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星夜歸程
- 水滸之我乃人間太歲神
- 半囚居主人
- 2185字
- 2025-07-12 23:24:50
當時李彌遜有一首詩單道二人絕交:
暮上寧容燕作巢,
土階竹屋近誅茅。
深行樂地思招隊,
早悟危機欲絕交,
溪響隔溪來枕面,
月光先月到林梢。
為官拓落真吾事,
何用紛紛更解嘲。
夜闌更深,許貫忠負手出帳,在軍營中漫步。連日奔波,身體早已疲憊不堪。思及與燕青絕交,又無法與外界溝通消息等事,當真是身心俱疲。
“如何使大王知曉我是詐降呢?”
遙望耿耿霄漢,許貫忠一籌莫展,一晚不得安歇。
是日拔營,許貫忠見盧俊義軍容整肅,號令嚴明,情知計謀不得一蹴而就,只得暗暗蟄伏,尋找時機。
卻說那一日武松驚聞陽谷失陷,百姓被屠,兄嫂被辱,生死不知,怒氣填胸,口吐一口鮮血,幾近暈厥。
石秀幾人慌做一團,急忙招隨行醫士救治。只忙活了半夜,武松方才醒轉。
又招探馬進帳問及詳情,待聽完來龍去脈,武松幾乎把鋼牙咬碎,“嘭”的一聲響,抬腳將身前桌案踢做粉碎,恨聲道:“兩軍相斗,百姓何辜?宋黑三屠我子民,我與其勢不兩立!”
“探馬營傳我將令:令朱雀、玄武、青龍、白虎、麒麟五軍,整肅兵馬,盡起可用之兵,火速往陽谷進發,聚殲梁山兵馬于陽谷城下?!?
待武松稍微冷靜,方臘謹慎措辭勸道:“大將不可怒而興兵,賢弟千萬小心,莫要中了梁山的詭計。”
武松道:“只有千日殺賊,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就算沒有今日這一遭,我與梁山遲早也會生死相向。我之所以忍耐到現在,不過是水軍未成而已。如今梁山傾巢而出,正是一舉聚殲的好時機。錯過這一回,又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了。”
方臘點頭,“既然賢弟心中已經有了成算,愚兄也就不勸你了。只是賢弟大軍出城,防守必然薄弱,若是梁山避而不戰,趁機奪城,如之奈何?”
“城池失了可以再奪,可若任由梁山屠戮百姓,我心何安?”
頓了頓,武松語氣和緩了些,繼續說道:“我知道大哥是一片好心,所說也是老成持重之言,小弟銘記在心。”
“傳令下去,五更造飯,辰時拔營,梯次交換前進,直驅陽谷縣?!?
“喏!”
武松心里想得明白,會盟被十萬大軍圍困,梁山與朝廷合力來攻打齊國,那方臘、王慶那邊朝廷不可能沒有動作。
如此一來,朝廷短時間內調動的兵馬便有二三十萬眾,再想增兵,只怕困難得很。
只要自己啃下這塊硬骨頭,就能贏得喘息之機。這是齊國的立國之戰,也是生死之戰。
輸了萬事皆消,贏了才能坐觀成敗,甚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大哥盡快歸國方好,我怕童貫會有大動作?!?
方臘頷首,“賢弟說得沒錯,雖則做了萬全部署,不怕他強攻,可也不得不防他耍弄陰謀詭計。水路緩慢,我欲借道齊國南下,正好看賢弟破敵?!?
“固所愿也,不敢請耳。”
晨霧漫過田埂,草葉掛著露水珠兒。老樹枝椏間雀兒聒噪,遠處茅舍煙筒斜出一縷青灰,混著新翻泥土腥氣,直嗆人鼻子。
一陣鑾鈴響動,鐵騎如云而至,驚得林間雀鳥亂飛,走獸四散。
武松與林沖各領五百余騎,交替前行,一日行二百余里,不過三四日功夫就到了齊國境內。
花榮接著武松迎入大寨,見得武松風塵仆仆模樣,忍不住勸誡道:“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大王一日夜行二百余里,兵不解甲,枕戈待旦,如此安能破敵?”
武松嘆道:“這個道理我如何不懂?只是時不我待,由不得我不急啊。”
花榮還要再說,武松擺手道:“花將軍不必再勸,這次回去是與梁山決一死戰,你可要做好準備才是?!?
花榮道:“自他行屠村之舉,我便當他已經死了。大王放心,花榮絕不會因私誼而忘大義。”
武松拍了拍他的肩膀,沒有多說什么。
當即為其介紹方臘等一行人。
眾人見禮畢,武松升帳開宴,大饗士卒。
到得晚間,林沖領軍也到,三軍合至一處,共議軍略。
一時間營帳內斥候穿梭,不停匯報各處軍情。
“后將軍楊志陽谷一戰折損四千余人,統領楊春被俘,如今在金山村重整人馬,約五千眾,留五百守村坊,可戰之兵約四千五百人,只等大王軍令。”
“中將軍魯智深青龍軍折損三千人,留一千人守城,可戰之兵約五千人,現已整肅完畢,即日發兵陽谷縣。”
“右將軍欒廷玉玄武軍九千人馬俱在,留千人守城,可戰之兵有八千之眾,今早已經向陽谷縣進軍。”
“左將軍花榮朱雀軍九千三百人,隨時聽候大王差遣?!?
“凌州、兗州、登州,三處尚未有消息回報。”
“前將軍林沖,有兩營騎兵馳援曾頭市,還未有消息回報?!?
武松默默盤算了一番,就算等白虎軍,和各州守軍到齊,最多集合四萬余眾。
要擊潰梁山與朝廷的兵馬,倒是容易,想要將其一網打盡可就難于登天了。
正所謂打蛇不死,反受其害。這場仗到底怎么打,還得和幾位軍師仔細參詳參詳才好。
武松商議軍略,沒有背著方臘。方臘聽完,心中暗自驚訝:“賢弟曾說過,數月之前,他將不足百,兵不足三萬,我當時還以為是他韜晦之言,如今看來所言非虛。
他僅憑兩三萬人馬,就打下許多州府,也足見他的能為了?!?
數日相處下來,方臘當真是越來越欣賞武松,只恨不曾早些與其結識,共謀大業。
“賢弟啊賢弟,他日朕打下東京,身登至尊之位時,定要許你一個王侯之位,讓你替朕開疆拓土?!?
自從見識過武松鐵騎的威風,方臘就沒認為梁山是武松的敵手。
“區區草寇!何足道哉?”
營帳內諸將各抒己見,討論得熱火朝天。忽聽得小校來報,“梁山副先鋒盧俊義離此二十里下寨,派人送來戰書?!?
親衛從使者手里接過戰書遞交武松,武松展開戰書來看,上寫道:
武二知悉:
昔日同袍,今為仇寇,全因你為一己之私,背反朝廷,陷眾生于水火。
今日盧某前來專為取你性命,使生民免受戰禍之苦。
若有膽魄,明日陣前決一死戰!
盧俊義具
武松看罷,將戰書隨手一丟,嗤笑一聲,對那使者說道:“你回去與盧俊義說,明日陣前相見,叫他洗頸待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