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地方政府效率研究報告(2019)
- 江西師范大學管理決策評價研究中心 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編
- 1851字
- 2025-04-08 19:53:51
前言
本書首先基于營商環(huán)境與地方政府效率的互動關系,論證改善營商環(huán)境與提升地方政府效率面臨的問題并提出建議。然后,本書通過完善相應指標體系測度和分析2019年我國省級政府、地級市政府、縣級政府效率及國家級貧困縣政府防貧效率,發(fā)布了2019年中國地方政府效率“十高省(市)”“百高市”“百高縣”排行榜。
作為2011年國內首次面世以后連續(xù)發(fā)布的第9部《中國地方政府效率研究報告》,本書在繼承以前報告的基本思路與方法的基礎上,力求實現三項創(chuàng)新。①大幅提升研究樣本的代表性及廣泛性。從2018年的1794個樣本大幅增加到2019年的2797個樣本,除了31個省級政府(不包括港澳臺)、293個地級市政府(不包括西藏那曲市)外,本書還將我國縣級政府(不包括市轄區(qū))樣本由1037個增加至1881個、國家級貧困縣政府(含脫貧及待脫貧縣)樣本由434個增加至592個,囊括了我國所有具有代表性的省、市、縣、國家級脫貧及待脫貧縣樣本,進一步提升了本書研究樣本的代表性及廣泛性。②考察國家級貧困縣政府防貧效率。本書順應我國“脫貧攻堅”“鞏固脫貧成果”新形勢,將測度扶貧效率調整升級為測度預防返貧效率,并完善政府效率測度指標體系及數據來源。③充分發(fā)揮報告的智庫功能。在分析地方政府效率測度結果的基礎上,分層次、深入總結省級、地級市、縣級政府效率及國家級貧困縣政府預防返貧效率的經驗。同時,在出版、發(fā)布報告的基礎上,本書選擇了少數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政府效率及預防返貧效率測度樣本,有針對性地為其黨政負責人撰寫有關地方政府效率或者預防返貧效率提升與分析的咨詢報告,比如,選取上海市、深圳市、德清縣、臨泉縣等作為案例,分析其效率提升的典型實踐經驗,助推我國地方政府實現治理現代化,以此發(fā)揮報告的智庫功能。
本書指出,陜西、上海、北京等省級政府效率很高,在全國排前10名,被稱為中國地方政府效率“十高省(市)”;深圳市、珠海市、三亞市、達州市等位列我國地級市政府效率前100名,被稱為中國地方政府效率“百高市”;嵊泗縣、文成縣、丹棱縣等位居我國縣級政府效率前100名,被稱為中國地方政府效率“百高縣”;懷安縣、臨泉縣、臨翔區(qū)等位列我國國家級貧困縣政府防貧效率前100名,被稱為中國地方政府防貧效率“百高縣”。
本書表明,我國地方政府效率具有三大明顯特征。①我國華東、中南、西南、西北、華北、東北不同地區(qū)的地方政府效率排名差異較大。例如,華東地區(qū)省級政府效率排名,華東、中南地區(qū)的地級市政府效率排名,華東、西南、西北等縣級政府效率排名均比較靠前,高于其他地區(qū)的地方政府效率排名;又如,華東、西南地區(qū)國家級貧困縣政府預防返貧效率名列前茅,高于其他地區(qū)預防返貧效率排名。總體上,我國地方政府效率或者預防返貧效率大致呈現較高、一般、較低等三級分布趨勢。②同一地區(qū)內部同一級別的地方政府效率排名差異很大,這間接反映了我國地區(qū)內部同級地方政府之間在經濟社會發(fā)展與“放管服”改革上的巨大差距。③不同地區(qū)之間地方政府效率排名與當地社會經濟發(fā)展水平具有正向關聯(lián)性,但是同一地區(qū)內部的地方政府效率排名與當地經濟發(fā)展水平則不一定具有正向關聯(lián)性;不同地區(qū)之間國家級貧困縣政府防貧效率排名與當地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之間具有正向關聯(lián)性。
本書指出,政務公開優(yōu)先、公共服務優(yōu)質、政府規(guī)模優(yōu)化、居民經濟福利優(yōu)厚,即“4優(yōu)”仍然是提高我國地方政府效率的影響因素;而政務公開不全、公共服務不佳、政府規(guī)模不優(yōu)、居民經濟福利不高,即“4不”同樣是制約我國多數地方政府效率提升的因素。因此,全面實行政務公開、提高公共服務質量、不斷調適政府規(guī)模、注重改善轄區(qū)居民經濟福利是提升我國地方政府效率的有效路徑。與此同時,加大精準預防返貧政策力度、持續(xù)改進預防返貧服務、不斷增進預防返貧成效是提高我國防貧效率的重要措施。
本書得到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我國省級政府效率損失及規(guī)避機制研究”(17AGL022)的資助。本書的完成凝聚了江西師范大學及北京師范大學100多位師生的智慧與汗水,他們在研究設計、數據收集、正文撰寫、校對出版、成果開發(fā)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其中,唐天偉教授負責全書的統(tǒng)籌及修改工作,李翠負責第一章,葉詩穎負責第二章及附錄(撰寫2萬字),張冰玉負責第三章(撰寫1萬字),謝童平負責第四章(撰寫3萬字),陳紫薇負責第五章及全書統(tǒng)稿(撰寫4萬字),柳小祥負責第六章(撰寫1萬字),孫敏負責第七章(撰寫1萬字);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長唐任伍教授、江西師范大學校長梅國平教授、江西師范大學兩位副校長項國雄教授及陳運平教授等為本書提供了指導及幫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謝及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