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封賞
- 紅樓:從太湖水寨開始挽天傾
- 一紙黃原
- 2411字
- 2025-04-13 12:00:00
劉宸等人在院內休養幾天。
那一夜劉宸并未受傷,但終歸發力過猛,導致肌肉有些酸痛無力。
錦衣軍這幾天全體出動,在京城內大肆抓捕步軍統領衙門的將校,以及與謝鯨有關聯的官員和貴族。
劉宸得到消息,義忠親王世子李灼并一眾官員上奏,怒斥謝鯨狼子野心,妄圖謀逆,請誅九族。
不禁覺得這些古代上位者,真是心狠。
謝鯨明明是李灼手下,得他命令來殺自己,結果事敗后為了掩蓋自身罪行將一切都推到謝鯨頭上。
不過這一點劉宸早有預料,他了解封建帝王或者妄圖染指帝王的人,他們的帝王心術就代表了他們不會是有情有義之人,一切都是利益,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的權力。
除此之外,他還得到一個真正讓他震驚不已的消息。
李灼等人竟向景安帝給他請功,求封爵位。
一日朝會。
錦衣軍指揮使駱養性將幾日來清點的走私物和銀兩并抓捕的結果在殿上公布。
聞者皆驚,紛紛斥責謝鯨膽大包天。
不過戶部侍郎郭淮卻列位而出,“啟稟陛下,南城碼頭抓獲的走私銀兩是否充入國庫,請陛下示下。”
別人都在討論謝鯨的造反事實,現在被戶部侍郎一下拉到走私銀兩上。
這不是一個小數目。
要知道現在每年全國財政賦稅收入不過兩千萬兩,并且還在逐年下跌。
這五百萬白銀加二十萬兩黃金,幾乎抵得上半年的財政賦稅收入。
激烈的財政討論拉開帷幕。
各部尚書紛紛說著自家事務要緊,急需銀兩。
大殿上吵成一鍋粥。
就在此時,李灼向身前邁出一步,朗聲道,“諸位大人,這些銀兩不管是入國庫,還是由各部按需索取,都是正途,自有陛下處置。不過這些銀兩和走私物是由五城兵馬司指揮使劉宸劉大人擒獲,也是由他將謝鯨叛亂消弭于無形,使得京城百姓不致遭受兵災,此平定叛亂之大功不啻于斬敵酋千級,功在社稷。”
隨后李灼面向景安帝,深深一拜,“陛下,今賊肆虐,正需此等虎將震懾宵小。臣請仿武廟舊例,賜伯爵之位,以彰'賞不逾時'之義。”
御史中丞王延年直接開口駁斥,“世子殿下此言差矣,我朝祖制,非軍功累世者不輕授爵。劉宸雖勇,然年未弱冠,資望尚淺。昔祭征虜平定彭寵,光武帝亦僅追謚而未封爵,防'恩寵過盛反損其節'之弊,不可不查。”
暗中已追隨李灼的幾位官員紛紛出列,為劉宸請功,請封爵位。
一時之間,大殿上再次因為劉宸封爵之事吵鬧起來。
站在大殿角落的賈政聽聞這些人因為劉宸起了爭吵,心中震驚不已,沒想到幾月前才見到的少年俠客,此時已經進入朝堂諸公的視野并成為爭論的中心。
景安帝表情不悲不喜地安坐高位,看著堂下的爭吵,并不發表意見。
好一會兒后,內閣首輔溫士壬開口道,“諸公之議,皆出公心,然陛下睿鑒獨運,豈不聞‘恩威并濟’之道?宜取‘漸進厚賞’之法,當官升五級,領步軍統領衙門步軍翼尉之職(正三品),令賜玉帶,蔭一子入國子監。待其后續剿賊有功,屆時封爵方順理成章。”
景安帝頷首,“溫卿老成謀國,所言極是。不過此事,還要從長計議,今日朕乏了,退朝。”
說完不等下面群臣反應,直接從高處龍椅離開。
眾臣面面相覷,不知陛下到底是何意。
難道劉宸失寵?
朝堂上的奏對在京城引起軒然大波,劉宸自然也就知道了。
劉宸覺得首輔的話很有道理,連升五級已經很嚇人了,提拔太快容易出問題。
更何況這個請封爵位的要求由李灼提出,肯定不能輕易接受。
劉宸仔細想著李灼的目的,突然反應過來
“壞了……”
李灼這是傳達出一個態度,義忠親王世子是劉宸的鐵桿支持者。
這是要強行拉他入伙,即便不成,也可以消耗景安帝對他的信任。
劉宸當機立斷,必須馬上入宮覲見。
剛立了大功,可不能因為這個反而被厭棄了。
穿戴齊整后快馬到了宮門,正好遇到了周公公。
“周公公,下官請見陛下,麻煩公公速速通傳。”
周公公確是笑道,“巧了,劉大人,咱家正好是要給劉大人傳口諭呢,陛下召你入宮覲見。”
劉宸聞言大喜,沒等他自己來辯解,景安帝竟然主動召見,這是利好啊。
跟隨周公公進了養心殿。
一進殿內,劉宸就跪伏在地,“微臣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吧。怎來的這么快?”景安帝笑著說。
看上去心情似乎不錯。
劉宸站起身,笑了一聲,“嘿嘿,不瞞陛下,微臣也是心急如焚地想要覲見,在宮門口碰到了周公公。”
“哦?這么心急著見朕?”
“微臣聽聞了早朝上為臣請功的爭吵,心中惶惶不安。臣從一開始就與義忠親王世子李灼劃清了界限,他多次招攬臣都不為所動,此次請封爵必是他挑撥陛下與臣關系的陰謀!”劉宸口氣急促地回答。
景安帝聽著劉宸焦急的語氣,竟不自覺笑出了聲,“你啊你,朕豈是連如此簡單計謀也分辨不出的昏君?”
“陛下英明睿智,志存高遠,洪福齊天,壽與天齊,智慧遠不是微臣能比的。微臣短智,差點著了道。”劉宸連番馬屁拍過來。
“什么狗屁不通的話,治安疏難道是請人代筆?”景安帝笑罵道。
雖然劉宸拍馬屁的話前言不搭后語,但景安帝能明顯感受到劉宸的赤子之心,反而能坦然接受劉宸的話。
劉宸腦中一轉,“陛下,說起來臣的治安疏確實有人代筆,臣只是說了想法,具體成稿和潤色另有其人。”
“哦?”
劉宸不賣關子,接著說道,“正是已故前巡鹽御史林如海獨女林黛玉。林黛玉自幼跟隨名師,才學遠高于鄉野中長大的微臣。
而且陛下有所不知,臣與林黛玉在江南相識于微末,現已征得榮國府賈老太太同意,不日將迎娶黛玉。嘿嘿,陛下,臣讓自己未過門的妻子代筆潤色一番,應該不算罪過吧?”
景安帝臉上笑容更盛。
劉宸自從第一次覲見就努力營造的忠直純善形象已經漸漸深入景安帝的心。
劉宸此刻的話更顯得他不怕丟人的憨直。
沒有任何一個帝王不喜歡這種沒有太多心思且用命做事的臣子。
而且此次劉宸立功之大,遠超朝堂眾臣所說。
只一點,如此規模的兵甲和銀兩,一旦被義忠親王府吃下,可能不日就會發動宮變和兵變。這種行動遠超區區一個謝鯨造反所能造成的危害。
畢竟義忠親王有著傳自太上皇的大部分勛爵的認可,稍有不慎,滿盤皆輸。
劉宸這是間接救了他,也救了他的皇位社稷。
此等大功,他本來也有些頭疼該如何賞賜。
召他入宮,一是為了安撫他,免得被李灼粗鄙的計謀影響君臣相得。二就是為了探探口風,看看劉宸想要什么,好確定封賞。
如今景安帝聽到劉宸的話,心中已有數,放聲大笑兩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