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雒陽城
- 篡漢:從黃巾軍開始建立長生家族
- 鹿船
- 2645字
- 2025-04-26 16:39:51
“二哥!”
見李衡出現,李靈兒有些驚喜。
她將手里剩下的炊餅全部塞入了口中,便飛也似地撲到了對方懷里。
看著自己這位天真無邪的小妹,李衡的臉上也不禁浮現出了一絲笑容。
他寵溺地揉了揉對方的腦袋,問道:
“大哥呢?”
“大哥下田去了,他這幾天心情不錯,應該是收了很多糧食!”
這是李衡現在最想聽到的消息。
黃巾軍全面反撲在即,獻縣作為安插在敵方腹地的一枚釘子,必須要有充足的糧食儲備。
而依靠李明義這段時間的努力,獻縣的糧食產量終于趕上了饒陽縣,不僅能夠實現自給自足,還能有所盈余。
“我知道了,你先去玩吧。”
說著,李衡轉頭看向了跟在自己身后的兩名護衛,示意其護送李靈兒離開。
而隨著李靈兒和護衛的離開,這里很快就只剩下了李衡與趙云兩個人。
沉默開始在兩人之間蔓延。
過了好一會,李衡才率先打破了這有些尷尬的氣氛:
“趙將軍的身體恢復得怎么樣了?”
趙云看著眼前這名險些將自己殺死的黃巾首領,心情不禁有些復雜。
他原以為黃巾軍里都是一些四處劫掠,殺人不眨眼的亡命之徒。
可是,當趙云真的走在獻縣的街道上時,他才發現這里的百姓們居然真的能吃上飽飯。
饑餓,疾病,死亡……這些在其他州郡都隨處可見的東西,到了這里卻失去了蹤影。
要知道,在這連年征戰,災害頻發的年代,做到這一點可絕對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餓殍遍野,死相枕藉,易子而食……這些恐怖的語句可不是隨便說說的,而是真真切切發生的事情。
對于冀州大地的許多百姓而言,他們就是活得連豬狗都不如。
即使是某些較為富裕,災荒沒那么嚴重的地方,世家門閥也多傾向于聚斂財富和糧食,絲毫不管普通百姓的死活……
也難怪,這里的百姓會如此擁戴這支黃巾軍。
剛才一路走來,他便看到了許多普通百姓和巡邏軍士有說有笑的場景。
這在其他地方可是絕對見不到的——兵匪一家,這才是大多數人心里的想法……
趙云看了面帶微笑的李衡一眼,說道:“李大人有些明知故問了吧,趙某現在是廢人一個,恐怕已經連刀槍都提不起來了。”
李衡知道對方說的是彭云用道術弱化其身體技能的事情:
“趙將軍不必擔心,只要你愿意加入黃巾軍,效忠于我,我立馬就讓人解開你身上的禁制。”
趙云沉默了一會,并沒有馬上回答,而是繼續和李衡在街道上走著。
很快,兩人便來到了一處宅院前停下。
這座宅院位于城內一處僻靜之地,周邊鮮有行人往來。
不過從外觀上來看,這宅院倒是頗為豪華,甚至修的比縣府還要氣派一些。
見趙云有些疑惑,李衡便主動開口說道:
“你覺得這里怎樣?”
“很氣派。”
“這是獻縣前任縣丞的宅院,那個家伙在位期間搜刮了不少民脂民膏,現在已被我處死了。
他這宅院就送給你了吧。”
“送給我?”趙云感到有些意外。
他怎么也沒想到,對方不僅不計前嫌饒過了自己,現在還要再贈送一套價值不菲的宅院。
這樣的心胸和氣度,可不是每個人都有的……
不過真正讓趙云動心的,卻是李衡接下來的一句話:
“我是縣令,平日住在縣府,這宅子我要了也沒什么用,送給你倒是正好。
我聽你原來的手下說,你還有一位老母和兩位兄長住在常山郡?你之后可以將他們接來一起住。
哦,對了,我已經寫了一封親筆信,送往了當地,讓那里的縣令好生對待你的家人。
就算你不愿將他們接來,我想他們在當地也會過的很不錯的。”
聽到這話,趙云猛然轉過頭,眼神復雜地看著李衡。
其實,他家人的處境一直都是他的一塊心病。
畢竟現在的常山郡是由黃巾軍占領的,而由于他之前在漢軍擔任低級軍官的經歷,他家人的日子一直都不太好過……
李衡的這一做法相當于直接解決了他目前最大的擔憂。
因為對于趙云來說,他就算愿意加入黃巾軍,在短期內也是不想把家人接過來的,畢竟那就意味著對方可以隨時拿家人來要挾自己……
可現在,李衡居然提前想到了這一點,直接派信使前往常山郡,讓當地縣令關照自己的家人……
如此胸懷和厚待……要說趙云不感動,那肯定是假的。
李衡看著趙云的表情,心里知道對方應該是已經有所動搖了。
其實這也并不奇怪。
東漢時期,最主流的價值觀便是講情義,重孝道。
這從當時“舉孝廉”這一人才選拔制度便能夠看出來。
而李衡的這一做法,正是直擊了趙云內心最脆弱的地方。
“趙將軍,你先考慮考慮吧,不用著急回答我。
不過你這府邸,我就先派人替你打掃了,省得你住進去不習慣。”
李衡拍了拍趙云的肩膀,隨后便轉身離開了。
他知道,這個時候必須得給對方留出足夠的思考時間。
逼得太緊,只會適得其反……
……
都城雒陽。
作為東漢權力的中心,皇權的象征,雒陽城被修建得極為宏偉。
城墻高聳雄偉,厚逾數丈,磚石嚴密,遠遠望去綿延數十里而不絕。
此時,車騎將軍皇甫嵩,北中郎將盧植,正分別騎著高頭大馬,立在一處山坡之上。
而在他們背后,是旌旗連天,黑壓壓一片,足有數萬人之眾的鐵甲軍隊!
如此規模的大軍,即使是放眼整個大漢天下,也足以讓任何人心生恐懼。
皇甫嵩瞇起眼睛,望著遠處那宛如巨龍盤踞一般的都城,臉色卻極為嚴肅。
終于,在眾人沉默的等待中,有一騎馬軍士正從雒陽城下飛奔而來。
“唰!”
即使知道這騎馬軍士并非敵人,皇甫嵩身邊的數千近衛還是齊刷刷地舉起了手中弓箭!看上去極具壓迫感!
馬蹄聲漸近,皇甫嵩舉起了右手,示意身邊近衛放下弓箭。
緊接著,那名騎馬軍士便在皇甫嵩和盧植面前勒馬停住!
“報告將軍!城樓的守將說……若我們想要進城,就必須把大軍留在城外,只準皇甫將軍和盧植將軍攜帶親衛進入……”
軍士的話音剛落,皇甫嵩身邊的幾名將領立刻勃然大怒。
其中一位名叫刑鵬的鷹鉤鼻將領,瞪著眼睛,破口大罵:
“放他娘的狗屁!他一個區區城樓守將,算什么東西?
要是沒有我們在前線阻擋黃巾軍,那些妖道早就打到雒陽來了!
如今我們功成回朝,他竟還敢攔著我們不讓進城?!”
一旁的盧植聽到軍士的匯報后,也是皺了皺眉頭。
他們在冀州之時,便聽說了宮中大亂的事情,當時大將軍何進意欲誅殺十常侍,但未成想事情敗露,蹇碩竟然聯合其余宦官公然起兵造反,最終導致何進被殺。
何進死后,他麾下將領和部從震怒,與那些閹宦開始了殊死搏斗,并將其擊敗。
為了活命,幾名閹宦竟然挾持了少帝劉辯與陳留王劉協前往北邙逃命。
其實在聽到何進下令征召之時,皇甫嵩和盧植便已經從冀州趕來了。
而按照原本計劃,他們也是能夠及時趕到都城,平定宮中內亂的。
但好巧不巧,幾場大雨延誤了皇甫嵩和盧植的行軍速度,導致他們晚到了些時日。
而恰恰是趁著這幾天,西涼的董卓率領本部人馬趕到,救下了皇帝陛下,誅殺了叛亂宦官……
所以,如今這都城內,到底是誰在發號施令,就有些說不清了……
盧植看向那名軍士,沉聲問道:
“那城樓守將不過是一區區校尉,哪里敢阻攔我們?
我現在只想知道,下令讓我們只身入城的,到底是陛下……
還是那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