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級新區研究報告(2020)
- 黃孟芳 盧山冰主編
- 1442字
- 2025-04-08 19:04:54
引言
國家級新區是由國務院批準設立,承擔國家重大發展和改革開放戰略任務的綜合功能區。我國自1992年設立上海浦東新區至今,先后設立了19個國家級新區,這些國家級新區在擴大對外開放、綜合配套改革試驗、海洋經濟發展、“兩型”社會建設、新型城鎮化等重大改革方面先行先試,對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要求、應對經濟下行壓力、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全方位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創新體制機制的重要平臺、輻射帶動區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產城融合發展的重要示范區。那么,現有國家級新區的發展狀況如何?是否與設立國家級新區的初衷相契合?有哪些促進新區發展的政策值得推廣?各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情況如何?“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各新區又取得了怎樣的成果?為解答上述問題,特編寫《國家級新區研究報告(2020)》。
本書從經濟原理、發展規劃、經濟數據、政策發布等多角度對現已批復的國家級新區的基本狀況進行了梳理,了解各國家級新區在基礎條件、新區架構、戰略規劃、發展路線、產業布局、建設推進等方面的普遍做法、一般規律和相互差異,總結每個國家級新區在發展中的創新之處、獨到之處和特別之處,最終期望為各個國家級新區的建設提供助力,尤其是對西咸新區的戰略決策、規劃調整、產業引導、效率提升、效益提高等提供切實可行的對策和建議。
本書共分為八部分,分別是總體情況篇、理論基礎篇、政策政務篇、產業發展篇、新區“一帶一路”篇、自由貿易試驗區篇、對策建議篇以及學術成果展示篇。總體情況篇總結了2019年國家級新區發展的總體情況、經濟發展情況、社會建設情況以及治理體系建設情況。理論基礎篇介紹了國家級新區的設立以及發展進程中的經濟學原理,從理論層面客觀闡述國家級新區建設的現實意義。政策政務篇梳理了各個國家級新區不同層級的政策,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從金融、財稅、人才、土地、招商引資、區域經濟、科技創新、對外貿易、營商環境、環境保護十個方面對政策效應進行一定程度的分析。產業發展篇包括產業布局、產業規模與產業結構、產業競爭力三個層面,對19個國家級新區的產業規劃、重點發展產業、產業園區進行了研究分析。新區“一帶一路”篇重點在于闡明國家級新區發展與“一帶一路”倡議的內涵聯系和關聯機制,以及“一帶一路”五通建設、六廊六路多國多港建設、內部網絡機制平臺建設在國家級新區建設中發揮的重大作用。自由貿易試驗區篇從自貿區概覽、定位、制度創新以及產業發展四個方面研究自貿區與國家級新區發展的內在聯系。對策建議篇基于前六篇的內容,對19個國家級新區仍存在的部分問題分別從政策、制度、戰略、產業發展層面提出建議。學術成果展示篇圍繞19個國家級新區相關的學術成果進行梳理和總結,并從學術視角討論對國家級新區發展的理論支持。
《國家級新區研究報告(2020)》由盧山冰教授選定報告主題,黃孟芳副教授進一步完善大綱,確定各篇基本研究內容。之后在盧山冰教授和黃孟芳副教授的帶領下,組織部分學生完成主體撰寫工作。各篇章分工如下:總體情況篇由盧山冰、黃孟芳、蘇琳琪、胡英姿完成;理論基礎篇由盧山冰、黃孟芳、胡君婭完成;政策政務篇由盧山冰、黃孟芳、胡君婭、閃靚完成;產業發展篇由盧山冰、黃孟芳、李之媛完成;新區“一帶一路”篇由盧山冰、黃孟芳、潘晨鑫完成;自由貿易試驗區篇由盧山冰、黃孟芳、蘇琳琪、盧納熙完成;對策建議篇由盧山冰、黃孟芳、胡英姿、盧納熙完成;學術成果展示篇由盧山冰、黃孟芳、閃靚、胡君婭完成。各篇初稿完成后,胡英姿、蘇琳琪進行了統稿,最后由盧山冰教授進行審查、潤色及加工。
- 異質性視角下農戶公共產品需求研究:以福建為例
- “最多跑一次”改革:浙江經驗,中國方案
- 中國品牌四十年(1979~2019)
- 中國道路:從工業化到世界先進制造業集群
- 城市化、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
- 中國創新型都市圈的特征與演化路徑研究:基于南京都市圈的實證分析
- 中國改革開放與發展實踐叢書:中國民營企業改革與發展實踐
- 綠色發展新理念·綠色機關
- 京津冀城市群新型城鎮化質量時空演變與提升路徑:基于“三生空間”融合視角的研究
- 應急物流配送車輛路網路徑實時生成方法研究
- 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1978~2018)
- 市場的邏輯(增訂本)
- FDI對中國產業安全的影響
- 中國管理學問題的探索研究:《經濟管理》創刊四十年選粹(全2冊)
- 中國經濟運行的幾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