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王者歸來,兵臨城下
- 剛穿越成皇子,女帝讓我去和親?
- 大米愛吃魚
- 3472字
- 2025-04-22 14:35:08
次日清晨,天際剛泛起魚肚白。
大地尚未完全從沉睡中蘇醒。
一支龐大的軍隊,如同黑色的潮水,緩緩涌動至云中城下。
七十萬之眾,這個數字足以讓任何堅城顫抖。
赤紅的龍旗,在晨風中招展,密密麻麻,遮天蔽日。
金色的龍紋在旗幟上翻騰,仿佛隨時會掙脫束縛,直沖云霄。
這支軍隊,名義上是大唐的復國之師。
實際上,它的核心卻是桀驁不馴的鐵勒控弦之士。
肅殺之氣,彌漫在城墻內外。
冰冷的空氣,似乎都被這股氣勢凍結。
李昊站在那輛巨大的青銅戰車上,眺望著前方那座雄偉的城池。
云中城,如同一頭匍匐在大地上的巨獸,沉默而堅韌。
城墻高聳,垛口森然,歷經百年的風霜,刻滿了戰爭的痕跡。
他能感受到城墻上傳來的緊張與戒備。
無數雙眼睛,正透過垛口,驚懼地注視著城外這片赤色的海洋。
“陛下。”
尉遲忠節的聲音在身后響起,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凝重。
李昊沒有回頭,聲音平穩。
“講。”
尉遲忠節上前一步,壓低了聲音。
“末將已聯絡上城內的舊部。”
“約有近五百名弟兄,潛伏在城中各處,皆是信得過的心腹。”
“只待陛下一聲令下,便可里應外合,為大軍打開城門。”
他的眼神中,帶著一絲期待,也有一絲決絕。
這五百人,是他多年經營的心血,也是他對李唐最后的忠誠。
李昊終于緩緩轉過身。
他看著尉遲忠節那張棱角分明,帶著異域特征的臉龐。
這位赤發碧眼的名將之后,眼中燃燒著復國的火焰。
李昊的嘴角,卻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弧度。
“忠節將軍,這五百弟兄,是你的人,也是朕的人。”
“是真正心向我李唐的種子。”
尉遲忠節微微一愣,不明白李昊的意思。
“陛下?”
李昊抬手,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
“種子,是用來生根發芽,開枝散葉的。”
“不是用來在攻城拔寨時,消耗掉的。”
他的目光銳利,仿佛能洞穿人心。
“云中城,朕要取。”
“但不是靠這五百人的性命去填。”
“他們,朕另有大用。”
尉遲忠節心頭一震,瞬間明白了李昊的深意。
陛下這是要保存真正的嫡系力量。
眼前的七十萬大軍,雖然聲勢浩大,但終究是鐵勒人。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這五百潛伏的舊部,才是未來真正可以倚仗的力量。
用鐵勒人的血,去攻破大周的城。
再用自己人的忠誠,去穩固光復后的江山。
這位年輕的陛下,心思深沉,遠超他的想象。
“末將…明白了。”
尉遲忠節躬身行禮,心中的最后一絲疑慮也煙消云散。
將為兵死,士為知己者用。
陛下如此愛惜真正忠于李唐的將士。
他還有什么不放心的?
李昊點了點頭,重新將目光投向云中城。
他的聲音變得清晰而有力,傳遍戰車周圍。
“傳令下去。”
“全軍安營扎寨,暫緩攻城。”
命令迅速傳達下去。
龐大的軍隊開始有條不紊地,在城外數里處扎下營盤。
無數帳篷拔地而起,如同草原上突然冒出的白色蘑菇。
炊煙裊裊升起,士兵們開始埋鍋造飯。
緊張的對峙氣氛,暫時被日常的喧囂所取代。
城墻上的守軍,看到這一幕,不由得松了一口氣。
但隨即,更大的疑惑涌上心頭。
這李昊,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兵臨城下,卻不立刻攻打。
反而慢悠悠地安營扎寨?
難道他以為云中城是什么地方?
可以讓他從容布置?
不過時間對守軍來說,同樣寶貴。
他們需要時間等待援軍。
可是李昊的按兵不動,反而讓他們有些不安。
戰車之上,李昊并未理會城頭上的騷動。
他叫來了幾名鐵勒將領,包括巴魯達在內。
“巴魯達。”
“末將在!”
巴魯達上前一步,身形魁梧,聲如洪鐘。
李昊指著地圖上的云中城輪廓。
“以三千人為一隊,給朕分出二十支隊伍來。”
“每隊配備相應的攻城器械。”
“今日之內,完成布置。”
巴魯達眼中閃過一絲疑惑,但還是立刻領命。
“遵命!”
雖然不明白為何不立刻強攻,但陛下的命令,他必須執行。
李昊又看向另外兩名騎兵將領。
“你二人,各領五千輕騎。”
“繞到云中城左右兩翼。”
“給朕死死盯住側門與后門。”
“但凡有任何異動,或有人企圖出城,格殺勿論。”
“是!”
兩名騎兵將領躬身領命,迅速離去。
安排完這一切,李昊才走下戰車。
他在臨時搭建的帥帳前,負手而立,靜靜地看著遠處的城池。
尉遲忠節跟在他身后,忍不住問道。
“陛下,我軍士氣正盛,為何不一鼓作氣,拿下云中?”
“反而要如此布置,豈不是給了城內守軍喘息之機?”
李昊淡淡一笑。
“攻城,從來都不是只靠蠻力。”
“云中城墻堅固,守軍雖不算多,但也不容小覷。”
“強攻之下,即便能勝,我軍傷亡也必定慘重。”
他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精光。
“這些鐵勒勇士,是朕手中的利刃。”
“但朕,不想讓他們折損在無謂的消耗戰中。”
“更何況…”
他抬起頭,看向城墻上方飄揚的武周旗幟。
“朕想看看,這云中城守將,有幾分骨氣,又有幾分眼色......”
尉遲忠節若有所思。
陛下這是要攻心為上?
就在此時,云中城頭,忽然傳來一陣騷動。
只見一名身著盔甲的將領,在幾名親兵的簇擁下,走到了城墻垛口前。
他朝著城外大聲喊話,聲音在空曠的平野上傳出很遠。
“城下的可是大唐六皇子殿下當面?”
喊話之人,正是云中城守將崔成器。
他面色復雜,帶著幾分焦慮,幾分試探。
李昊抬眼望去,嘴角噙著一絲玩味的笑容。
來了。
他并未立刻回應,而是好整以暇地看著城頭。
巴魯達等鐵勒將領,則是面露不屑。
“陛下,這縮頭烏龜喊什么呢?”
“待末將一箭射死他!”
一名性急的將領作勢就要取弓。
“稍安勿躁。”
李昊抬手制止了他。
城頭上的崔成器,見下方沒有回應,心中更加忐忑。
他深吸一口氣,再次提高聲音喊道。
“殿下!末將崔成器,日前已然見過了!”
“既然末將忝為云中守將。”
“職責所在,便要為朝廷守這一方城池!”
“末將知道,殿下舉義旗,非是本愿!”
“皆乃受奸人蒙蔽,為形勢所迫!”
“殿下與當今女皇陛下乃親生母子。”
“如今興兵犯周,兵臨城下,刀兵相見。”
“豈非令親者痛,仇者快?”
“殿下與朝廷之間,難道就真的沒有商量的余地了嗎?”
崔成器的聲音帶著懇切,甚至有一絲哀求。
他這話,說得極有水平。
既點明了李昊的身份,又暗示他可能是被脅迫的。
將起兵的責任,推給了所謂的“奸人”。
同時,也表達了希望和平解決,避免兵戎相見的意愿。
這話傳到城下,鐵勒諸將頓時嘩然。
“放屁!什么奸人蒙蔽?”
“陛下乃天命所歸,撥亂反正!”
“這狗官妖言惑眾,想動搖我軍軍心!”
“陛下,末將立刻帶人攀城,砍下他的狗頭!”
巴魯達更是怒目圓睜,唾罵道。
“呸!一個小小守將,也敢在陛下面前饒舌?”
“我看他是怕了,想拖延時間!”
李昊卻依舊平靜,臉上甚至帶著淡淡的笑意。
他欣賞崔成器的聰明。
在這種情況下,還能說出這樣一番話。
試圖分化、試探,確實有幾分膽色和謀略。
可惜,他面對的是李昊。
一個來自后世,深諳人心與權術的靈魂。
李昊向前走了幾步,來到陣前。
他抬頭看向城墻上的崔成器,朗聲回應道。
“崔將軍,別來無恙。”
他的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入了崔成器的耳中。
崔成器心頭一凜。
這聲音,平靜,從容,甚至帶著一絲…戲謔?
完全不像是一個“被脅迫”之人該有的語氣。
李昊繼續說道:
“將軍身為守將,戍衛一方,自然是責無旁貸。”
“不過,所謂奸人蒙蔽?形勢所迫?”
“崔將軍倒是會給朕找理由。”
“朕今日在此,只為一件事。”
他伸手指了指城頭飄揚的武周旗幟。
“摘下那面旗,換上我大唐龍旗!”
“將軍若不愿兩敗俱傷,便開城投降。”
“朕,可以饒你不死,甚至,給你一個好前程。”
李昊的話,簡單直接,霸道無比。
沒有絲毫拖泥帶水,更沒有半分商量的余地。
要么降,要么死。
崔成器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
他沒想到,這位傳說中溫文爾雅的六皇子,竟如此強硬。
城下的鐵勒將士們,聽到李昊這番話,頓時爆發出震天的歡呼。
“陛下威武!”
“開城投降!饒爾不死!”
“負隅頑抗,城破之日,雞犬不留!”
喊殺聲,嘲笑聲,響徹云霄。
巨大的聲浪,如同實質的浪濤,拍打著云中城的城墻。
也拍打在崔成器和所有守軍的心頭。
崔成器的嘴唇哆嗦著,想要再說些什么。
但看著城下那黑壓壓望不到邊際的大軍。
看著那無數面迎風招展,仿佛要噬人的赤紅龍旗。
看著戰車前那個負手而立,眼神平靜卻帶著無盡威嚴的年輕人。
所有的話,都堵在了喉嚨里。
商量的余地?
看來,是真的沒有了。
他握緊了腰間的佩劍,指節因為用力而發白。
“殿下…當真要如此決絕?”
他的聲音,已經帶上了一絲絕望。
李昊看著他,眼神冷漠。
“崔將軍,你等昔日都是我大唐軍民。”
“朕也不為難你們,只要你們打開城門。”
“朕保證不傷一兵一卒。”
“是戰是降,給你一天的時間。”
“明日一早,若城門不開…”
他沒有再說下去,但那未盡之語中的殺意。
卻讓城頭上的每個人,都感到一陣刺骨的寒意。
“那就便是我大唐的仇敵!”
李昊轉身,聲音陡然拔高。
“咚!咚!咚!”
早已準備就緒的戰鼓,如同驚雷般擂響。
二十支三千人的隊伍,開始緩緩向前推進。
沉重的腳步聲,匯聚成一股令人窒息的洪流。
各種攻城器械,如云梯、沖車、投石機,被緩緩推到了陣前。
閃爍著寒光的刀槍劍戟,如同密集的森林。
肅殺的氣氛,瞬間攀升到了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