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總序

本套叢書研究的是20世紀國際格局的演變與大國關系的互動之間的關系。其中既要考察20世紀主要大國之間關系的發展變化,也要探討大國之間的關系變化對國際格局演變的影響,以及在一定歷史時期內相對穩定的國際格局對大國關系形成的反作用。

之所以選擇研究這個課題,主要有以下幾點考慮。

第一,大國關系與國際格局的演變密切相關。自近代民族國家產生以來,大國之間的關系始終是最重要的國際關系,對世界歷史的發展、國際格局的變動、國際秩序的構建、各民族國家的命運,都產生過十分重要的影響。特別是20世紀以來,世界歷史發生的各種重大事件以及國際格局從歐洲中心到兩極格局、再到多極化趨勢發展的巨大變化,無不與大國之間關系的發展變化緊密相連。換句話說,大國和大國集團的力量對比和關系變化構成了世界格局的重要基礎,是國際格局變動的決定性力量。與此同時,國際格局也實際影響并制約著一定歷史時期內的國際秩序,并進而影響著一國的戰略選擇和政策制定。

第二,加強對20世紀國際格局的演變與大國關系的互動研究是當今國際形勢發展及中國國力增長的需要。進入21世紀以來,國際形勢發生了深刻變化,經濟全球化迅速發展,世界多極化不可逆轉。但是,在今天的世界上,民族國家仍然是國際行為的主體,因此,民族國家如何在國際競爭中有效地維護自己的國家主權,捍衛自己的國家利益,如何在國際合作中取得雙贏和多贏的結果,仍然是每一個民族國家面臨的重要問題,也是正在崛起的中國面臨的重大問題,更是一個關系到中國長遠穩定和平發展的重大戰略問題。可以預見,隨著中國改革開放政策的穩步推進,隨著中國國力的不可阻擋地快速發展,隨著中國在國際經濟、政治、軍事、文化等領域的重要性不斷提升,在今后的幾十年時間里,中國與外部世界特別是與一些大國之間的關系必將呈現出更多的沖突、摩擦、競爭與合作的錯綜復雜的局面。因此,研究英國、美國、法國、德國、日本、俄國/蘇聯等大國在構建有利于自己的國際格局、國際體系時所做出的外交努力,研究20世紀國際格局的變動與大國關系變化之間的互動,對于當今的中國如何在大國關系演變、國際格局和國際秩序的變革中發揮負責任大國的作用,構建有利于中國的國際格局和國際體系,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和借鑒作用。

第三,研究這一課題是學術發展的需要。鑒于大國關系與國際格局的重要性,國內外的學者在歷史學領域和國際政治學領域的相關研究已有頗多建樹。

在歷史學領域的研究,主要是運用歷史學的實證方法,通過對檔案資料的研究和解讀,或對雙邊或多邊大國關系中的具體個案進行微觀的深入探討,或從外交史出發對大國關系進行通史性論述,以揭示主要大國之間的錯綜復雜的關系發展。一些著作已經涉及了20世紀的國際格局、國際體系、國際秩序等問題,對國際組織的活動也有所探討。這些成果,為我們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礎。但是這些研究仍然比較缺乏宏觀的視野、辯證的思考和應有的理論深度。西方學者的研究成果雖然有許多可取之處,但是其基本主導思想是以西方特別是以美國的理念來改造世界(盡管美歐之間也有分歧),建立西方主導的國際格局和國際秩序,并維護這種秩序,因此只具有借鑒意義。

在國際政治學領域的研究,主要是依據歐美大國關系的發展歷史和處理國際關系的經驗而發展出來的一系列國際關系理論,通過對歷史案例的解讀和相對宏觀的論述,說明大國之間的關系以及對國際格局、國際秩序的影響,以此分析當今的國際問題和國際形勢發展趨勢,并提出對策。這種把國際政治學和國際關系史結合起來的研究方法,以及通過對當前的國際問題的研究為中國外交提出對策的視角,對本課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啟發和借鑒作用。但是這些研究較缺乏基于原始資料的歷史考察,以及缺少對大國關系的發展與國際格局、國際秩序的建立和演變之間互動關系的歷史研究。西方學術界運用其國際關系理論來看待20世紀國際格局和大國關系的發展,帶有很大的片面性,往往把西方大國崛起時的對外擴張視為普遍真理,并以此來看待正在發展的中國,宣揚“中國威脅論”,這是我們不能接受的。

因此,將歷史學與國際政治學二者結合起來、將微觀研究與宏觀考察結合起來,具體探討國際格局、國際體系、國際秩序的構建和演變與大國之間關系變化的互動關系,是本課題研究的學術發展空間。

第四,與近年來國外大量新解密的原始檔案資料特別是外交檔案資料相比,中國國際關系史的資料建設相對落后,一些整理匯編的資料集多以20世紀50~70年代翻譯的資料為主,嚴重制約了中國的國際關系史研究。因此,本課題在進行研究的同時,將密切跟蹤不斷解密的國內外檔案文獻,精選、翻譯、編輯一些重要的國際關系史料并陸續出版。

鑒于國際格局的演變是一個比較長期的過程,要經過許多重大的事件導致國際關系特別是大國之間的關系發生一系列變化的量化積累,最后才會導致國際格局發生質變,因此本課題的研究著眼于20世紀的較長時段,突出問題意識,以唯物史觀為基本指導,運用歷史學與國際政治學的交叉研究方法,以歷史學的微觀探究為手段,以國際政治學的宏觀戰略高度為分析視角,通過對20世紀重要大國之間關系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的專題實證研究,力圖深層次多角度揭示大國關系的發展及其與國際格局、國際秩序演變之間的互動關系,為今天正在和平發展的中國如何處理與其他大國的關系,包括如何處理與目前由大國主導的國際組織的關系、如何在當今世界積極發揮自己作為負責任大國的作用,從而構建有利于中國發展的國際格局、國際體系、國際秩序、國際機制和國際安全環境,提供歷史借鑒、重要啟示和基本的理論與現實支持。與此同時,本課題的研究也希望能夠在培養具有世界眼光、了解大國之間關系發展的歷史、知曉國際關系的復雜性和曲折性、具有對世界多元文化的認知與理解力、從而能夠在紛繁復雜的國際關系現實中處變不驚的人才方面,有所貢獻。

為了將本課題的研究成果集中呈現,首都師范大學國際關系研究中心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推出這套“20世紀國際格局的演變與大國關系互動研究”叢書。這套叢書包括專著、資料集和論文集等若干種,這些成果也是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0世紀國際格局的演變與大國關系互動研究”(項目號:11&ZD133)的組成部分。

徐藍

2014年4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宁县| 乐昌市| 灵石县| 津市市| 班戈县| 宜章县| 乡城县| 新田县| 额尔古纳市| 北海市| 禹城市| 集贤县| 浮山县| 阿勒泰市| 历史| 十堰市| 隆回县| 睢宁县| 民丰县| 昌江| 沙雅县| 庄河市| 乐平市| 云龙县| 准格尔旗| 呼伦贝尔市| 博客| 郎溪县| 申扎县| 桦南县| 焦作市| 平安县| 商水县| 来宾市| 海原县| 武陟县| 常宁市| 江西省| 阿坝县| 广宁县| 岳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