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聯盟成立一個月后,朱迪站在新建的高塔上,俯瞰著如今的“復興舫“。曾經的小漁村已經發展成為一座繁忙的港口城市,帆檣如林,商賈云集。各國商船停泊在碼頭,卸下絲綢、香料、金屬和武器,裝上本地的特產和手工藝品。岸邊的工坊日夜不停,打造著戰船和武器;訓練場上,來自不同國家的士兵正在接受嚴格的訓練。
“真讓人難以置信,短短幾個月,我們就有了這樣的規模。“王剛感嘆道。
朱迪微微一笑:“這只是開始。我們的目標是建立一個能與元朝抗衡的強大力量,現在還差得遠呢。“
“說起來,您召集我們來,是有什么新計劃嗎?“
朱迪轉向身后的幾位核心成員:王剛、繡鳳、金妍兒和幾位新加入的各國代表。
“是的。我們需要解決兩個迫切的問題:一是兵源不足,二是糧食供應。這兩項是我們長期發展的基礎。“
金妍兒開口道:“關于兵源,我有個建議。南中國海有個著名的海盜團伙——'赤鱗幫',擁有上千名水手和數十艘戰船。他們雖然兇殘,但對抗元朝的決心很強。若能將他們招降,我們的實力將大增。“
“海盜?“王剛皺眉,“他們不過是一群無法無天的匪徒,如何能納入我軍?“
朱迪思索片刻:“所謂'海盜',其實多是被元朝逼迫而流落海上的漁民和軍人。若能給他們一個正當的歸宿和光明的前途,或許能化敵為友。“
繡鳳補充道:“根據我的情報,赤鱗幫首領林嘯天原是安南水師將領,因反抗元朝而被迫為盜。他手下確實有不少精銳水手,若能招降,對我們大有裨益。“
朱迪點點頭:“好,那就派人聯絡林嘯天,邀請他來'復興舫'一敘。至于糧食問題,有何建議?“
一位來自蘇門答臘的代表說道:“我們那里盛產香料和熱帶水果,可以提供不少食物,但主糧還是短缺。“
“復興舫周圍的農田產量也有限,“王剛憂慮地說,“隨著人口增加,糧食短缺會越來越嚴重。“
朱迪若有所思:“我們需要開辟新的耕地,并引入高產的農作物。“
金妍兒眼前一亮:“說起這個,我帶來了高麗的一些珍貴種子,包括耐寒水稻和一種叫'玉米'的新作物,據說產量極高,適應性強。“
“玉米?“朱迪驚訝地看著金妍兒,“你從哪里得到的?“
金妍兒解釋道:“高麗與許多國家有貿易往來,這些種子是從東方海域的一些島國引進的。據說那里的人將它視為神賜食物,因為一株能結出很多粒。“
朱迪心中大喜。玉米原產于美洲,在這個時代的亞洲應該還沒有廣泛種植。如果能引入這種高產作物,將大大緩解糧食壓力。
“這太好了!我們立即開辟新的農田,試種這種玉米。同時,向周邊島嶼派人尋找更多可耕地,建立糧倉。“
會議結束后,朱迪獨自來到海邊的懸崖上,望著遠方的海平面,思考著未來的計劃。復興聯盟雖然已經起步,但要真正與元朝抗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就在這時,繡鳳悄然來到他身邊:“在想什么?“
“想我們的未來,“朱迪笑道,“每次取得一點進展,就會發現前面還有更多挑戰。“
繡鳳溫柔地說:“這很正常。偉大的事業從來不會一蹴而就。不過,你已經做得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好。“
朱迪看著繡鳳,心中涌起一陣感動。在這陌生的時代,有她在身邊,是他最大的安慰和力量。
“金妍兒帶來的玉米種子,若真能成功種植,將是個重大突破。“朱迪轉移話題道。
繡鳳點點頭:“我已經安排人開始試種了。不過,我對那個赤鱗幫有些擔憂。海盜終究是海盜,很難保證他們的忠誠。“
“這也是我考慮的問題。但正如你所說,林嘯天有真才實學,若能為我所用,將是一大助力。我會親自會見他,觀察他的為人。“
兩人又討論了一些具體事務,直到夜幕降臨。
三天后,赤鱗幫首領林嘯天在朱迪的使者陪同下,來到了“復興舫“。他是個四十多歲的壯漢,皮膚被海風吹得黝黑,一張國字臉上有道顯眼的刀疤,給人一種兇悍的印象。但他的眼神卻很清澈,談吐也不像一般海盜那樣粗俗。
朱迪親自在議事廳接見了他,沒有大張旗鼓,也沒擺出什么官架子,而是以平等的姿態與他交談。
“久聞陸丞相大名,“林嘯天行了一個不標準但誠懇的禮,“沒想到有朝一日能得到邀請,實在榮幸。“
朱迪微笑回禮:“林幫主客氣了。你的威名在南海也是人盡皆知。今日邀請你來,是想談一個互利共贏的合作。“
林嘯天直截了當地問:“什么合作?“
“我知道林幫主原是安南水師將領,因反抗元朝而流落海上。如今我們復興聯盟正在集結力量對抗元朝,希望林幫主能加入我們,共同抗敵。“
林嘯天眼中閃過一絲波動,但很快又恢復平靜:“陸丞相,我們赤鱗幫上千弟兄,雖然過著刀頭舔血的日子,但至少自由自在。若加入你們,又有什么好處?“
朱迪沒有立即回答,而是問道:“林幫主為何當初要反抗元朝?“
林嘯天沉默片刻,眼中浮現出痛苦的回憶:“元軍入侵安南時,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我家鄉被屠戮一空,妻子孩子都...我發誓要讓元朝付出代價,但孤身一人力量太小,只能率領殘余水師流落海上,成了所謂的'海盜'。“
朱迪點點頭:“那么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加入復興聯盟,你不但能繼續對抗元朝,還能為你的家鄉和親人報仇。更重要的是,你的弟兄們將不再是被通緝的海盜,而是正當的軍人,有尊嚴地生活。“
林嘯天若有所思:“這確實很誘人。不過,我還有一個擔憂:我的弟兄們已經習慣了海上生活的自由,若加入你們,他們能接受軍隊的嚴格紀律嗎?“
“這個簡單,“朱迪胸有成竹地說,“你仍是他們的首領,我們不會干涉你的內部管理。只要遵守聯盟的基本規則,不侵擾平民,其他方面可以保持你們原有的習慣。“
林嘯天繼續問道:“那么,具體職責和待遇呢?“
朱迪早有準備:“你將成為復興聯盟水師的一名副統領,負責海上巡邏和對抗元朝船隊。待遇包括固定軍餉、戰利品分成,以及在'復興舫'附近的一處海灣作為你們的專屬基地。當然,最重要的是,一旦我們成功推翻元朝,你將被封為安南水師的最高統帥,助力恢復安南的獨立。“
林嘯天聽到這里,眼中燃起了希望的火焰:“如此說來,我終有一日能重返家鄉,為死去的親人復仇?“
“不僅如此,你還將以英雄的身份回歸,受到人民的敬仰。“
林嘯天深吸一口氣,站起身來,鄭重地向朱迪行了一個軍禮:“陸丞相,我林嘯天愿率赤鱗幫全體弟兄加入復興聯盟,為抗擊元朝盡綿薄之力!“
朱迪起身回禮:“歡迎加入!我相信在你的帶領下,赤鱗幫將成為復興聯盟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就這樣,赤鱗幫正式并入復興聯盟,為聯盟增添了上千名經驗豐富的水手和數十艘戰船。這大大增強了聯盟的海上實力,也使得元朝船隊在南海的活動受到了嚴重限制。
與此同時,金妍兒帶來的玉米種子已經開始試種。朱迪親自監督了整個過程,運用自己對現代農業的基本了解,指導農民改良土壤、選擇適合的種植區域。雖然對玉米的種植技術知之甚少,但他知道這種作物適應性強,產量高,對緩解糧食危機將大有裨益。
“這種植物真奇特,“一位當地農民驚奇地看著新發芽的玉米苗,“從未見過這樣的作物。“
朱迪解釋道:“這是一種來自遠方的新作物,據說產量很高,而且適應各種氣候。如果試種成功,將大大增加我們的糧食儲備。“
除了玉米,朱迪還推廣了輪作制和改良的水利系統,使得原有農田的產量也有所提高。他還派人前往周邊島嶼,尋找適合耕種的土地,建立衛星農場。
這一天,朱迪正在查看玉米苗的生長情況,趙昺興沖沖地跑來:“陸大人,陸大人!繡鳳姐姐讓我來告訴你,有一支元朝商船隊被我們截獲了!他們帶著很多稀奇古怪的東西!“
朱迪眼前一亮:“走,去看看!“
來到港口,朱迪看到幾艘被繳獲的元朝商船正在卸貨。這是林嘯天率領赤鱗幫加入后的第一次大收獲。貨物中除了常見的絲綢、瓷器外,還有一些奇特的物品。
“這是什么?“朱迪指著一堆褐色的圓球問道。
林嘯天回答:“這是一種叫'馬鈴薯'的食物,聽說來自西域。商船上的水手說這東西可以像蘿卜一樣種在地里,產量極高。“
朱迪瞪大了眼睛——土豆!這可是比玉米還要重要的高產作物!
“太好了!立即找一塊肥沃的土地試種!“朱迪激動地命令道。他知道,土豆在歐洲引入后曾引發農業革命,大大增加了糧食產量。如果能在這個時代的亞洲地區推廣土豆種植,將徹底解決糧食問題。
除了土豆,商船上還有來自西域的其他作物種子和香料。這些物資不僅增加了“復興舫“的物質財富,也為農業發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晚上,朱迪興奮地回到自己的房間,迫不及待地想要告訴“帝王聊天群“這個好消息。果然,熟悉的雪花屏幕很快出現了。
【李世民】:來了?聽說你們截獲了元朝商船?收獲如何?
【趙構】:是啊,好幾天沒聊了,肯定有不少新鮮事要分享吧?
【朱元璋】:別賣關子了,快說說戰利品都有些什么?朕最愛聽這個!
朱迪詳細描述了繳獲的物資,特別是土豆和玉米這兩種高產作物的發現。
【李世民】:馬鈴薯?玉米?朕怎么從未聽說過這兩種作物?
【趙構】:我大宋與西域貿易頻繁,也沒聽說過這些東西。莫非是后世才傳入中土的?
【朱元璋】:(興奮)哦!朕知道!朕時期有個叫鄭和的太監,下西洋時帶回過這些奇怪的作物!這馬鈴薯確實產量很高,而且耐旱耐寒,是個好東西!
朱迪驚訝于朱元璋居然知道土豆和玉米,不過轉念一想也不奇怪,這兩種作物在明朝后期確實已經傳入中國。
“確實如此!這兩種作物的引入,將徹底解決我們的糧食問題。我已經安排人開始大規模種植了。“
【朱元璋】:好主意!有了穩定的糧食供應,你們就能專心發展軍事力量了。對了,聽說你還收編了一伙海盜?膽子不小啊!
朱迪解釋了與林嘯天的合作,以及赤鱗幫加入后帶來的巨大優勢。
【李世民】:(贊許)此舉高明!朕當年統一天下,也是不拘一格降人才。那些反對朕的將領,只要真心歸順,朕都委以重任。結果證明,這些人往往成為最忠誠的部下!
【趙構】:(難得贊同)確實如此。我大宋也有不少原本的反對派后來成為朝廷棟梁。只要掌握好度,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就不會有大問題。
朱迪正想回應,系統突然發出提示:“檢測到新的歷史帝王連接請求。因'朱棣'與群成員'朱元璋'存在血緣關系,系統觸發'皇族糾紛'優先連接模式。“
【朱元璋】:(大驚)什么?朱棣?那個逆子要進來了?!
系統又發出提示:“檢測到群內已有用戶'朱迪',為避免重名混淆,新用戶將被命名為'Judy'。“
【李世民】:(忍俊不禁)哈哈哈!'Judy'?這是什么鬼名字?
【趙構】:(幸災樂禍)老朱,你兒子要來了,還有了個洋名字,哈哈哈!
朱迪也被這突如其來的情況逗樂了:“Judy...這不是個女性英文名嗎?“
就在此時,一個新頭像亮了起來:
【Judy】:這是什么地方?為何朕的意識會來到此處?還有,朕的名字怎么變成了這個奇怪的發音?!
【朱元璋】:(暴怒)逆子!朱棣!你好大的膽子,竟敢篡奪建文帝的皇位!朕死不瞑目啊!
【Judy】:(震驚)父...父皇?您...您的聲音?這不可能!您已經仙逝多年了!這是何方妖術?!
【李世民】:(看熱鬧)哈哈哈!又是一場父子相認!這次是老朱家的家務事!
【趙構】:(幸災樂禍)好戲開始了!朱小子,坐好看戲!
朱迪果然端正坐姿,準備欣賞這場皇家大戲。他對朱棣這個歷史人物很好奇,這位明成祖可是中國歷史上最有作為的帝王之一,遷都北京、派鄭和下西洋、重修《永樂大典》...如今竟以“Judy“的名義出現在聊天群里,實在令人忍俊不禁。
【Judy】:(回過神來,鎮定)父皇若在天有靈,應當為兒臣高興才是。建文帝昏庸無能,聽信奸臣讒言,大肆削藩,幾乎毀了父皇創下的大明江山!兒臣起兵清君側,正是為了保衛父皇的基業!
【朱元璋】:(怒不可遏)胡說八道!朕立建文為帝,自有朕的考量!他是朕嫡孫,朱標的兒子,正統所在!你一個藩王,竟敢造反奪位,還美其名曰“清君側“?朕當初就不該信任你,讓你鎮守北平!
【Judy】:(不卑不亢)父皇明鑒,建文帝即位后聽信奸臣,意圖廢除藩王制度,這是動搖國本的大事!兒臣若不起兵,大明江山恐怕早已不保!如今兒臣即位后,大明國力空前強盛,這不正是父皇所期望的嗎?
【朱元璋】:(稍微冷靜)哼,你倒會狡辯。那么,建文帝呢?你將他如何處置了?
【Judy】:(閃爍其詞)這個...建文帝在南京大火中失蹤,生死不明...
【朱元璋】:(立刻暴怒)分明是你放火燒宮,逼得他不知所蹤!朱棣,你太讓朕失望了!朕的子孫自相殘殺,這不是朕創建大明的初衷啊!
朱迪見朱元璋情緒激動,怕他們父子爭吵過頭,便試圖轉移話題:“兩位陛下,既然已成定局,不如說說當今大明的局勢如何?朱...呃,Judy陛下,聽說您遷都北京,又派鄭和下西洋,可有什么深意?“
【Judy】:(立刻自豪地回應)不錯!朕遷都北京,一是便于防御北方蒙古威脅,二是昭示大明對全國的統治。至于鄭和下西洋,是為了揚威海外,讓諸國來朝,展示大明國威!如今海外數十國都向大明稱臣納貢,這難道不是空前盛事嗎?
【李世民】:(插話)下西洋?就是派船去南海那些小國?朕當年也曾派使節出訪,但沒必要興師動眾啊。這么做花費巨大,值得嗎?
【趙構】:(難得贊同)確實如此。我大宋與海外貿易頻繁,但都是商人自發往來,朝廷從不大規模介入。如此勞民傷財,實在不智。
【Judy】:(不滿)兩位前朝之君,自是不懂朕的雄才大略!大明乃天朝上國,理應讓四海來朝!鄭和下西洋不僅展示國威,還帶回了無數奇珍異寶和先進知識,大大促進了大明的繁榮!
【朱元璋】:(冷笑)好一個“雄才大略“!朕看是鋪張浪費!朕當年勤儉治國,積累國庫,就是為了讓子孫揮霍?還有,你憑什么將朝廷從南京遷到BJ?是嫌棄朕選的都城不好嗎?
【Judy】:(尷尬)父皇,這不是嫌棄...而是戰略考量...BJ更接近邊疆,便于防御...
【朱元璋】:(不依不饒)放屁!分明是你怕南京有建文帝的舊部,怕朱標的舊臣不服你!朕的江山,朕的子孫,就這樣被你玩弄于股掌之間,朕何顏面去見列祖列宗啊!
眼看父子爭吵又要升級,朱迪趕緊再次轉移話題:“對了,Judy陛下,我這里遇到了糧食供應的問題,不知您有何良策?“
【Judy】:(來了興趣)糧食問題?這正是朕的強項!朕即位后大力整頓農田水利,推廣先進農具,使得大明糧食產量大增。你可以試試...
【朱元璋】:(打斷)哈!你還好意思說?當初朕留下的糧倉充盈,都被你揮霍在遷都和下西洋上了!若非朕奠定的堅實基礎,大明早就被你敗光了!
【Judy】:(反駁)父皇此言差矣!兒臣治下,國庫比您在時還要充盈!大明的疆域也比您在時擴大了許多!兒臣對得起祖宗,對得起社稷!
【朱元璋】:(冷哼)是嗎?那朕問你,你篡位后,大明可有動亂?民間可有怨聲?
【Judy】:(有些底氣不足)這...自然有些小摩擦,但很快就平定了...
系統突然插入一條信息:“歷史資料顯示,朱棣奪位后,進行了大規模的清洗,誅殺建文帝舊部及其家屬數萬人,史稱'靖難之役余波',是明朝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政治清洗之一。“
【朱元璋】:(震驚)什么?!誅殺數萬人?!朱棣,你竟敢如此殘暴!朕創建大明,本是為了百姓安居樂業,你卻大開殺戒,這和元朝的暴政有何區別?!
【Judy】:(慌亂)父皇明鑒!那些人都是頑固分子,若不除去,大明難以安寧...而且朕平定動亂后,國泰民安,四海升平...
【朱元璋】:(怒不可遏)住口!朕不想再聽你狡辯!朕的大明江山,不是讓你用來殘害百姓、互相殘殺的!朕對你太失望了!
系統提示:“檢測到群內緊張度過高,'Judy'連接不穩定。“
【Judy】:(聲音開始斷斷續續)父皇...您只看到了表面...沒看到兒臣的苦心...大明在兒臣手中...更加強大...更加...
【朱元璋】:(徹底暴怒)滾出去!朕不認你這個逆子!朕當初怎么就沒看出你如此陰險狡詐?!建文帝何在?他還活著嗎?你倒是說啊!
系統提示:“'Judy'因情緒波動過大,連接已斷開。無法重新連接。原因:歷史糾紛過于激烈,系統保護機制啟動。“
【朱元璋】:(懊惱)該死!朕話還沒說完呢!這個逆子,死到臨頭還嘴硬!
【李世民】:(安慰)消消氣,老朱。子孫不肖,誰都有過。你看朕的高宗,不也是被武則天牽著鼻子走?
【趙構】:是啊是啊。我大宋后代更是一個比一個昏庸,以至于亡國...相比之下,你這個朱棣雖然造反奪位,但好歹把大明治理得不錯,也算是個明君了。
【朱元璋】:(稍微平靜)哼,明君?殺戮數萬人,算什么明君?不過...他確實有些治國才能,至少沒把江山弄丟...
朱迪看三位帝王終于冷靜下來,趁機請教了一些具體的農業和軍事問題。雖然朱棣被踢出聊天群,但他提供的一些關于農業改革的建議確實很有價值。
聊天結束后,朱迪思考著剛才得到的信息和建議。歷史上的帝王們雖然各有缺點,但他們在治國方面的經驗確實彌足珍貴。
接下來的日子里,朱迪全力發展“復興舫“的農業生產。土豆和玉米的試種非常成功,尤其是土豆,適應了當地氣候后產量驚人。朱迪立即擴大種植面積,同時派人前往周邊島嶼建立更多農場。
“真是神奇的作物!“當地農民看著豐收的土豆,驚嘆不已,“一畝地的產量比水稻還高!“
朱迪笑著解釋:“這就是西域的'馬鈴薯',不僅產量高,而且適應性強,幾乎什么土地都能種。以后我們再也不用擔心糧食短缺了。“
在軍事方面,林嘯天率領的赤鱗幫很快就展現出了他們的價值。他們不僅熟悉南海的每個角落,還掌握著元朝水師的動向和航線情報。在他們的協助下,復興聯盟的水師成功截獲了多艘元朝商船和補給船,不僅獲得了大量物資,還切斷了元朝在南海的補給線。
一天清晨,林嘯天急匆匆地來到朱迪的住所:“陸大人,重大消息!我們的斥候發現元朝南海艦隊正在集結,似乎準備對我們發動大規模進攻!“
朱迪立即召集各部門負責人開會。自從復興聯盟成立以來,他們不斷擴大影響力,接連挫敗元朝在南海的力量,元朝反擊只是時間問題。
“根據情報,元朝調集了近百艘戰船,準備一舉摧毀我們,“林嘯天沉聲道,“以我們目前的實力,正面抗衡恐怕難以取勝。“
王剛憂慮地說:“要不要暫時撤離到更安全的地方?“
繡鳳搖搖頭:“撤離不是解決之道。我們已經在'復興舫'投入太多,不能輕易放棄。而且,一旦撤退,就會失去南海各國的信任。“
金妍兒建議道:“我可以緊急聯系高麗,請求派水師支援。“
朱迪沉思片刻:“支援恐怕來不及了。元朝艦隊最快三天內就會抵達。我們得想別的辦法。“
就在眾人焦慮之際,趙昺忽然說道:“陸大人,我有個主意。元朝以為我們只有一個基地,但現在我們在周邊島嶼也有很多據點和農場,為何不利用這一點設伏?“
朱迪眼前一亮,看著這個聰明的小皇帝:“陛下的意思是...?“
趙昺興奮地解釋:“我們可以假裝'復興舫'空虛,引誘元朝艦隊進入我們布置的埋伏圈。然后,從各個島嶼同時出擊,前后夾擊!“
眾人看著年僅九歲的小皇帝,臉上都露出了驚訝和佩服的表情。朱迪拍手叫絕:“妙計!陛下真乃神機妙算!我們就照此辦理!“
接下來兩天,復興聯盟各部門日夜不停地準備。朱迪派出信使,通知各個島嶼的據點和農場,做好戰斗準備;林嘯天率領精銳水手在關鍵海峽設下伏兵;金妍兒和繡鳳則負責疏散“復興舫“的平民,同時留下少量兵力做誘餌。
第三天黎明,元朝南海艦隊果然出現在了遠方的海面上。近百艘戰船排成長龍,氣勢洶洶地向“復興舫“駛來。
“他們上鉤了!“朱迪站在隱蔽的高處,通過望遠鏡觀察著元朝艦隊的動向。
元朝主將顯然被“復興舫“表面的空虛所迷惑,直接命令艦隊進入港口,準備大舉登陸。就在此時,隱藏在各處的聯盟戰船突然出現,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包圍圈。
“進攻!“朱迪一聲令下,埋伏在各處的戰船同時發動攻擊。
林嘯天率領的赤鱗幫戰船從側翼突襲,切斷了元朝艦隊的退路;王剛指揮的主力艦隊正面迎擊;而最讓元朝始料未及的是,那些看似平平無奇的島嶼農場,竟然也隱藏著不少戰船和武器。
戰斗異常激烈。元朝艦隊雖然陷入包圍,但仍然憑借數量優勢頑強抵抗。朱迪親自上陣,指揮火炮攻擊敵艦。在混戰中,他發現了元朝主艦的位置,立即調整戰術,集中火力攻擊。
“集中火力,瞄準那艘紅旗大船!“朱迪命令道。
六門火炮同時開火,炮彈呼嘯著飛向元朝主艦。在猛烈的炮火下,元朝主艦的桅桿斷裂,船身開始傾斜。
“沖啊!活捉元帥!“林嘯天揮舞著大刀,帶領一隊敢死隊沖向敵艦。
經過一天的激戰,復興聯盟以少勝多,大敗元朝艦隊。元朝南海艦隊統帥被活捉,五十多艘戰船被擊沉或繳獲,剩余的也都倉皇逃竄。聯盟軍隊受到了一定損失,但相比于勝利的果實,這些損失完全值得。
當晚,“復興舫“舉行了盛大的慶功宴。所有參戰的將士都受到了表彰,尤其是林嘯天和他的赤鱗幫,因為勇猛善戰,立下了大功。
宴會上,朱迪舉杯向眾人致敬:“今天的勝利,是我們團結一心的結果。復興聯盟已經向元朝證明,我們不再是他們可以隨意欺負的小角色!讓我們為未來更大的勝利干杯!“
所有人高舉酒杯,歡呼雀躍。這一刻,他們心中充滿了希望和自豪。
“陸大人,元朝水師統帥求見。“宴會進行到一半,一名士兵前來報告。
朱迪點點頭:“帶他來。“
不多時,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被帶了進來。他雖然是俘虜,但舉止依然傲慢,一雙眼睛冷冷地掃視著眾人。
“你就是陸秀夫?“元帥開門見山地問。
朱迪點點頭:“正是。不知元帥有何貴干?“
“我奉大元皇帝之命,前來剿滅你們這群叛逆。雖然此次失敗,但大元國力強盛,下次派來的將是十倍、百倍的兵力!你們不過是螳臂當車,自取滅亡!“
朱迪不急不緩地回答:“元帥此言差矣。大元確實強大,但也不是不可戰勝的。今日之敗,就是明證。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元朝的統治不會永遠持續下去。“
元帥冷笑一聲:“癡人說夢!大元統治天下已有百年,根基穩固,如何能被你們這群蚍蜉撼動?“
朱迪注視著元帥的眼睛,平靜地說:“歷史會給我們答案。不過,我今日叫你來,不是為了辯論這些。我想給你一個選擇。“
“什么選擇?“
“歸順我們,或者被送回元朝。如果選擇前者,你將保留軍職,成為復興聯盟水師的一員;如果選擇后者,以你敗軍之將的身份,恐怕難逃一死。“
元帥沉默片刻,突然仰天大笑:“陸秀夫,你太天真了!我乃堂堂大元水師統帥,豈會背叛朝廷?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朱迪并不意外,反而對這位敵將的忠誠有些敬佩:“元帥忠心可嘉。不過,我們不會殺你。相反,我們會優待你,讓你親眼見證復興聯盟的壯大和元朝的衰敗。“
元帥被帶下去后,繡鳳來到朱迪身邊:“你真的打算留他性命?“
朱迪點點頭:“一來顯示我們的仁義,二來他確實是個人才,也許將來會改變主意。再說,殺一個俘虜容易,但會讓其他元朝官員認為投降無路,反而加劇抵抗。“
繡鳳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你的目光確實長遠。這次大勝,將徹底改變南海的格局。元朝恐怕短時間內無法再組織大規模進攻了。“
“正是如此。這給了我們寶貴的發展時間。“朱迪環視著歡慶的人群,心中已有更大的計劃。
戰后,復興聯盟的威名遠播。南海各國紛紛派使節前來祝賀,表達結盟意愿。就連一些原本依附于元朝的小國,也開始暗中與聯盟接觸。
更重要的是,這次勝利極大地提振了聯盟內部的士氣。更多的人相信,元朝并非不可戰勝,復興大宋的夢想也并非遙不可及。
與此同時,農業方面也傳來了好消息。土豆和玉米的種植非常成功,第一批收獲已經開始。這兩種高產作物的引入,徹底解決了聯盟的糧食問題。朱迪立即下令擴大種植面積,并建立糧食儲備系統。
“這些作物真是奇跡!“當地農民驚嘆道,“產量比我們傳統作物高出數倍,而且適應性強,幾乎什么土地都能種!“
朱迪微笑著解釋:“這正是它們的價值所在。有了這些糧食作物,我們不僅能養活自己,還能支援更多加入聯盟的人。“
金妍兒也帶來了好消息:高麗國王被聯盟的勝利所鼓舞,決定派遣一支五千人的軍隊加入聯盟,共同對抗元朝。
“這是高麗國王的親筆信函,“金妍兒將一封信交給朱迪,“他對聯盟的實力印象深刻,希望能加深合作。“
朱迪打開信函,仔細閱讀后,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太好了!有了高麗的支持,我們的陸地力量將大大增強。請你代我向國王陛下表達感謝,我們歡迎高麗戰士的加入。“
金妍兒欣喜地點頭,眼中閃爍著自豪的光芒:“我就知道聯盟會越來越強大!我驕傲能成為其中一員。“
她說這話時,目光溫柔地停留在朱迪臉上,充滿愛慕之情。朱迪有些尷尬地移開視線,心中暗自苦笑。金妍兒對他的好感越來越明顯,但他已經與繡鳳兩情相悅,這種情況實在讓人為難。
轉眼間,兩個月過去了。復興聯盟在南海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基地擴張到了周邊多個島嶼,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網絡。農業生產蓬勃發展,軍事力量不斷壯大,商業貿易也日益繁榮。
這一天,朱迪和繡鳳站在新建的燈塔頂部,眺望著遠方。夕陽西下,余暉照在海面上,波光粼粼,美不勝收。
“還記得我們剛到占城時的樣子嗎?“朱迪感嘆道,“誰能想到,短短一年多,我們就建立了如此規模的基業。“
繡鳳微微一笑:“這都是因為有你。是你的智慧和遠見,將一群散兵游勇組織成了強大的聯盟。“
朱迪搖搖頭:“不,這是我們共同的功勞。沒有你的情報網絡,沒有林嘯天的水師,沒有金妍兒的高麗聯系,沒有王剛的軍事才能,復興聯盟不可能發展到今天。“
繡鳳看著遠方,輕聲問道:“你覺得,我們真的能實現復國的夢想嗎?“
朱迪堅定地點頭:“一定能。也許不是明天,也許不是明年,但總有一天,趙昺會重返中原,坐上那個屬于他的皇位。“
兩人相視一笑,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希望。就在這溫馨的時刻,一名信使匆匆跑來:“大人,高麗援軍到了!“
朱迪和繡鳳立即前往港口迎接。只見十多艘大船駛入港口,船上站滿了全副武裝的高麗士兵。為首的是一位身穿華麗鎧甲的將軍,氣宇軒昂,英姿勃發。
“歡迎高麗勇士們的到來!“朱迪上前致歡迎詞,“你們的加入,將使復興聯盟更加強大!“
高麗將軍單膝跪地,恭敬地行禮:“高麗水師統帥金泰熙,奉國王之命,率五千精兵前來助戰。我軍誓與聯盟共進退,直到推翻元朝暴政!“
朱迪親自將金泰熙扶起:“將軍無需多禮。我們是盟友,更是兄弟!“
安頓好高麗軍隊后,朱迪召開了一個小型慶祝宴會,歡迎這支重要的援軍。宴會上,金妍兒作為高麗公主,與金泰熙相談甚歡,兩人似乎早就認識。
“他是我的表兄,“金妍兒向朱迪介紹道,“是高麗最年輕有為的將領,深得國王信任。“
朱迪觀察著金泰熙,發現這位將軍確實不凡。他不僅武藝高強,談吐也很不俗,顯然受過良好教育。更重要的是,他對元朝的憎恨似乎發自內心,這對聯盟來說是個好兆頭。
宴會結束后,朱迪回到自己的房間,計劃著如何整合這支新力量。就在這時,熟悉的雪花屏幕又一次出現——“帝王聊天群“再次連接。
【李世民】:聽說你們大敗元朝艦隊?好樣的!
【趙構】:是啊,一戰成名,南海震動,不愧是我大宋丞相!
【朱元璋】:(恢復了心情)小子有兩下子啊!朕年輕時打仗也是這么神勇!
朱迪詳細匯報了大捷的經過,以及聯盟的最新發展情況。
【李世民】:(贊賞)不錯不錯!你這次采用的誘敵深入、分散伏擊的戰術,很有章法。朕當年征戰四方,也常用此策。
【趙構】:(難得贊同)確實高明。尤其是利用散布的島嶼設伏,出其不意,這一招很妙!對了,聽說高麗派兵支援了?這倒是個意外之喜。
【朱元璋】:高麗?那個半島上的小國?朕記得他們一直是中原王朝的藩屬國,怎么會反元朝?
朱迪解釋了金妍兒的引薦和高麗的政治局勢,以及他們加入聯盟的原因。
【朱元璋】:原來如此。不過小心為上,這些藩屬國歷來見風使舵。一旦形勢有變,他們可能立即反水。
【李世民】:(罕見地贊同)老朱說得不錯。高麗雖小,但歷來擅長外交手腕,在大國之間左右逢源。你要留個心眼。
朱迪認真記下這些建議:“我會密切關注高麗軍隊的動向,確保他們的忠誠。“
【趙構】:說起來,聽說你種的那個...馬鈴薯和玉米收成不錯?這可是解決糧食問題的關鍵啊!
朱迪確認道:“是的,這兩種作物的產量遠超預期,已經開始大規模種植了。有了穩定的糧食供應,聯盟可以集中精力發展軍事力量了。“
【朱元璋】:(來了興趣)糧食是根本啊!朕當年打天下,最重視的就是軍糧供應。有了這兩種高產作物,你們的發展速度會更快!
三位帝王又討論了一些具體的農業和軍事問題,給朱迪提供了許多寶貴建議。
【李世民】:對了,我們上次把那個'Judy'趕跑了,你這小子是不是松了一口氣?免得和你重名,哈哈!
朱迪笑道:“那倒不會。不過看來朱棣確實是明朝一位很有作為的皇帝,遷都北京、鄭和下西洋,都是歷史大事。“
【朱元璋】:(冷哼)哼,有什么了不起?不過是個篡位的逆子!朕活著的時候,他連個屁都不敢放!
【趙構】:(打圓場)好了好了,子孫不肖是常事。看開點,老朱。你的大明不是還延續了好幾百年嗎?總比我大宋強。
【李世民】:(幸災樂禍)哈哈哈!你倆一個被兒子氣死,一個被兒媳婦氣死,真是天生一對!
【朱元璋】:(惱怒)你笑什么笑?你不也被兒媳婦氣得跳腳?要不是系統踢了那個武則天,你今天還不知道怎么難受呢!
三位帝王又開始了日常斗嘴,朱迪早已見怪不怪,靜靜地聽著他們互相揭短,心中暗笑。
聊天結束后,朱迪躺在床上,思考著未來的計劃。南海已經逐漸掌控在聯盟手中,是時候將目光投向更遠的地方了。元朝的統治雖然強大,但也有其弱點。只要繼續擴大聯盟的影響力,加強軍事力量,終有一日能實現復國的夢想。
“根深才能葉茂,“朱迪喃喃自語,“現在,我們的根已經足夠深了。“
次日清晨,朱迪召集各部門負責人,商討未來發展計劃。隨著高麗援軍的加入,聯盟的實力大增,是時候制定更為宏偉的戰略了。
“諸位,“朱迪站在地圖前,指著南海周邊區域,“我們已經在南海站穩了腳跟。接下來,我們需要向北擴展,逐步向元朝的核心區域推進。“
王剛問道:“是直接向北進攻安南嗎?“
朱迪搖搖頭:“不,安南雖是我們的鄰居,但直接攻打風險太大。我的計劃是先鞏固海上力量,控制沿海貿易路線,切斷元朝在南方的經濟命脈。同時,在內陸建立情報網絡,尋找可能的盟友。“
林嘯天表示贊同:“這確實更為穩妥。我的赤鱗幫兄弟們熟悉整個南海航線,可以負責海上封鎖。“
金泰熙也加入討論:“我們高麗軍隊擅長陸戰,可以負責內陸的行動。“
繡鳳補充道:“我的情報網絡已經滲透到了安南和泰國境內,可以為我們提供必要的情報支持。“
朱迪滿意地點點頭:“很好。我們就按這個計劃行動。記住,我們的目標不是一味地擴張,而是要建立一個強大而穩固的基礎,為最終的北伐做準備。“
會議結束后,朱迪單獨留下了繡鳳和金妍兒,商討一些更為敏感的事務。
“我有一個特殊任務,需要你們二位協助,“朱迪神秘地說,“我想派人潛入元朝統治區,尋找可能的反元勢力,特別是那些宋朝遺民。“
繡鳳和金妍兒對視一眼,都點頭表示理解。
“這是個危險的任務,但對我們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朱迪繼續道,“我需要你們提供可靠的人選和安全的路線。“
繡鳳思索片刻:“我可以通過我的情報網絡安排。不過,潛入元朝核心區域風險極大,需要特別謹慎。“
金妍兒也表示愿意協助:“高麗與元朝有正常的外交和貿易往來,我們可以借此掩護,將人員和物資送入。“
朱迪感激地看著兩位女子:“有你們的幫助,我很放心。這項任務暫時保密,只有我們三人知道。“
隨著復興聯盟的不斷壯大,朱迪的夢想也越來越清晰:不僅是復興大宋,更是要在這個時代創造一個不同于歷史記載的全新局面。
“根深葉茂,“朱迪望著窗外繁忙的港口和廣闊的農田,心中充滿信心,“我們的時代,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