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心性
- 西游:開局拜師太上老君
- 姑妄言芝
- 2115字
- 2025-04-10 18:15:00
金蟬子心中暗忖:“此地附近有位上真,西邊似有一個喚作與世同君,鎮元子,難道是他高足?”
須臾間,風狂火盛,把一座千佛寺燒得通紅。金蟬子則是回到房間,見黃眉仍是呼呼大睡。
金蟬子使了個避火的法門,將房舍護了個嚴嚴實實。
這一場大火,只燒到天明,仍然是未熄滅。
上香禮佛信眾,見此地已成廢墟瓦礫,有的嚎啕大哭,有的驚詫莫名,大部分人都無朝著廢墟參拜禮佛。
眾僧人哭哭啼啼,知道大廈已傾,都去炭火堆中,尋摸殘余財寶,你爭我奪,惟恐落在人后。
那丑態百出,落在信眾眼中,更生厭棄之心。
天光大亮。
黃眉忽的睜開眼睛,昨晚那一較睡得好沉。他瞥向對面床塌上,金蟬子仍在睡覺。
黃眉開門出去,抬頭見到滿目焦黑,熱浪逼人,白煙沉沉,哪里見得樓臺亭閣,都是化作焦炭。
黃眉大吃一驚,道:“怎的這殿宇全都被燒了?!?
金蟬子翻身,從床上爬起,穿戴衣物,說道:“昨晚走了火么?!?
“不可能,這般大火勢,你我會沒有察覺?昨晚,我睡了那般死沉,定是有人暗中搗鬼!”黃眉說道。
他走出房門,找來一個和尚,詢問蓮花禪師的去處。
和尚說道:“昨晚,有一道士在山下行兇,殺了八個僧人。夜里當街與杰祥師兄斗法。方丈下山之后,斗法炸了半條街,杰祥師兄等人的尸體都在其中,師父便是再未回來過?!?
“道士,什么道士,能做下這等手腳,在你我身畔傷人!“黃眉不信道:“金蟬子,你說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的昨晚一場大火,就你我所住房舍安然無恙?!?
“說明,你我乃是氣運加深之人,等閑火災又怎能傷得了你我。”金蟬子說道。
黃眉使勁盯著金蟬子,說道:“難道你不吃驚么?”
“有甚吃驚處,此地打著佛法名頭,招搖撞騙,這等地方,受天災,也非枉然?!苯鹣s子說道。
黃眉使了個唵字訣,召喚來了當方土地。
自在山土地,一見到兩人,當即磕頭禮拜,說道:“自在山土地,參見兩位高僧?!?
黃眉說道:“土地,那場火是怎么回事?”
自在山土地,說道:“這個小神委實不知?!?
“起了那么大的火,你監察此地,你什么也不知道?”
“小神知道起火了,而且感應到諸般法力?!弊栽谏酵恋兀骸氨悴桓襾砹?。小神這點微末道行,哪里敢過來。而且,小神也不知,這火是不是蓮花禪師自己放的。
興許是蓮花禪師覺得千佛寺舊窄,想要擴建,也不是沒有可能。”
“好,你個土地老兒。跟我這逗弄捆風,你信不信我告到城隍,參上天庭地祇部去!”
自在山土地道:“小老兒只是個小小土地,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不敢問,圣僧要告,小老兒也無法子,小老兒委實不知道。”
黃眉氣忿道:“那此事該當如何?”
“你我找尋馬頭金剛第三目,昨日,你說那第三目不在此處,我們自當離開此地,往東尋找?!?
金蟬子一句話,把黃眉給堵住了,偏生讓他發作不得。
……
山腳下,孫秀才將那些和尚的尸體,已經是趁夜扔往了后山。
灑掃血跡完畢后,便是急急忙忙去木匠鋪。
他要照著仙人模樣,請一尊塑像回來。
因著心中感懷,每日里三跪九叩,焚香供果。
孫妻與小廝白三,發現老板,與往日不同。
不再憂心忡忡,緊鎖眉頭,變得心性豁達起來。
……
卻說李長生離了千佛寺,便駕著云來到山腳,楊戩正坐在松下一塊大石下,打坐調養。凝神定氣頗為專注。
當楊戩睜開眼睛時,見到師父卓立在前,不由一喜,跳下石來,說道:“師父,您傳我的《八九玄功》,太也玄妙了。徒兒這兩修行,大感裨益?!?
李長生含笑點了點頭,說道:“有所進益便好,你日常除了修行功法,每日里讀經習字也不可忘了?!?
李長生此間事了,便是帶著楊戩駕云來到了萬壽山外的市井,租賃下一院子,仍舊是讓他住在此間。
為他買一些識字的書,把道祖留給李長生的一些已經看完的道書,暫借楊戩,正好讓他抄書。
“師父,已經有道書了,為甚讓我抄書啊。”楊戩說道。
“抄書一是讓你養性,二是記得牢,三是讓你習字。”李長生循循善誘道。
其實,李長生還有一個理由未言明,那就是讓楊戩呆在家中,不閑逛游走,不去招惹事端。
楊戩家中雖突遭大變,早熟了些,說到底還是個孩子。不像是李長生兩世為人,性子磨得堅定。
教徒弟就像是拴猴子,同樣需要磨心性。
否則,一個少年孩童,整日里由著性子,放浪形骸。
更有甚者,成了熊孩子,惡童,到處點爆竹,放火星,極易招惹禍殃。
李長生想到這里,對心性似乎把握了更多。
他暗忖:“難怪說,學事物最快之方式,便是傳授別人。”
“是,師父!”楊戩點了點頭。
李長生叮囑道:“戩兒,修行之人口開神氣散,舌動是非生,要有個修行的體段。為師去訪友,你不可隨意亂走,妄生事端,每日里需練功參悟?!?
楊戩領命訖,李長生駕起云頭,徑朝萬壽山而去。
……
李長生來到萬壽山,徑往八景之輿。
入得輿中,見到師父,便是躬身道:“弟子已安頓好楊戩,并且叮囑他每日勤學,不可亂走。暗中也召來灶神,請他多加看顧?!?
老君含笑點頭,說道:“徒兒啊,你收楊戩為徒,卻是替為師遮莫。耽誤你修行了?!?
李長生道:“師父,切莫如此說。弟子所學所得,均是出自師父,替師父效勞本就是應有之事。
況且,弟子發現教授徒弟之時,弟子對修行感悟更加深刻?!?
老君點首贊同道:“然也,教徒傳道,非止是對他人,于己身也大有好處。尤其是教授一個好徒弟?!?
老君對自己這個徒兒,極是滿意。任勞任怨,悟性佳,心性好,而且說話也好聽。
李長生從如意香囊中取出一只獨目,雙手奉上給老君,并且將這兩日所見,具實都說了。
包括助孫秀才除賊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