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諸侯來朝,世家震悚!
- 開局造反,忠義系統什么鬼?
- 單純可愛
- 3547字
- 2025-05-07 00:02:00
就在群臣驚恐之時。
皇帝聽了曹尚天的話,再看看一旁神色堅毅,不表態不反駁的曹海。
心中也是一沉。
祭天大典向來是皇室操辦。
用以祭祀天地,追憶昔日歷代先帝的輝煌功勛,以鞏固統治的手段。
而這回要是讓曹家主辦了。
這一切豈非完全顛倒,讓曹家進一步彰顯其統治力。
而自己這個所謂天子,卻要在列祖列宗面前顏面喪盡?
諷刺!
太諷刺了!
皇帝可以預見。
真到了祭祀那一天,曹尚天絕不會輕易放過自己!
而此刻。
曹尚天笑意盈盈。
他迫切想要接手祭天大典,自然不光在于折辱皇帝。
而是在昨日跟曹海聊完以后。
認識到了今年大典背后的深切價值。
原本這祭天大典。
各地郡國,都要派遣官員來朝拜。
但自從天下紛爭,諸侯離亂。
天下各處的官員,來得一年比一年少。
長此以往下來。
逐漸成了皇室自娛自樂,在皇城之外無人在意的余興節目。
但今年。
南方卻有盤踞西南,東南的兩位將軍,以及掌控著四戰之地、天下樞紐江陵城的皇室旁系宗親。
整整三位南方諸侯。
主動請旨,要派遣使者親來皇城,參與大典!
一來。
這三大諸侯在南方漸成氣候。
但南方中小豪強依然林立,局面混亂不堪。
為了名正言順收割這些中小勢力,三大諸侯亟需朝廷的認可和名分。
二來。
魏國公挾天子以令諸侯,若是氣吞元氏,便將一統大景北方。
三位諸侯,亦忌憚屆時魏國公收整兵馬,揮師南下!
因此特來示好,想與曹家暫且達成和平。
而曹海告訴曹尚天。
對于曹家來說,眼下北方大戰還未結束。
即使覆滅元氏,想要消化整個大景北方的勢力,也需要相當的時間。
此時此刻。
他們在南方無論如何混戰,只要不北上生亂,曹家都無心干涉。
也就是說。
雙方都有相安無事,休養喘息的意圖。
既如此。
曹家正好借著祭天大典,與三家達成一個短暫的聯盟。
只要皇帝乖乖聽話,各世家大族安分守己。
便能顯示曹家對朝堂的掌控力,震懾住南方諸侯。
說不定。
到時跟各方還能有進一步的合作跟利益交換。
這時。
群臣眼看曹家要借祭天大典大做文章,進一步鞏固勢力。
甚至大有跟南方諸侯勾兌的苗頭。
終于有人忍不住出言:
“祭天大典歷來由皇室主辦。”
“曹家參與其中,恐怕不合禮制吧?”
曹尚天轉頭。
眼前雖然只有一個官員發言,但群臣看向自己的目光,都異常警覺。
他緩緩道:
“曹家不過代陛下效勞而已。”
“況且這貪污案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可見陛下身邊奸佞環伺,若是貿然操辦大典,恐怕又會生出事端。”
“……陛下,你說呢?”
皇帝一顫。
盡管一萬個不愿意。
也只能慘笑道:
“愛卿說得是。”
“朕貪了百姓的錢財,屢犯大錯,自知有愧。此時主持操辦祭天大典,恐怕難以服眾。”
“由曹家代為監督協辦,合情合理。”
只見皇帝一點掙扎都沒有。
就這樣讓出了權力。
群臣不禁暗自嗟嘆。
剛剛站出來發言之人,也是臉色一白,弱弱地縮了回去。
要說之前他們只覺得皇帝屈辱。
那這一次,他貪財、自作聰明、任人拿捏種種丑相。
便全都集中地暴露了出來。
眾人看著龍椅上搖搖欲墜的皇帝,心中都失望鄙夷不已。
曹尚天淡淡道:
“陛下放心。”
“這一次,我一定替你風光大辦。”
“達成【明志】,忠義值+1+1+1……”
曹海見他說完。
轉身看向群臣,又補充道:
“如今皇城中叛逆橫生,包括賈家在內的一干亂臣,都尚在審訊當中。”
“望諸位莫要步他們的后塵。”
“不要在祭天大典時,在各郡國面前,丟了陛下和朝廷的臉面。”
眾人心中一緊。
曹海這便是赤裸裸的威脅了。
反曹聯盟一干罪臣,跟皇城各方勢力總歸有盤根錯節的關系。
要是在祭天大典的關鍵時期出來跳腳。
恐怕會被曹家,借機打成叛逆!
群臣心生忌憚。
尤其是那些底蘊深厚,本該跟曹家并駕齊驅的世家大族。
看著曹尚天兄弟二人這樣呼風喚雨。
眼中情緒復雜,卻又不敢再吭聲。
議事結束后。
皇帝在石公公攙扶下,顫顫巍巍往自己寢殿退去。
而群臣被震懾一番。
亦是失魂落魄地匆匆散去。
人潮當中,曹尚天和曹海踏出金鑾殿,正要離去。
卻見有人前赴后繼追過來。
打頭的一人,就是王忠。
曹尚天玩味地打量他,道:
“王大人攔我,不會是特意想謝我方才支持你吧?”
王忠一臉耿直:
“我負責宮中財物清點。”
“我只想向世子確認,陛下運出宮的那些財物,當真已經散給百姓了嗎?”
曹尚天失笑。
剛才朝堂上,恐怕連皇帝在內,所有人都認定這是他曹尚天黑吃黑。
沒有人會相信,這些財物都散給了百姓。
更沒人會深究。
但王忠偏偏執著于此,特意上前問詢。
曹尚天道:
“自然是真的。”
“不過不是昨晚……而是明晚。”
王忠一愣:
“什么意思?”
“你是說財物尚未散出去?”
曹尚天道:
“事出突然,哪能那么快?”
“不過,皇帝和群臣不相信,不代表我不會做。”
“王大人若是不信,不如明晚隨我一同去散財。”
王忠頗為訝異地打量曹尚天。
他居然真的要把那些財富,散給窮苦百姓?
他愈發覺得,之前沒有完全看透這個魏國公家的世子。
此人雖荒誕不經。
但近來種種舉動,屬實稱得上一個“善”字。
但同時。
他又隱隱感到曹尚天還有什么把戲。
王忠警覺地問道:
“為何不是今晚?”
曹尚天意味深長地笑道:
“這幾日實在太疲累,我得好好歇歇。”
“我想了想。”
“不如等明早,你隨我一同清點一輪宮中財物之后,再行此善舉。”
王忠心中一震。
匪夷所思道:
“你不會是想把更多宮中財物拿出去,直接分給……”
曹尚天立刻打斷道:
“王大人。”
“有些事,說出來就沒意思了。”
王忠一臉驚恐地看向他。
心中波濤洶涌。
曹尚天想逼皇帝還錢的同時,再狠狠榨取一道利息。
王忠一方面深知,這是利于百姓的好事。
皇帝鑄成大錯。
相較于原封不動還錢了事,叫他付出代價,自然要更長記性。
但另一方面。
這不合規矩。
劫富濟貧,是江湖游俠才做的事。
而他們是朝廷命官。
但不知道為什么。
王忠一時竟說不出勸阻曹尚天的話。
半天了只道:
“你容我再想想。”
曹尚天見他一臉糾結,但眼看就要妥協的模樣。
于是道:
“我當你答應了。”
“明日,宮里見。”
眼看曹尚天負手而去。
王忠環顧四周,連連道:
“我還沒答應……”
這時。
他身后一個聲音道:
“想做就去做吧。”
王忠回頭,發現居然是父親王謙。
他連連作揖道:
“父親,你都聽見了。”
“……世子這樣做,有違律法。”
王謙道:
“你素來秉直忠義。”
“可惜從小就軸了一些。”
“你要知道,這亂世之中,為謀私利,罔顧律法之人數不勝數。”
“但能為了蒼生百姓違逆律法的人,可不多了。”
王忠一怔。
明白了父親的意思。
接著又糾結道:
“父親,因為我近日的所作所為,敗壞了王家的名聲。”
“外面都傳,王家已投效魏國公。”
“難道父親對此,并不介懷么?”
王謙笑著搖了搖頭:
“王家不投效任何人。”
“你我皆知,我們心中只有大景和蒼生百姓。”
“做你該做的吧。”
“只不過下一回,可不要再被世子戲耍了。”
王忠一愣:
“他戲耍了我?”
“這是何意,還請父親明示。”
王謙咳嗽了一聲,緩緩道:
“回家細說。”
王忠隨即跟著父親離去。
而曹尚天和曹海一路徑直行去,很快又有人攔了上來。
定睛一看。
無疑是楊家家主楊治。
曹尚天笑道:
“楊尚書?你也有事?”
楊治打量著曹尚天。
不久前。
對方剛殺了自己一個兒子,雖說是不屑一顧的庶子,自己也默許了殺人的舉動。
但死了兒子。
總歸不該對仇人笑臉相迎。
而此刻,楊治卻不得不一臉客氣道:
“世子,將軍。”
“昨日楊家協助捉拿叛臣,想來不久之后,便能審出結果。”
“可我兒楊重和他母親,卻還被關在天牢當中……”
曹尚天聞言,和曹海對視一眼。
上次,楊治來求他們放了自己家人,態度還略帶倨傲。
但被晾了這樣一陣之后。
明顯服帖老實了不少。
尤其是他另一個好兒子,還沾上了反曹聯盟之后。
態度更是究極大轉彎。
生怕整個楊家也被扣上反曹的帽子。
這時。
曹海神色平靜道:
“楊尚書哪里話。”
“有關賈家私通元氏的情況,就快要查個水落石出了。”
“我們絕不會污蔑任何一人。”
“更何況,祭天大典舉辦在即,我們還得好好仰仗楊家協助。”
楊治聞言。
意識到這是在點自己。
猶豫片刻,只能表態道:
“祭天大典事關重大。”
“楊家自當全力相助,同時我也會出面,規勸那些不安分的世家。”
曹尚天點點頭:
“那就有勞楊尚書費心了。”
“……至于楊公子,我看他也不像是勾結元氏謀逆之人。二哥覺得呢?”
曹海看看自家弟弟。
點頭道:
“既如此。”
“明日我就安排人,把楊公子先放出來。”
楊治見曹家終于點頭放人。
終于長舒一口氣。
連連道:
“謝世子和將軍明鑒。”
眼看楊尚書恭敬地道別遠去。
曹尚天和曹海都意識到,眼下賈家的事查得差不多了。
一味地震懾朝堂沒有意義。
眼下,是到了陸續釋放無罪的旁支人等,恩威并施的時候了。
這時。
于漸又匆匆趕來。
對曹尚天耳語道:
“大人。”
“皇妃那邊,又有重要消息告知,想請您過去。”
曹尚天點點頭:
“知道了。”
“這回我不過去了,讓她到滄池亭臺等我吧。”
于漸一愣。
雖不知曹尚天又賣的什么關子,還是慌忙領命傳信去了。
接著曹尚天也大步流星而去。
而在他們身后。
尚未完全散去的群臣,原本目光陰冷地看著曹家兄弟,對他們主導祭天大典頗有成見。
但當他們見到王家、楊家接連上去和曹尚天攀談。
大有示好投效的意味。
群臣紛紛臉色一沉,感到曹家的崛起,似乎已經愈發不可阻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