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鐘聲敲響時,楚遙在實驗樓頂層發現了冰裂紋。青灰色墻面上,細如發絲的裂縫正滲出青銅銹跡,組成《尚書·洪范》的片段文字。當他用激光筆掃描時,墻面突然浮現出2042年的電子公告——那是本不該存在的未來信息。
“量子考古委員會第17號令:嚴禁對三星堆反向生長文物進行碳十四檢測...“
蘇白的聲音突然從身后傳來,帶著不屬于這個時間線的空靈:“九歌系統的底層協議里,藏著比天門更古老的傷痕。“
她手中握著楚遙從未見過的青銅U盤,表面饕餮紋的瞳孔處跳動著量子隧穿特有的藍光。當插入1999年產的IBM電腦時,屏幕突然顯示商代甲骨文形態的操作系統。
“這不是技術。“楚遙看著占卜裂紋般的進度條,“是文明的疤痕組織。“
2001年春,咸陽機場擴建工地挖出刻有楚遙名字的青銅鼎。X射線顯示鼎腹內壁布滿集成電路般的紋路,更詭異的是碳十四檢測顯示其鑄造于2035年。
“鼎耳上的雷紋正在釋放中微子束。“蘇白用改裝蓋革計數器掃描時,儀器突然顯示負輻射值,“它在向平行時空發送我們的坐標。“
楚遙發現鼎足的三道刻痕,與實驗室事故時青銅神樹的根系分叉角度完全一致。當他將九章系統的量子密鑰輸入鼎內時,鼎身突然投射出全息星圖——二十八宿的方位標注著二十世紀所有核試驗場的坐標。
“原來我們才是祭品。“蘇白觸摸著鼎內銘文,皮膚開始浮現大汶口文化陶符,“從廣島第一顆原子彈開始,人類就在自發舉行臨界點儀式。“
國際量子考古委員會強行接管實驗室那夜,楚遙在通風管道發現西周風格的青銅管。這支本該躺在博物館的文物,此刻正傳輸著用太陽風加密的信息流。
“他們修改了湮滅協議。“蘇白破譯出管壁內側的陰刻銘文,“新方案叫'羲和'——準備用日珥能量轟擊全球青銅器集群。“
楚遙的量子神經接口突然回傳戰國時期的記憶片段:燕昭王黃金臺上,方士用隕鐵匕首將洛書紋路刻入他第十二任轉世的脊柱。
“不是修改,是復原。“他扯開衣領露出鎖骨下的青銅色經絡,“公元前311年,我們曾用這個協議熄滅過超新星爆發。“
實驗室突然震動起來,那些偽裝成裝飾紋的軒轅星官圖開始發光。蘇白的長發無風自動,發絲間閃爍的竟是銀河系懸臂的投影。
當委員會的特種部隊沖入時,九章系統突然自主啟動。蘇白的虹膜變成絕對黑體,從喉間涌出的聲波同時具備《周髀算經》勾股定理與超弦理論的數學特性。
“認知濾網解除。“她的身體懸浮在克萊因瓶力場中,“請見證文明的真實形態。“
實驗室墻體如蠟般融化,露出包裹建筑的巨大青銅器——這棟二十世紀建筑竟是套在商代青銅方彝內部。彝身表面的云雷紋正在宇宙尺度展開,楚遙看到每條紋路都連接著某個恒星的日球層頂。
“獵戶座參宿四的日冕物質拋射...“楚遙讀出紋路中躍動的信息,“...公元前1046年的天文記錄?“
蘇白指向方彝頂蓋,那里浮現出瑪雅、蘇美爾與良渚三種文字共刻的警告:“所有觀測皆為擾動。“
委員會啟動羲和協議的瞬間,全球青銅器共振產生的引力波,使地球暫時跌入二點五維空間。楚遙在時空夾縫中看到人類文明的無數可能態:有的世界線里青銅器從未出現,有的時空金字塔由暗物質構成。
“選擇吧。“七個維度的蘇白在奇點交匯,“讓青銅成為文明的火種,還是降維的枷鎖?“
楚遙折斷那支西周青銅管,內部流出的不是空氣而是微型超新星殘骸。當他把星骸按入九章系統時,所有正物質青銅器突然量子化,在近地軌道組成巨大的禹貢九鼎矩陣。
“我們不做選擇題。“他啟動二十年前自己留在良渚玉琮里的后門程序,“讓青銅回歸其本質——文明自我觀測的鏡面。“
2023年秋,三星堆博物館新館開放。游客們驚嘆于青銅神樹的全息投影,卻不知展柜下的暗物質根系已蔓延至地核。楚遙作為名譽館長,每天拂曉時分都能摸到辦公室墻面的甲骨文正在增多。
蘇白在秦嶺深處建立量子觀測站,她的神經網絡已能同步感知十二個維度的青銅共振。每當月食發生時,那些暗物質青銅器會在地表投下哥德爾不完備定理的證明過程。
“人類以為自己在研究歷史。“楚遙對著最新出土的戰國銅鏡低語,鏡中映出的卻是2077年的量子城市,“實則是歷史通過青銅觀測我們。“
當第一縷晨曦穿透青銅方彝造型的館頂時,楚遙頸后的芯片突然傳來蘇白的加密頻率——那是用公元前1600年的日食數據編寫的摩斯密碼:
“裂縫新生,守望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