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4章 永恒的詩魂

三月的江南,櫻花如云似霞,紛紛揚揚地灑落在詩廬的黛瓦飛檐上。青石板小徑鋪滿粉白花瓣,仿佛一條通往詩意世界的花毯。“青蓮詩魂基金會”的成立儀式就在這樣如詩如畫的美景中舉行。詩廬門前,紅綢裝飾的拱門上“傳承詩魂,共筑文心”的金色大字熠熠生輝,兩側擺放著各界送來的花籃,淡雅的花香與春日的微風交織在一起。

李教授身著藏青色中山裝,站在臺階上,望著眼前熟悉的詩廬,心中感慨萬千。這里曾是他研究李白文化的起點,如今即將成為傳承詩歌精神的新搖籃。陳默、林悅等老朋友早早趕來幫忙,陳默穿著筆挺的西裝,胸前別著一枚精致的青蓮徽章,正忙著指揮工作人員調試音響設備;林悅則穿梭在賓客之間,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熱情地與每一位到來的嘉賓打招呼。

揭牌儀式開始前,會場穹頂的水晶吊燈突然暗下,取而代之的是大屏幕亮起時泛起的幽藍光暈。李教授坐在前排,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座椅扶手,掌心沁出的薄汗洇濕了絨布表面。當第一聲吉他和弦在寂靜中響起,他看見紐約時代廣場的霓虹突然化作流動的月光,街頭藝人戴著棒球帽,用略帶沙啞的嗓音吟唱“床前明月光”,背后巨型廣告屏上滾動的商業海報,此刻都成了詩句的背景幕布。

巴黎塞納河畔的畫面切換時,畫外音傳來法語朗誦的韻律。二十幾個學生穿著風衣圍坐在石凳上,其中金發少女的發梢沾著細雨,當她念到“天生我材必有用”時,手中的詩集被河風掀起書頁,驚起一群白鴿掠過亞歷山大三世橋。李教授注意到鄰座的法國漢學家挺直了脊背,鏡片后的眼睛泛起淚光,喉結隨著詩句的節奏微微顫動。

最震撼的當屬非洲草原的鏡頭。畫面里,紅土地上搭著簡陋的木架屏幕,幾十個赤腳的孩子擠在投影儀前,他們身上的彩色織物在風中獵獵作響。當稚嫩的童聲念出“床前明月光”,鏡頭突然拉遠——廣袤星空下,無數螢火蟲從草叢中騰起,與孩子們眼中的星光、屏幕上的詩句交相輝映。后排傳來抽氣聲,林悅急忙掏出紙巾擦拭眼角,而陳默則握緊了拳頭,指節因為激動而發白。

視頻結尾,來自不同國家的面孔在同一畫面中浮現:東京的上班族在通勤電車上默讀詩句,里約熱內盧的舞者以《蜀道難》為靈感編排現代舞,南極科考站的科學家在極光下朗誦“欲渡黃河冰塞川”。當所有聲音匯聚成“直掛云帆濟滄海”的合誦,大屏幕突然炸裂成萬千金色光點,如同李白詩中的星河傾瀉在會場。李教授聽見身后傳來此起彼伏的掌聲,夾雜著不同語言的贊嘆,而他自己的手掌早已拍得通紅,心中翻涌的熱浪幾乎要沖破胸腔——原來千年前的詩句,真的能在時空的盡頭,與人類的靈魂產生如此強烈的共鳴。

當紅綢緩緩落下,“青蓮詩魂基金會”七個鎏金大字展露在眾人眼前時,掌聲如潮水般響起。李教授接過話筒,聲音微微顫抖:“李白的詩歌,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最璀璨的明珠。今天,我們成立這個基金會,就是希望能讓這顆明珠永遠閃耀,讓詩歌的精神滋養更多人的心靈。”他的話擲地有聲,飽含著對詩歌傳承的堅定信念。

基金會成立后的第一筆資助款,撥給了偏遠山區的“詩意課堂”項目。在貴州山區的一所小學里,破舊的教室里擺放著嶄新的平板電腦和 VR設備。當孩子們戴上 VR眼鏡,“走進”李白筆下的廬山瀑布時,整個教室沸騰了。“哇!瀑布好大!”“水濺到我臉上了!”孩子們興奮的驚呼聲此起彼伏。阿朵,那個苗族少女,眼睛瞪得大大的,看著眼前“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壯觀景象,臉上滿是震撼與驚喜。

課后,阿朵迫不及待地拿起筆,寫下了自己的第一首詩:“苗寨的山,是綠色的船,載著我的夢,飄向云間。”當這首詩被志愿者展示在屏幕上時,李教授看著詩句中充滿童真與想象力的表達,眼眶不禁濕潤了。他知道,詩歌的種子已經在這些孩子心中生根發芽。

隨著時間的推移,基金會設立的“太白詩歌獎”逐漸成為華語文學界最受矚目的獎項之一。首屆“太白詩歌獎”的頒獎典禮在一個星光璀璨的夜晚舉行。舞臺上,燈光柔和地灑在獲獎作品的展示墻上,每一首詩都像一顆獨特的星星,散發著迷人的光芒。

當宣布首屆得主是一位患有漸凍癥的詩人時,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這位詩人坐著輪椅,在家人的攙扶下緩緩走上舞臺。他的雙手微微顫抖,卻緊緊握著獎杯:“李白教會我,即使身體被困住,靈魂也要像風一樣自由。他的詩歌,是我在黑暗中前行的燈塔。”他的聲音雖然微弱,卻充滿力量,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為之動容。

李教授的書房里,新增了一面“詩歌傳承墻”。墻上貼滿了世界各地孩子們的詩稿,這些詩稿有的用彩色蠟筆書寫,有的工整地打印在信紙上,還有的用不同國家的文字寫成。阿拉伯文寫的《月下的沙漠》充滿異域風情,日文俳句《李白與櫻花》意境優美,盲童用盲文創作的詩歌雖然看不見字跡,卻飽含真摯的情感。每當有訪客,李教授總會自豪地帶著他們來到這面墻前,一一介紹這些充滿希望的作品。

“您看,這是非洲孩子寫的,他們把李白的‘黃河之水’想象成尼羅河的波濤。”李教授指著一張畫滿彩色線條的紙,眼中滿是欣慰,“詩歌的力量,就在于它能跨越一切界限,讓不同膚色、不同語言的人,在情感的世界里相遇。”

在基金會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詩歌創作與研究的行列。線上詩歌論壇里,每天都有大量的詩歌作品發布和討論;線下的詩歌朗誦會、創作分享會也在各地如火如荼地開展。李白的詩歌精神,正以各種形式在當代社會中延續、傳承。

某個深夜,李教授獨自坐在詩廬的庭院里。月光如水,灑在滿院的櫻花樹上,花瓣在微風中輕輕飄落。他翻開基金會的年度報告,看著上面一個個充滿希望的數據和故事,嘴角不自覺地揚起微笑。遠處,城市的燈火與天上的繁星交相輝映,他知道,在這片土地上,還有無數熱愛詩歌的人,正在為傳承李白的精神而努力。而“青蓮詩魂基金會”,就像一艘永不沉沒的船,載著詩歌的夢想,在歲月的長河中,向著永恒的詩魂,堅定地航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黎川县| 若羌县| 鄱阳县| 天柱县| 巨鹿县| 石首市| 德化县| 定南县| 灌南县| 西乡县| 康乐县| 镇康县| 黔西县| 含山县| 谢通门县| 繁昌县| 太仓市| 南华县| 安阳县| 满洲里市| 师宗县| 综艺| 郓城县| 清镇市| 全椒县| 凭祥市| 广河县| 高清| 明星| 历史| 河曲县| 海林市| 余江县| 桦甸市| 偏关县| 景东| 滦平县| 两当县| 东安县| 深圳市| 华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