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梁祝》發(fā)售
- 開局相親,被偶像歌手套牢了
- 醉把青衣獨看
- 2012字
- 2025-05-08 08:00:00
晨曦微露,街道寂靜,晨光初染,靜思書店迎來第一縷陽光。
老王是靜思書店的店主。
靜思書店已經開了四十年了,他也從當初意氣風發(fā)的少年變成了如今老態(tài)龍鐘的老人。
他見證了太多文豪的出現,也見過許多新星的沒落。
今天他照常例將京都文藝發(fā)來的最新一期刊物卸貨。
這一期的刊物數量尤其的多,據其它的店主說他們本次的進貨也要比往常多得多。
老王淺淺看了一眼封面。
《梁祝》。
兩只水墨風格的彩蝶,破墳而出,于空中蹁躚,其身后則是一個書生和一個假扮書生的女子。
因為貨物很多,所以老王這個文藝愛好者也來不及細細閱讀,而是緊忙將這些《梁祝》一一放到書架上。
將所有的刊物都擺放到書架上之后,老王終于長吁一口氣,坐到書店門口歇息起來。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人流攢動,不知不覺中便來到靜思書店門口。
“老王,京都文藝的新貨你進了嗎?”
一位經常來書店買書的老顧客揮了揮手,遠遠問道。
“到了到了。”
“那先給我訂一本《梁祝》。”
“老板,給我也訂一本。”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們來到書店門口,好似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
那就是京都文藝最新出版的《梁祝》。
老王有些好奇,距離上次眾多顧客都指名道姓要買的新書好像已經好幾年沒出現過了。
“這《梁祝》是誰寫的啊?”
老王瞇著眼,戴上老花鏡,從書架上拿下一本又一本《梁祝》,將其交給顧客。
“新晉作家余笙啊,最近兩天經常在熱搜榜上掛著的那個年輕人。”
“之前還寫過一篇《棋王》。”
聽著顧客們的回答,老王才懵懵懂懂的點了點頭。
年紀老了,老王的手機基本上就是用來接打電話,連微訊的一些操作都是兒孫教了幾遍才教會的。
所以對于這種熱搜熱榜什么的都不知道。
“你好,幫我拿一本《梁祝》。”
一個身穿校服的小女孩飛奔到收銀臺前,撐著膝蓋大口喘氣。
老王都已經習慣了。
今天基本上每個來書店買書的都是沖著《梁祝》來的。
老王頭都沒扭,想要伸手從身后拿出一本《梁祝》,卻摸了個空。
“哎,難道沒了?”
老宋扭過頭來,才發(fā)現書架上早已空空如也。
旋即便一臉歉意的看向那位小女孩。
“不好意思啊,《梁祝》沒貨了。”
“那余笙的作品集還有嗎?”
小女孩好像還抱有一絲僥幸。
老王找了一圈,也沒了。
“小姑娘抱歉了啊,都賣光了。”
“那能加個微訊嗎,到時候有貨了請務必第一時間告訴我。”
老王笨拙的打開微訊,讓小女孩加上自己的好友。
小女孩又看了看手機,可能是快要上課了,便又急忙跑走了。
之后又是一批又一批的客戶想要購買《梁祝》,但可惜都是鎩羽而歸。
時值中午,老王突然想起,倉庫里可能還有存貨,于是扶著腰,緩緩走向堆滿雜物的倉庫。
倉庫里彌漫著陳舊紙張與樟腦丸混合的氣味,老王打開燈,昏黃的燈光下,紙箱雜亂地堆在一起。
他戴著老花鏡,開始翻找。
最終在角落里發(fā)現了僅存的一本《梁祝》。
老王如獲至寶,小心翼翼地捧著書回到書店,將它放在收銀臺上。
他是越來越好奇到底是怎樣的一本書才能讓今天這么多的顧客全都搶著要買它。
老王翻開第一頁,隨后輕輕讀著,思緒隨著文字飄遠。
細膩的筆觸將愛情的凄美與無奈展現得淋漓盡致。讀到精彩處,老王不禁沉浸其中。
恍惚間,他仿佛看到梁祝化作的彩蝶從書中飛出,在書店里翩翩起舞。
不知過了多久,老王放下書,望著窗外的太陽,心中感慨萬千。
“寫的好啊,這本《梁祝》,我可算知道原因了。”
拿出電話,熟練的打給京都文藝。
“嘟嘟——”
電話終于接通,老王清了清嗓子。
“小李啊,我是靜思書店老王。今天這《梁祝》可太搶手了,一上午就全賣空了!你看能不能加急給我再發(fā)一批貨?數量嘛……”
“先來一千本!現在這書熱度高,讀者都等著呢。我這邊老顧客都催著補貨,您看出版社能不能協調下,盡快安排?”
聽筒里傳來沙沙的翻閱聲,對方似乎在查庫存。
“王老板,您也知道這書火得離譜,其他書店也都在催。不過您是咱們的老客戶了,我先登記上,爭取到時候有貨了就給您發(fā)一批。
但您也知道,印刷還得時間,后續(xù)要是還缺貨,可能得等重印了。”
“行!那就拜托小李了!”
老王掛斷電話,又開始仔細端詳起手中的《梁祝》,愛不釋手。
斷貨的類似情況基本上在全國各地相同上演,盡管京都文藝早早的就預料到《梁祝》會大賣,但是他們還是低估了讀者的瘋狂。
京都文藝,小李推開主編安欣辦公室的大門。
“主編,余笙的《梁祝》在各大書店已經售罄了,他們都打來電話催貨了。”
“三天,告訴他們最多三天就有貨,然后通知印刷廠,加印三十萬冊。”
安欣游刃有余的吩咐道。
其實在《梁祝》出版之前小李是反對一上來就印那么多冊的,但安欣力排眾議,選擇大量印刷。
當時她還不明白,可是到了現在她才懂了主編的慧眼識珠。
“沒想到我還是小覷《梁祝》了,當初就該再大膽一點一點。”
小李收到指示,便轉頭離開。
辦公室里,只剩安欣一人,想了半天,安欣還是決定給余笙打個電話好好祝賀祝賀他。
“余笙,我恭喜你啊,《梁祝》大賣了。”
“截至目前,《梁祝》發(fā)售還不足十二小時,就已經發(fā)售出了三萬多冊,現在各個書店庫存都告急了,我已經緊急聯系印刷廠了,讓他們先停下手中的工作,抓點緊,全力去印刷那加印的三十萬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