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夢澤的霧氣帶著腥甜的草木氣息。我們的青銅馬車碾過蘆葦蕩時,驚起的水鳥羽翼上閃爍著《楚辭》的殘句。蕭明月掀開車簾,她的白發在潮濕的空氣中泛著珍珠般的光澤。
“孫武子的記憶里有這片水域。“她指尖劃過霧氣,那些水珠凝結成微型戰場圖,“吳師入郢時,楚人在這里用《九歌》召喚過雨師。“
馬車突然陷入泥沼。水面下伸出無數蒼白手臂,每只手腕上都刻著“楚雖三戶“的古老咒文。它們抓住車輪的瞬間,屈原雕像突然活過來,吟唱著《招魂》的篇章。
“魂兮歸來!去君之恒干...“
歌聲中,泥沼化作沸騰的血池。我的玉蟬心臟突然劇烈收縮,裂紋中涌出的不再是湛藍民燄,而是帶著楚地特有的青金色火焰。那些火焰掠過水面,映照出池底堆積如山的骸骨——每具頭骨的天靈蓋都被鉆孔,里面塞著寫有《天問》的竹簡。
“是楚巫的占星井!“我認出水底那些排列成星圖的骸骨,“他們在用頭顱觀測天機...“
血池突然分開,露出通往湖心的青石路。路面每塊石板都刻著楚國歷法,而兩側的水墻里封印著《離騷》的篇章。當我們踏上第三步時,水面映出的倒影突然扭曲——我的倒影頭戴九旒冕,而蕭明月身后盤踞著青龍虛影。
“小心幻境。“蕭明月咬破舌尖,血珠在承影劍上畫出破妄符。劍光所過之處,水面倒影恢復正常,但石板上的歷法文字開始逆流,仿佛時間在倒轉。
湖心島上的祠堂已經坍塌,唯有一尊缺頭的屈原雕像屹立在廢墟中。雕像手中的玉笏板正在滲血,那些血珠落地后形成小篆的“懷王“二字。更詭異的是,雕像胸腔是空的,里面懸浮著半卷燃燒的《楚辭》。
“不對...“我按住狂跳的玉蟬,“這不是祠堂,是觀星臺!“
地面突然傾斜,露出隱藏在島下的青銅結構。七層環形臺階上擺著二十八具棺槨,每具都對應著星宿方位。中央的巨型渾天儀由《天問》竹簡拼接而成,而操縱它的竟是十二個戴山鬼面具的巫者。
“來者可是李公子?“為首的巫者揭開面具,露出的竟是云中君的面容——用《九歌》文字拼湊成的虛幻五官,“三閭大夫等您多時了。“
渾天儀突然加速旋轉,竹簡縫隙中滲出青金色的光。那些光芒在穹頂拼出南斗六星的圖案,其中天機星的位置射下一道光柱,正好照在屈原雕像的殘頸上。
雕像的斷面開始生長,不是血肉而是《離騷》的文字。當頭顱完全成型時,那張臉竟然是我的容貌!更駭人的是,新生的嘴唇正在誦讀《哀郢》的篇章,而每個字音都引發湖水沸騰。
“李代桃僵...“蕭明月的承影劍指向巫者,“你們把屈原的魂魄封在了李慕白的前世身里?“
云中君突然大笑,虛幻的面容崩散成《湘君》篇章:“非也非也,是三閭大夫自己選擇了這位小友。“文字重新組合成楚國星圖,“當年他投江前,就把《天問》刻在了傳國玉璽的陰面上...“
我的玉蟬心臟突然刺痛,前世記憶如決堤洪水涌來:公元前278年,白起攻破郢都那夜,作為楚國巫童的我被屈原帶到宗廟。他將蘸著丹砂的玉筆點在我眉心,把畢生學識封入尚未成型的玉蟬中。而那支筆,正是用傳國玉璽缺角雕成的!
“原來如此...“我觸碰雕像新生頭顱的眉心,那里的皮膚突然透明,露出里面跳動的青金色火苗,“你們在等玉蟬歸位。“
十二巫者同時割腕,血線在空中交織成網。當血網籠罩渾天儀時,二十八具棺槨齊齊開啟,里面飛出各色星圖。這些星圖與血網融合,在穹頂形成完整的楚國天象——南斗六星正在吞噬北斗九星的光芒!
雕像突然抓住我的手腕。它的掌心浮現出郢都地圖,而宮殿位置標著滴血的“玉蟬“二字:“秦火燒不盡的是...楚人的...“
話未說完,湖面突然結冰。冰層下浮現出咸陽宮的倒影,李斯站在觀星臺上,手中捧著的正是另外半塊玉蟬。當他將玉蟬按進渾天儀時,我們腳下的青銅結構開始崩塌。
“來不及了!“蕭明月斬斷雕像抓著我的手,“李斯在咸陽啟動了反制!“
巫者們驚慌地操縱星圖,但南斗六星正在被黑霧侵蝕。我咬牙將玉蟬心臟貼近雕像眉心,在兩者相觸的剎那,整座云夢澤突然靜止。
青金色的火焰從我和雕像的連接處爆發,順著血網燒向二十八宿棺槨。每燒毀一具棺槨,就有《楚辭》的篇章解封。當最后一具棺槨化為灰燼時,火焰中飛出鳳凰虛影,它銜著的不是梧桐枝,而是半卷《天問》竹簡。
“接住!“蕭明月躍起抓住竹簡。承影劍突然融化,與竹簡重組為古怪的兵器——劍身上刻著星圖,而鋒刃處流動著《國殤》的文字。
靜止被打破的瞬間,冰層下的咸陽宮倒影突然炸裂。李斯的虛影在潰散前發出怒吼:“楚蠻!“他手中的半塊玉蟬出現了裂痕。
我們腳下的島嶼開始下沉。十二巫者手挽手吟唱《禮魂》,他們的身軀化作青煙補全了屈原雕像缺失的部分。當湖水徹底淹沒觀星臺時,雕像最后看了我一眼,那目光穿透兩千年的時光:
“路漫漫其修遠兮...“
冰冷的水中,我握緊融合后的玉蟬。它現在完整了,表面浮現出楚國山川的紋路。蕭明月拽著我游向水面,她的白發在水中如同某種古老的水草。
破水而出的剎那,天空正在發生駭人巨變。南斗六星與北斗九星之間形成了血色星橋,而天機星的位置上,郢都遺址方向升起通天火柱。
“看那里!“蕭明月指向西方。咸陽上空的黑霧長城正在崩塌,那些墜落的磚石在空中化作焚毀的典籍。更遠處,驪山方向傳來九鼎共鳴的聲響。
我的玉蟬突然劇烈震動,心臟位置浮現出完整的傳國玉璽虛影。那些青金色的火焰與民燄融合,在皮膚表面形成《楚辭》與《論語》交織的紋路。
“去郢都...“我望向那道火柱,“屈原在那里留了東西...“
湖畔的蘆葦叢中,不知何時泊著艘柏木舟。船頭的青銅燈盞里跳動著青金色火焰,而船槳上刻滿了《漁父》的對話。當我們登船時,舟身自動駛向火柱方向,在水面留下《哀郢》的字句。
蕭明月撫摸著新生的星圖劍,劍身映出她逐漸龍化的面容:“孫武子說...這是'兵陰陽家'的圣器...“她的瞳孔變成豎線,“當年吳起在楚國...“
話音戛然而止。船底突然傳來撞擊聲,水面浮起大片的血花。那些血液凝成“秦“字,每個筆畫都化作刀劍刺向船身。星圖劍自動飛起,在船周布下星宿屏障。
“是李斯的血咒!“我喚出青金火焰加固屏障,“他在玉蟬里下了禁制...“
舟行至云夢澤中央時,天象驟變。血色星橋突然崩塌,碎成火雨墜向大地。每一簇火焰中都包裹著《楚辭》的殘句,它們落入水中的瞬間,整個湖面燃燒起來。
在這青金色的火海中,柏木舟非但沒有焚毀,反而如離弦之箭射向南方。船頭的燈盞越來越亮,最終化作鳳凰形狀的火炬。當火光達到頂峰時,遠方的火柱突然分裂成十二道,在天空拼出楚國文字:
“皇天之不純命兮...“
蕭明月突然口吐鮮血,她的白發開始大片脫落:“是《哀郢》...孫武子在抵抗...“星圖劍上的星象混亂起來,“快到了...郢都...“
火焰突然散去,岸邊出現座被藤蔓吞噬的古城。殘破的城樓上,“郢“字匾額斜掛著,匾后藏著具戴山鬼面具的干尸。當我們靠近時,干尸突然墜落,面具后露出的竟是屈原本人的面容!
“魂兮歸來...“干尸的喉嚨里發出沙啞的吟誦,“秦火燒了典籍...燒不了天問...“
它的手指向城內。順著指引看去,郢都廢墟中央有棵參天古樹,樹干上刻著《天問》全篇。而樹冠頂端結著的不是果實,是無數顆用玉蟬雕成的星辰!
“傳國玉璽...“我捂住劇痛的胸口,“是用這些星辰煉成的?“
干尸突然暴起,枯爪抓向我的玉蟬。蕭明月的星圖劍及時斬落它的手臂,斷肢中流出的不是腐液,而是《九章》的篇章。那些文字落地后化作小蛇,迅速游向古樹。
古樹的枝條突然擺動,樹皮裂開露出里面的青銅結構。這根本不是樹,而是偽裝成植物的觀星儀器!每顆玉蟬星辰都對應著天象,而樹頂那顆最大的,正是被天機星照耀的“皇極星“。
“楚人的渾天儀...“蕭明月擦去嘴角的血,“他們把星辰運行刻在了玉蟬上...“
干尸突然撲向古樹,殘軀掛在樹枝上。它的骨頭開始生長,很快與樹干融為一體。當最后一塊皮肉消失時,整棵“樹“活了過來,枝條如手臂般向我們伸來。
星圖劍突然脫手,自動斬向那些枝條。每斬斷一根,就有玉蟬星辰墜落。我接住最近的一顆,發現蟬翼上刻著的不是星圖,而是《天問》中的句子:“陰陽三合,何本何化?“
當第七顆星辰落入掌心時,古樹發出震耳欲聾的咆哮。樹皮完全剝落,露出里面由《楚辭》文字構成的青銅巨人。它胸口的位置空著,正是為傳國玉璽準備的嵌槽!
“原來楚王要的不是玉璽...“我恍然大悟,“是要用玉蟬重構天道!“
青銅巨人突然單膝跪地,雙手捧到我們面前。掌心的紋路組成選擇:左邊是“受命于天“,右邊是“革故鼎新“。蕭明月的星圖劍突然變得滾燙,劍尖自動指向右側。
我深吸一口氣,將七顆玉蟬星辰按進“革故鼎新“的紋路。巨人突然靜止,然后胸口裂開,露出里面的控制核心——那竟是用《天問》竹簡拼成的算籌!
“這是...“蕭明月瞪大眼睛,“楚國的'天道機關'?“
算籌突然重組,形成新的星圖。這次不是南斗也不是北斗,而是從未記載的“革鼎星宮“。當最后一塊竹簡歸位時,郢都上空浮現出巨大的漩渦,漩渦中心降下光柱,正好籠罩青銅巨人。
光柱中走出個戴高冠的虛影,他手中的玉笏正是完整的傳國玉璽:“李公子,可愿隨老夫問天?“
我認出這是屈原真正的魂魄。他的衣袂飄動間露出下面的傷痕——那些不是鞭痕,而是被挖去的《楚辭》篇章。最駭人的是,他的胸口也有個貫穿傷,形狀與荀子的一模一樣!
“三閭大夫...“我正要上前,咸陽方向突然射來黑箭。箭身由焚書令卷成,箭頭上淬著“書同文“的毒咒。
屈原的虛影輕輕揮手,光柱中的竹簡自動組成盾牌。黑箭在盾前炸開,形成的煙霧里浮現李斯猙獰的面容:“楚蠻!你們以為...“
星圖劍突然飛入光柱,與玉笏合二為一。新生的兵器既像劍又像筆,鋒刃處流轉著《天問》與《孫子兵法》的文字。蕭明月不受控制地騰空而起,她的龍化特征完全顯現,白發化作龍須,接過了那柄“天問劍“。
“開始了...“屈原的虛影開始消散,“楚雖三戶...“
郢都廢墟突然升起無數光點,每個都是楚文字凝成的魂魄。它們飛向漩渦,在蒼穹上拼出完整的《天問》。當最后一個“兮“字成型時,整個中原大地都看到了這曠世奇觀。
我的玉蟬心臟突然飛出胸膛,與天問劍產生共鳴。在兩者之間,浮現出傳國玉璽真正的模樣——它缺的那角根本不是遺失,而是被故意拆下的“革鼎之芯“!
“李公子。“屈原完全消散前留下最后一句話,“去驪山...找徐福...“
光柱突然收縮,將《天問》星圖壓縮成巴掌大的光球。這光球自動落入我的玉蟬,在其表面形成新的紋路:左側北斗,右側南斗,而中央是剛剛誕生的革鼎星宮。
蕭明月從空中墜落,天問劍恢復成星圖劍。她的龍化特征正在消退,但瞳孔徹底變成了龍類的豎瞳:“孫武子說...徐福不是方士...“
“是什么?“
“是墨家最后一任矩子!“
郢都廢墟突然開始下沉,地面裂開無數縫隙。從裂縫中升起的不是巖漿,而是被封印的《楚辭》真本。這些竹簡自動飛向四面八方,像一場綠色的雪覆蓋荊楚大地。
我們腳下的土地突然變成柏木舟,載著自動駛向北方。船頭的青銅燈盞里,青金色火焰凝成屈原的側臉,他正望著驪山方向,吟唱著《招魂》的尾聲:
“魂兮歸來!反故居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