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賈珍與秦可卿的葬禮(求追讀!)
- 紅樓:從太湖水寨開始挽天傾
- 一紙黃原
- 2274字
- 2025-04-02 08:05:00
當夜,榮寧二府都不平靜。
凌晨時分,賈蓉那邊終于派小廝到榮國府通報了賈珍的死訊。
確認無誤,當晚賈珍就在天香樓內被燒死,尸骨無存。
一起被燒死的,還有賈蓉媳婦,秦可卿。
深夜公公與媳婦同處一室被燒死,這個丑聞如果傳講出去,勢必會對賈府的聲譽造成毀滅性打擊。
消息傳到后不久,榮國府從賈母開始大大小小的主子就齊聚榮禧堂,商議著對策。
賈母坐在最上方的榻上,表情嚴肅,“都說說,這事該如何處理。珍兒就這樣去了,那可卿平日里看上去是個賢良淑德的,沒想最后是個這樣的。”
鳳姐本來想替秦可卿說兩句,秦可卿畢竟是她的好友,而且賈珍是個怎么樣的人誰人不知,這事怎么怪都不能怪到可卿頭上。
不過話在嘴邊,卻是沒有說出口。
此時賈母正在氣頭上,而且面臨賈家名聲敗落,不管怎么樣都不能把錯歸到爺們頭上。
賈母在上面看著眾人反應,見賈赦老神在在地坐著,“赦兒,你說說。”
賈赦聽到母親點名,站起身,“珍哥兒絕對不是死在天香樓!咬定這一點,賈府名聲無憂。”
看賈赦一臉得意的坐下,賈母更是氣不打一處來,“珍兒去了,你就這么高興?你是能繼承他的爵位啊,還是能當賈家族長啊?”
賈赦心頭大驚,得意忘形了,他確實是盯上了賈家族長的名頭。
賈珍死了,賈蓉還小,賈家德高望重爵位最高的,非他莫屬。
聽得母親這話,連忙再次起身,“母親,兒絕無此意,只是在為賈府聲名著想。至于賈家族長,合該由母親和各位族老商議決定,兒不敢擅自做主。”
賈母不再理會賈赦,看向賈政,“政兒,你覺得呢?”
賈政心亂如麻,賈珍一死,賈府名聲必然臭不可聞,他以后和文人同僚還如何相處?
聽到賈母問話,才驚醒過來,“母親,孩兒并無想法,只是覺得今夜寧國府大火的真相,務必要保密,確保消息不泄露出去。”
賈母點點頭,政兒雖然常年和些文人門客廝混,有些文人的執(zhí)拗脾氣。但面對賈府的大是大非還是清楚的,雖然說的方法沒有可行性,但總歸是為賈府著想。
“不妨都來說說吧。寧國府大火全京城估計都知道了,消息肯定是瞞不住的。只能在珍兒的死上做文章。”賈母雖年老偏心,但多年掌家腦子卻還算靈光。
鳳姐兒這時才出聲,“聽說寧國府不止燒了天香樓,旁邊的登仙閣也被燒著了?”
賈政點點頭。
鳳姐這才繼續(xù)說,“那就好辦許多,大火的消息肯定不能攔著,但珍大爺卻是死在登仙閣。
天香樓起火起因是在天香樓做法事留下的燭火點燃了簾帳,剛巧秦可卿病重沒有行動能力,兩個丫鬟去廚房給秦可卿拿吃食不在樓內,這才讓大火蔓延開來。
大火蔓延引燃了登仙閣,那時珍大爺在登仙閣吃酒,已經醉倒,迷醉中被大火燒死。
這樣就不用壓制消息,再怎么傳播也影響不到咱們賈家的名聲。”
賈母聽得異彩連連,“還是鳳丫頭有主意,你們爺們兒聽到了嗎,就按鳳丫頭說的吩咐手下小廝把消息傳出去。一定要壓過其他的傳言!”
鳳姐得了夸獎,卻沒有往日的嬉笑,反而眼神肅穆。
等賈母吩咐完,鳳姐又說,“老祖宗,光這樣還不夠。這件事已經傳播一夜,版本肯定多種多樣,里面定是有不少不利于賈家的。而且我們傳播的消息也不可能讓所有人都相信。”
“那該如何?”
“禍水東引~只需要將消息的重心,從珍大爺命喪天香樓,轉移到救火上,就可以了。”
賈母被鳳姐的禍水東引給逗笑了,“鳳丫頭,你個沒文化的。為宸哥兒揚名,怎么能算是禍水呢?用詞不當,用詞不當~”
“老祖宗說的是,是我詞窮了。我說的法子確實就是宣揚這次在寧國府指揮救火的宸哥兒。”
賈母贊賞地點點頭。
她們內宅眾人,早就在丫鬟們的私下傳播中知道了昨夜劉宸在寧國府救火現(xiàn)場的英姿。
不僅條理清楚、指揮若定,而且身先士卒、奮不顧身,真真豪俠!
因此對于宣傳劉宸救火的事,眾人心頭都沒有絲毫反對。
于是事情就這樣定了下來,手下小廝們加急向京城各處傳播著“珍大爺命喪登仙閣,宸少俠勇滅沖天火”的事跡。
……
賈珍生前是世襲三品爵威烈將軍,死后應奏報禮部呈報當今圣上。
第二日,賈蓉上折子奏報了賈珍死訊
過不幾日,皇帝下旨開恩,追賜賈珍二等武顯將軍。
因尤氏那夜之后害病無法理事,賈蓉又沒管過家,所以鳳姐被請到寧國府幫忙協(xié)理賈珍和秦可卿的喪事。
本來賈珍作為賈家族長,需要在府里停靈至少七七四十九日,但因為賈珍已經尸骨全無,靈柩中只存放著些他生前的衣物。
秦可卿同樣如此。
報給賈母后,兩只靈柩只在府里停七日就送至鐵檻寺,也就是賈家宗族停放棺槨的地方。
這七日里,寧國府有幾十僧侶、幾十道士念咒打醮,莊嚴肅穆。
賈蓉以孝子摔喪駕靈,賈代儒、賈赦、賈政、賈璉等合族男丁到場哭靈。
不過除了一些旁支子弟整日停留,賈赦、賈政、賈璉只待了不足半日就走了。
賈珍和秦可卿出殯分作兩日,并沒有大操大辦,幾乎只通知了王家、薛家、史家。
賈珍出殯時確實是由王薛史三家派人來送。
但秦可卿出殯時卻有不同,不僅有賈王史薛的人,四王八公也各派世子參加,除此之外,還有不少像神武將軍之子馮紫英、錦鄉(xiāng)伯之子韓奇、陳也俊、衛(wèi)若蘭等顯貴,場面極其宏大。
不僅如此,各郡王府在送葬的路上還搭了祭棚,規(guī)格嚴重超出。
這種隆重程度打了賈家一個措手不及,他們都想著低調出殯的,誰能想到問題出在秦可卿身上。
與秦可卿的出殯一對比,賈珍的出殯就顯得寒酸了,明眼人都能看出些端倪。
劉宸也全程跟隨了兩次送葬,他還專門看了秦可卿檣木棺材上的銘文——防護內廷紫禁道御前侍衛(wèi)龍禁尉。
不僅棺材是親王規(guī)格的,銘文的字也不是一個未有誥命的女子該有的。
心中對秦可卿的身份再次有了一些推測。
絕對與某位親王有關。
再聯(lián)想秦可卿的年紀,18年前,正好是義忠親王被廢了太子之位的時候。
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秦可卿應該就是義忠親王之女。
義忠親王因為秦可卿的出生或者其他相關的事被廢了太子位,這才有當今陛下的登基。
如此,一切似乎都說得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