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日月所至,皆為唐土!
- 大唐:從太子李承乾到諸天圣皇!
- 江東一枝花
- 2006字
- 2025-04-10 11:00:00
“胡、漢之分自古有之。”
行至一處山澗前,李承乾止步,繼續道:“《論語·八佾》有云: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陛下同樣認為,夷狄,禽獸也,畏威而不懷德。”
“孤更喜孔圣人所做春秋之言,夷狄入華夏,則華夏之,華夏入夷狄,則夷狄之。”
“《史記.匈奴列傳》: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
“《魏書》:昔黃帝有子二十五,或內列諸華,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國有大鮮卑山,因以為號。”
“突厥是匈奴的后裔,鮮卑為東胡后裔,說到底與漢人同為炎黃子孫。”
“正如鮮卑入中原漢化一樣,孤認為只要是愿意承認漢家文化、傳統,尊奉大唐正統,那便是唐人。”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不外如是。”
“殿下。”
聞言,賀蘭楚石、秦懷玉都有些呆呆地看著眼前這個挺拔如青松般的身影。
自古以來,胡、漢之爭如烈火烹油般激烈,遂古先賢、帝王將相、諸侯世家無一不是如此。
可他們還是第一次聽見這樣的言論,唐人,而非漢人,這未免太讓人不敢相信了!
“孤不是他,孤的眼中非黑即白。”
“東突厥、西突厥、薛延陀、吐谷渾、吐蕃、高句麗等等。”
“這些都是大唐的敵人,大唐不需要所謂的仆從,孤更不喜四夷賓服這種鬼話。”
“孤要的是天下大同,無論陸地,還是海洋,只要唐人途徑之地便是大唐的領土。”
“賀蘭氏是一面旗幟,一面讓鮮卑徹底融入大唐的旗幟。”
“孤希望有朝一日,你能夠為大唐開疆拓土,得以封侯拜將,為鮮卑人樹立一個榜樣。”
“吐谷渾、奚族、契丹都是鮮卑后裔,未嘗不能臣服大唐,不分彼此。”
眺望天際,李承乾給予了賀蘭楚石從未有過的沉重使命和責任。
“末將必不負所托。”
賀蘭楚石這個從小就被差異化對待的鮮卑貴族后裔第一次感受到來自上位者的青睞。
他從李承乾身上看見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而這一點,他并未從太極宮那位高高在上的天可汗身上看見,這個時代的任何一個人都不曾像李承乾一樣給予他信念。
此時此刻,親耳聽見這番對話的秦懷玉只覺胸腔中的心臟在不斷跳動,沉悶而有力,‘咚!咚!咚!’
就連賀蘭楚石這樣的鮮卑人在李承乾的眼中都能夠肩負這樣的重任,那么他呢?秦瓊秦叔寶的嫡長子,大唐胡國公府的第一順位繼承人又該承擔怎樣的期冀。
“汝父曾為張須陀麾下驍將,又為李密帳下驃騎,李密敗后,為王世充所得,署為龍驤大將軍。”
“武德二年,加入大唐,隨同當今陛下南征北戰,拜上柱國、大將軍、翼國公。”
“從領兵打仗的角度來看,孤認為胡國公是大唐第一驍將,卻并非是一名帥才。”
“大唐軍帥以代國公李靖為首,其次為英國公徐世勣,名將多如流星,然一帥難得。”
“唐制,設太子賓客四人,為正三品,侍從規諫,贊相禮儀,須知太子詹事也只是正三品。”
“以品階而論,朝中有中書令、侍中、六部尚書、十六衛大將軍、太常卿、太子詹事同為正三品。”
“邊疆中,掌總一方諸州軍民政令的中都督及掌撫慰周邊,輯寧外寇的上都護為正三品。”
“大唐滅高昌,復漢時西域都護府,第一任都護喬師望乃是廬陵姑母的夫婿,皇親國戚。”
“貞觀二年,時任游擊將軍喬師望奉命前往草原,冊封薛延陀部夷男為真珠毗伽可汗,并賜給鼓纛。”
“你想要出鎮一方,必須要有與之媲美的功勛。”
李承乾不單單拿西域都護舉例子,更是在指點秦懷玉未來該何去何從。
“多謝殿下。”
眼前一亮,秦懷玉不假思索的躬身行禮。
做為秦瓊的兒子,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是他一直以來想做到的,只是他始終尋不著方向。
直到這一刻,秦懷玉才明白他不能只做一個將領,而是要做一個統率,為大唐出鎮邊境,平定四夷,這樣才能真正的超過秦瓊,揚名天下。
“嗷!!!”
山林中猛地響起野獸的咆哮聲,震耳欲聾,打斷了三人的交談。
“殿下。”
秦懷玉、賀蘭楚石臉色大變,連忙拔出腰間橫刀,做出防御姿勢。
“咚!咚!咚!”
沉悶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其中還摻雜著灌木叢被踐踏的雜音,微弱的陽光中呈現出了一道龐大的黑影,越來越近,直到出現在二人面前,讓他們徹底露出了驚恐面容。
那是一頭通體覆著黑亮毛發的粗壯獸類,圓墩墩的腦袋上豎起一雙大耳,兩只眼睛顯得細小,吻短而尖,鼻端裸露,呈淡棕色,下頦白色。
只見野獸注視著近在咫尺的李承乾三人,后肢伏地,身形人立而起,足有丈五高,胸前有一塊V字形白斑,腳掌碩大,生有五個長著尖利爪鉤的腳趾,讓人望而生栗。
“熊羆!”
秦懷玉、賀蘭楚石一眼就認出了這頭兇惡獸類,手心不由自主的冒著冷汗。
龐大的身軀猶如一座小山峰,賦予了它們恐怖的力量,一雙前肢全力一擊,力道至少千斤,足以輕松擊碎野狼的腦袋,就連猛虎都不敢招惹這些家伙。
‘有點意思!’
李承乾直勾勾的盯著面前的這頭熊羆,從外貌特征來看,絕對是黑熊無疑。
或許是現在的環境、溫度各方面條件遠勝于后世,這家伙的體系竟然比棕熊還要大,不折不扣的兇獸。
“咻!”
賀蘭楚石取出了手弩,朝著天空方向射出了一支鳴鏑,尖銳的呼嘯聲一下子響徹終南山深處。
“殿下有危險?”
正在山中獵殺野獸的東宮衛士們聽見聲音的第一時間回過神來,一個個面色焦急的朝著聲源處趕去,生怕慢了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