兒想進入天庭六部!”
老君說道:“進入天庭六部,成為六部正神,需要感悟天地大道。
這也不急,今日只是與你閑聊,為你分析一二。距離你飛升,還有一段時日。”
李長生點了點頭。
……
老君掐了指,自語道:“算算日子,他也應該到了那里!”
“長生,你去一趟南贍部洲的蜀地游玩數日,那里有一感悟大道的機緣,若是有緣,你便可感悟大道。順便幫為師辦一件差事。”
李長生一愣,說道:“師父,是什么差事?”
“你還記得尹喜么?”
“關令尹喜,那是我在函谷關時的頂頭上司,自然記得。”李長生道。
“我傳了《道德經》與他后,并托夢于他,令他斷絕俗務后,至蜀地青羊肆來尋。
算算時日也到了,你替我去考察他,若是可用,你便代我收徒。收他做你師弟。”
李長生道:“師父,這收徒之事,您交于我?”李長生有些不敢應承。
“長兄如父,有何不可。我精心栽培你,以后傳幫帶,你教導出一個師弟,讓師弟替你再教下一個小師弟,傳幫帶,多省事。我這一門可興矣。”老君笑吟吟道。
李長生嘴角一抽:師父這怎么看起來像,做科研課題的無良老板,將項目組交給大弟子來帶,做一個甩手掌柜的。
“那蜀地乃是大道之地,那里有一道機緣出世,你若是恰逢其時,正可感悟大道,對你大有裨益。”
蜀地自古便是神仙出沒之地,襄王巫山遇神女便是在那里,而且大禹在那治過水患……那里卻有不少遺寶,而且楊戩的日后受封的灌江口,便也是在蜀地。
“師父,我是否可以帶楊戩去那里?讓他經歷世事,磨礪一二?”
“這般安排甚妙。“老君頷首道,“最好教那孩子多積功德,斬妖除威名,待日后斧劈桃山救母時,方占住大義名分。“
老君提醒道:“你要謹慎些,天庭近日欲整飭蜀地,莫露行藏。”
“天庭要治蜀地?因為甚么?”
“你可知尸解仙?”老君反問道。
李長生回答道:“修道者,假托一物,遺世而升天,謂之尸解。不得金丹大道,終是小術”。
“最近幾百年來,蜀地盛傳尸解法,其中修劍尸解之道最為鼎盛。那伙人自稱劍仙。已然驚動天庭。”老君撫須道。
“他們竟這般了得?”李長生錯愕道。
“非是他們法力高強,玉帝樂見尸解仙多些——飛升的多了,天庭當差看門的便不缺人手。
只是這伙劍仙,好勇斗狠,刀劍泛濫,相互攻殺,殺生頗重。更有甚者,修所謂祭劍之道,屠殺千百凡人人為祭煉一劍。
這比有些妖魔食人還要可憎,妖魔為果腹,食人終有限。而這為殺而殺的祭劍之道,若是流傳開來,那人間不知多少人將慘死。因此,玉帝已敕神將擒其魁首。”
“原來如此?”李長生恍然。
“為師只是提醒你,你就算與天庭的人撞見也無所謂,做些隱藏即可。你把青牛也帶上,若是有差錯,讓他護持楊戩。”老君拈須說道。
“徒兒,明白了。”李長生躬身后,便是走出精舍。
……
李長生踱至山后,見青牛正自在地嚼食青草。
“牛兒,師父命你隨我同往蜀地走一遭。”
青牛聽聞是老君法旨,恭謹點頭應是。
“我那徒兒楊戩也跟著一同去,帶他隨行歷練。若遇險情,你替我照拂他一二。為掩師父根腳,你最好變副模樣。”
“變成什么?”青牛昂首問。
“比如化作白驢。”李長生隨口道。
“我乃老君座下青牛!你讓我變成一頭驢子。”青牛滿臉嫌棄。
“兩百斤橘子。”李長生說道。
“兩百斤橘子,就讓我變驢子?長生,你也太小瞧我了,得加些。”
李長生扶額道:“你說要多少?”
青牛鼻中噴氣:“至少一千斤。”
“吃這么多橘子,你也不怕上火,灼爛口舌。”李長生點頭,同意了這筆交易。
青牛興奮地甩著牛尾,說道:“我修煉有成,何懼于此。”
搖身一變,云煙飄散,霎時化作一頭白毛驢子。
白驢通體如雪,四蹄隱現青紋,昂首時眸中青光流轉,雖化作驢形仍端著青牛架子,鼻孔朝天哼哧作響
……
南贍部洲,蜀地。
白云悠悠,天上碧藍如鏡。
一條羊腸小道,兩側古木參天,山路古松橫斜,叢林中偶有鳥雀驚起。
兩人正行在山間小路中。
其中一個三縷長須的中年道士斜坐在驢子上,左腰懸著一把太阿劍,后面掛著一個紅葫蘆,腰帶上系著塊翡翠玉佩。
另一個是個少年模樣,劍眉星目,容貌清秀,行動矯健。
這兩人正是接了師父差事,前往蜀地代師收尹喜為徒的李長生,與他的徒兒楊戩。
騎在驢子上的李長生,心中盤算:“師父與那尹喜約定是在青羊肆,可是蜀地何等廣大,找一個青羊肆卻也難。
而且,我記得前世所讀道書中,老君與尹喜約定青羊肆。尹喜抵蜀后遍訪‘青羊肆’未果,在一市肆中,恰見一童子牽著青羊,尹喜問那童子,最后被指引見老君。
這青羊肆便就是大名鼎鼎的青羊宮前身。
看來,這青羊必不可少。戩兒可做那童子,只是缺少一頭青羊。先尋買一頭青羊,然后找尋尹喜。”
這一次外出,除了代師收徒外,還要尋摸機緣,尋找師父所說那感悟大道之機,順帶著去看一看灌江,那里應是楊戩的機緣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