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知道軟米磧,是上世紀九十年代,聽保德幾位老艄公講述。他們在黃河上度過大半輩子,對晉陜峽谷的航道了如指掌,說鬼門關有四道:保德天橋的霧迷浪,興縣張家灣的軟米磧,臨縣磧口的大同磧,還有就是壺口。壺口看似兇險,但少有船只出事,因為那一道斷崖壓根就無法流船,要想下去,只能旱地行船。要在壺口瀑布上游不遠處的龍王廟前停船卸貨,將船拉出水,在干河灘上鋪上滾木,來回倒騰著把船推往下游,過了龍漕再放船下水,...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最早知道軟米磧,是上世紀九十年代,聽保德幾位老艄公講述。他們在黃河上度過大半輩子,對晉陜峽谷的航道了如指掌,說鬼門關有四道:保德天橋的霧迷浪,興縣張家灣的軟米磧,臨縣磧口的大同磧,還有就是壺口。壺口看似兇險,但少有船只出事,因為那一道斷崖壓根就無法流船,要想下去,只能旱地行船。要在壺口瀑布上游不遠處的龍王廟前停船卸貨,將船拉出水,在干河灘上鋪上滾木,來回倒騰著把船推往下游,過了龍漕再放船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