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校場發(fā)餉,不必著甲!
- 萬歷昭明
- 江中斬蛟
- 2052字
- 2025-04-15 09:06:34
明制,凡漕運船隊設總運一名,下設運官二十名,各押運糧船二十只,每船設幫長一名,管領船戶十九名。
五船取一互結,二十船取一總結,按時開幫,首尾相銜,以防事故。
廟堂之高則成黨,江湖之遠則成幫。
是以,漕幫因漕運而來。
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圍繞著漕糧的征收和運輸,漕幫生長出一套盤根錯節(jié)的潛規(guī)則體系,專有名詞曰“漕規(guī)”。
在大明律法之外,任何規(guī)則,都是對法定利益分配方式的私下修改。
漕幫首先修改與農(nóng)民的關系,通過“浮收”多刮農(nóng)民幾刀,然后調(diào)整內(nèi)部關系,盡量公平合理地分肥。
漕規(guī)在歷代都遭到禁止,“漕口”機敏地抓住了這個把柄,并且借此安身立命。
漕口熟悉信息通道,擁有信息優(yōu)勢,他們是一張可以傷害漕規(guī)的嘴,漕口掙到的是堵嘴的錢。
小戶認為漕口可以提供庇護,便紛紛投靠他們,請他們代交漕糧,以避免官吏的敲詐。
漕口也愿意包攬此事,于是進化為“包戶”。
小戶喂一個漕口肯定比較便宜,漕口一人獨吞也肯定比分肥的收益高,所有人都以為這是雙贏的局面。
然而,漕規(guī)、漕口本是一家開的,這便是青幫。
漕口,只是青幫弄出看著吃相不那么難看的“大嘴”。
漕口如此一包,官吏的敲詐面縮小了,為了維持原有利益,只好加大敲詐力度。
沒有找到庇護的小戶便遭到了更兇狠的搜刮,造成了畸輕畸重的局面。
眾怨逐漸沸騰。
事實上,青幫只是漕運衙門扶持出來的搖錢樹。
青幫利用漕規(guī)、漕口在套娃,而漕運衙門,又把青幫套了進去。
這樣一來,哪怕逼反了百姓,影響了漕運的期限和漕糧的質(zhì)量,招來了朝廷之怒,漕運衙門可以先殺浮收百姓的漕規(guī)上的人,如果不能平息事態(tài),再殺漕口上的人,如果依然不能平息事態(tài),再殺幾個青幫上的“大魚”。
一而再,再而三,漕運衙門在身前為自己墊了三層刀,要是朝廷仍無法滿意,漕運衙門就該讓袞袞諸公知道,適可而止了。
青幫之中,以無產(chǎn)的青壯船工為主,并吸納了一部分底層讀書人,而且,組織嚴密,殘酷的漕規(guī)、家法,和江湖義氣維系著體系,一旦異動,頃刻間便能引動山河變色。
至于青幫到底能讓山河變色成什么樣,連青幫也不知道,漕衙更不知道,兩百年來,也從來沒有哪代先皇、朝廷敢去賭。
在潘允瑞、湯世隆、陳文燭決定對海瑞動手時,便讓青幫召集幫眾聚于淮安,說是共謀大事。
青幫三幫九代香堂的“師父們”都明白,這是漕衙想讓他們動一動,給京中身不動,膀不搖的皇帝老兒,官老爺們點驚嚇。
壯壯聲勢的事,青幫總是愿意給漕衙面子,由通州至杭州這段運河,共立幫頭一百二十八幫半,七十二個半碼頭,糧船亦有九千九百九十九只半,幫眾數(shù)以萬計,每個幫頭、碼頭都由師父率領精銳子弟、大香弟子前來。
就當是幫中高層、中堅大集會,互相認識認識,都在一條河上跑的,免得以后造成誤會。
但這次,卻與眾不同,五所孝陵衛(wèi)軍,從金陵突入淮安,沒有半點耽擱,便先圍了漕運衙門,殺了潘允瑞、湯世隆、陳文燭,接管了漕衙、府衙。
類似于會館的地方,青幫師父們在互相打著機封,刺探著彼此的盤道條口,在得知淮安變動,準備暫時按兵不動時,孝陵衛(wèi)便前來將會館給圍了。
就在幫中精銳戒備,師父們決心不惜與朝廷一戰(zhàn)時,以潘、湯、陳名義的漕衙命令傳來,“運河有變,圖謀大事之前,所有人請先到校場領餉,不必著甲!”
即便是三歲小兒,都能看出這是場鴻門宴,但鴻門宴之名能流傳至今,皆因這是陽謀,不得不去。
師父們已經(jīng)猜到了總督漕運部院事有不諧,潘允瑞、湯世隆、陳文燭甚至身陷險境,但是,朝廷的意志,漕衙的命令,膽敢違抗,與造反何異?
嚇唬嚇唬朝廷,青幫還敢,要是真以一幫對一國,這勝算不說十拿九穩(wěn),也是聊勝于無。
盡管明知有不測,師父們在激烈爭吵過后,最終選擇領著本門精銳前往校場。
畢竟青幫在此幾千人呢,幾千人身后又關乎幾千個家庭,說是數(shù)萬人都是少的,就是都進了牢獄,朝廷連糧食都供不起,過不了幾天就要把人放出來。
縱使是龍?zhí)痘⒀?,這么多人,也敢闖上一闖。
校場上。
青幫中人整齊有序排列成形,但卻吵鬧無比,所有的人都在以旗語、暗語交流著,訴說著內(nèi)心的忐忑。
但在孝陵五所千戶的眼中,青幫的陣型、交流,已經(jīng)有了準軍陣部署的雛形,也有了取死之道!
如若讓這些人從運河上岸陸地,必將會成為一個又一個黑惡存在。
聚集在一塊,便是為禍一方百姓的存在。
本來對密旨有所異議的千戶們,不由得贊嘆起當今陛下的英明神武。
從會館來到校場,暴露在大日之下,不安感在青幫中人間蔓延,望著周遭持戈而立的孝陵衛(wèi)兵,聽從師父們的暗語,外圍香堂的幫丁弟子,試探性對孝陵衛(wèi)兵發(fā)起了“沖撞”。
然后,青幫弟子先聲奪人,指責孝陵衛(wèi)兵竟敢打人,挑動起情緒后,發(fā)起更大的沖撞。
五位千戶看到這一幕,不約而同地露出了笑容,那是強者對弱者的笑容。
站著次席的錢千戶望著領頭的千戶,“趙千戶,可以動手了吧?”
“襲擊孝陵衛(wèi),罪同謀反,可以動手了?!壁w千戶頷首道。
旗令官精神一振,頓時瘋狂搖晃起戰(zhàn)旗。
圍繞在校場的孝陵衛(wèi)兵的長戈,立時便對準了上前制造沖撞的青幫弟子,三槍之下,大量青幫弟子倒地。
位置靠后的青幫弟子馬上跪倒了地上,高喊道:“軍爺,我是安民!”
“軍民,我是安民!”
“……”
千戶們的笑容更盛,這些小子,不傻??!
可是,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