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努爾哈赤:白山黑水的崛起
東北的長白山,白雪皚皚;松花江、黑龍江,黑水洶涌。這片被稱為“白山黑水“的土地上,走出了一位徹底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人物——努爾哈赤。
如果說歷史是一臺大戲,那么努爾哈赤絕對是位“不甘做配角“的狠角色。出生于1559年,這位女真族小部落的少年,竟然愣是從一個擁有十三副鎧甲的“創業青年“,一步步成長為叱咤風云的一代梟雄。他的傳奇人生,堪稱是中國歷史上“白手起家“的經典教材。
一、白山黑水:英雄的搖籃
長白山脈綿延千里,四季分明;黑龍江水系浩蕩奔流,滋養著這片富饒而又肥沃的土地。女真族世代生活在這里,他們擅長騎射,能在零下四十度的嚴寒中生存,堪稱是“東北鐵人“的祖先版。
女真族分為很多部落,努爾哈赤所在的建州女真只是其中一支,而且還不是最強大的那支。但就是這樣一個“不起眼“的部落,卻因為努爾哈赤的出現而徹底改變了命運。
有意思的是,女真族與漢族的交往由來已久。明代初期,女真人主要靠打獵為生,他們會把珍貴的皮毛拿到邊境與漢人交換糧食、鹽巴和鐵器。這種貿易,明朝官方稱之為“互市“,但實際上更像是“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換。
到了努爾哈赤的爺爺那一輩,女真人開始學會了耕種,生活方式逐漸從“游獵為主“變成“半農半獵“。這一轉變很關鍵,因為它讓女真人有了更穩定的糧食來源,人口得以增長,為努爾哈赤后來的崛起奠定了人力基礎。
二、家族悲劇:英雄的起點
歷史上的傳奇人物,往往都有一段刻骨銘心的經歷作為起點。努爾哈赤也不例外。
努爾哈赤的爺爺塔克世和父親覺昌安,都是建州左衛的首領,在當地還算有些名望。但他們的結局卻很悲慘——先后死在明朝將領李成梁的手中。
關于他父親之死,有個故事頗為曲折。1583年,覺昌安受到寧遠衛指揮使李成梁的邀請,前去赴宴。席間,覺昌安被誣陷謀反,當場被殺。當時24歲的努爾哈赤也在場,卻因為年輕,被明軍看不起,僥幸逃脫。
有史料記載,努爾哈赤在逃跑時,曾回頭遠遠地看了父親最后一眼。那一刻,他內心的悲憤可想而知。但有意思的是,年少的努爾哈赤并沒有立刻舉起復仇的大旗,而是選擇了隱忍。
按照當時的傳統,這種血海深仇,不報不足以為人。但努爾哈赤卻明白,憑自己當時的實力,貿然報仇無異于以卵擊石。他選擇先默默積蓄力量,等待時機。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個年輕人,親眼目睹父親被殺,卻能隱忍不發,這得需要多大的毅力啊!這種超乎常人的忍耐力,成為努爾哈赤日后成就大業的重要品質。
三、十三副鎧甲:最小規模的創業
努爾哈赤二十五歲那年,明朝封他為都督僉事,給了他一片小小的領地。這時的努爾哈赤,手下只有區區十三副鎧甲和十三名壯丁。
“十三副鎧甲“這個數字在歷史教科書上經常出現,但很多人不理解它的含義。其實,這里的“鎧甲“不單指盔甲本身,而是一種軍隊編制的單位。一副“鎧甲“代表一個全副武裝的戰士,通常還包括這個戰士的家屬和奴仆。所以,十三副鎧甲差不多相當于十三個小家庭,人數約五六十人。
講真,在東北這種地方創業,只有十三個壯丁的團隊,放在今天連個小型外賣站都開不起來。但努爾哈赤卻靠著這十三個人,開始了他的“創業之路“。
乍看之下,努爾哈赤的起點實在太低。但實際上,他有幾個別人沒有的優勢:
首先,他有“名分“。盡管他的領地小,但畢竟是明朝冊封的官員,擁有一定的合法性。在那個看重“名分“的時代,這很重要。
其次,他有“血脈“。作為建州女真首領的兒子,努爾哈赤有天然的號召力。當時的部落社會很看重血統傳承,所以不少人愿意追隨他。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他有“才能“。努爾哈赤不僅勇武過人,而且善于用兵、懂得謀略,這讓他很快就展現出了非凡的領導能力。
四、統一女真:從小老板到CEO
有了這十三副鎧甲,努爾哈赤開始了他的“擴張之路“。
他先是聯合了自己的幾個兄弟,然后一步步吞并其他小部落。努爾哈赤創業的口號很簡單——團結女真各部,抗擊明朝壓迫。這個口號在當時還是很有市場的,因為明朝對女真各部的壓榨確實不輕。
不過,有趣的是,雖然努爾哈赤喊著反明的口號,但他最初的幾次戰役,竟然是替明朝剿滅其他不聽話的女真部落!這波操作,用現在的話說,簡直是“借刀殺人“的祖師爺。
比如1587年,努爾哈赤幫助明朝平定了尼堪外蘭的叛亂。尼堪外蘭是海西女真的首領,因為不滿明朝的壓迫而起兵反抗。努爾哈赤接受明朝的委托,出兵擊敗了尼堪外蘭。
用現在的商業術語來形容,這簡直就是“借助大公司的資源打壓同行,然后自己坐收漁翁之利“的經典操作。打完仗后,努爾哈赤不僅得到了明朝的嘉獎,還吞并了尼堪外蘭的部落和地盤。
到了1589年,努爾哈赤已經統一了建州左衛的大部分部落。這時,他開始對建州右衛和建州前衛下手。經過幾年的征戰,到1593年,努爾哈赤基本統一了建州三衛。
統一建州三衛后,努爾哈赤的實力大增,手下的鎧甲已經從最初的十三副發展到了幾千副。但他并沒有就此滿足,而是將目光投向了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
1599年至1607年間,努爾哈赤先后征服了這兩支女真勢力。至此,東北地區的女真各部基本都歸順了努爾哈赤,他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女真第一人“。
期間有個有趣的故事:1593年,努爾哈赤曾經派使者去拜訪一個叫扈倫四部的蒙古部落。使者回來后告訴努爾哈赤,蒙古人看不起女真人,稱他們為“生女真“(意思是野蠻、未開化的女真人)。
努爾哈赤聽后大怒,說:“他們怎么敢這樣侮辱我們!“隨后立刻派兵攻打扈倫四部,并取得了勝利。從這件事可以看出,努爾哈赤非常在意族群的尊嚴,這也是他能夠凝聚女真各部向心力的重要原因。
五、組建八旗:從團伙到正規軍
隨著地盤和人口的增加,如何管理這些新征服的部落成為了努爾哈赤面臨的一大挑戰。
1601年,努爾哈赤創立了“牛錄“制度。“牛錄“是滿語音譯,意思是“箭袋“。每300戶人家編為一個牛錄,由一名牛錄額真(首領)管理。這是努爾哈赤最早的行政單位。
1615年,努爾哈赤正式創立了“八旗制度“。他把所有的牛錄合并成八個“旗“,分別是:正黃旗、正白旗、正紅旗、正藍旗、鑲黃旗、鑲白旗、鑲紅旗和鑲藍旗。每個旗都有自己的顏色和標識,非常容易辨認。
八旗制度既是軍事組織,也是行政單位,可以說是“軍政合一“的典范。平時,八旗下的人負責種地生產;戰時,則拿起武器上戰場。這種制度極大地提高了努爾哈赤軍隊的戰斗力和行政效率。
每個“旗“都由一名大臣統領,稱為“固山額真“(旗主)。最初的八旗旗主都是努爾哈赤最信任的人,包括他的幾個兒子和親信。比如,他的第四子代善是正黃旗旗主,第八子皇太極是正白旗旗主,他的侄子阿敏是正紅旗旗主。
八旗制度有個非常先進的地方,就是它不是完全按照血緣關系編制的。也就是說,不同部落、不同家族的人可以編入同一個旗下。這打破了傳統的部落觀念,有助于形成一個統一的滿族認同。
有意思的是,八旗制度中還包含著一定的“福利制度“。比如,八旗兵丁受傷或陣亡后,其家屬可以得到撫恤;年老或殘疾的兵丁可以退休,由國家供養。這在當時是非常先進的制度,大大增強了軍隊的凝聚力和戰斗意志。
六、薩爾滸之戰:一戰成名
努爾哈赤真正讓明朝膽寒的,是1619年的薩爾滸之戰。
在這之前,努爾哈赤已經與明朝正式撕破臉皮。1616年,他在赫圖阿拉稱汗,建立了后金政權,并發表了著名的“七大恨“,正式向明朝宣戰。
“七大恨“是努爾哈赤列出的明朝對女真人的七條罪狀,包括殺害他的祖父和父親、侵占女真領地、干涉女真內政等。其中最著名的一句話是:“今日之事,不是我要犯你,而是你先犯我。“這話說得義正言辭,把自己擺在了“被迫反抗“的正義立場上。
明朝見努爾哈赤公開造反,當然不會坐視不理。1619年,明朝派出了號稱“十萬“(實際可能沒那么多)大軍,分四路進攻努爾哈赤。這四路軍分別由杜松、馬林、劉鋌和李如柏率領。
面對這么多人,努爾哈赤沒有慌,反而使用了“各個擊破“的戰術。他帶著不足六萬人的八旗軍隊,先后擊敗明軍四路大軍,斬殺明軍將領杜松,一戰成名。這場戰役被后來的軍事家稱為“以少勝多“的典范。
戰役中,努爾哈赤指揮若定,其中一個著名的戰術是“佯攻正面,偷襲側翼“。簡單點說就是,派一部分人在正面晃來晃去吸引注意力,然后主力軍從側面殺出來。明軍將領杜松就是這么被打得措手不及的。
有個細節很有意思:努爾哈赤的軍隊行軍時,不像明軍那樣敲鑼打鼓,而是悄無聲息地潛行,所以被稱為“貓步軍“。想象一下,幾萬人的大軍,走路都跟貓一樣輕手輕腳,這訓練得得多嚴格啊!
薩爾滸之戰后,努爾哈赤的威望達到了頂峰。他趁勝追擊,于1621年占領了遼東重鎮沈陽和遼陽,并將首都從赫圖阿拉遷到遼陽。這一舉動標志著后金已經從一個地方政權發展成為一個區域性強國。
薩爾滸之戰的勝利,不僅在軍事上給了明朝重創,也在心理上給了后金軍民極大的信心。努爾哈赤抓住這個機會,大力宣傳“天命在我“的理念,強調后金的崛起是上天的旨意,這極大地提高了他在民眾心中的地位。
戰后,努爾哈赤還特意為陣亡將士舉行了隆重的祭祀活動,并慷慨撫恤陣亡將士的家屬。這種對犧牲者的尊重和關懷,使得八旗軍隊上下一心,士氣高昂,為后來的征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有個小插曲很能說明問題:戰后,明朝有一位叫袁崇煥的年輕官員,親自到前線考察了薩爾滸戰場。他對明軍的慘敗感到震驚,回去后寫了一篇《塞北疏》,詳細分析了明軍敗亡的原因。這篇奏疏被朝廷重視,袁崇煥因此被提拔,后來成為努爾哈赤的強大對手。可見,薩爾滸之戰的影響之深遠,不僅改變了后金的命運,也改變了許多人的人生軌跡。
七、建立后金:從土皇帝到真皇帝
在統一女真各部、創建八旗制度、擊敗明軍之后,努爾哈赤的勢力已經今非昔比。1616年,他在赫圖阿拉稱汗,建立了后金政權。這一年,他已經57歲了,可以說是“大器晚成“的典范。
建國大典上,努爾哈赤身著黃袍,頭戴冠冕,在文武百官的朝拜下登上了汗位。這個場景,與他最初只有十三副鎧甲時的窘境形成了鮮明對比,堪稱是人生最大的“逆襲“。
建國后,努爾哈赤除了前面提到的創立八旗制度外,還做了幾件大事:
首先,他統一了女真文字。在此之前,女真人沒有自己的文字,只能借用蒙古文或漢字。努爾哈赤命令大臣額爾德尼和噶蓋創制了一套滿文字母,這套文字后來經過改進,成為了正式的滿文。文字的統一,對后金的政令傳達、文化發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次,努爾哈赤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牛錄法“。這部法律規定了各種犯罪的懲罰標準,比如殺人償命、盜竊罰贖等。有意思的是,“牛錄法“中還規定,如果女人被丈夫虐待,可以要求離婚,這在當時是相當進步的條款。
再次,努爾哈赤重視經濟發展。他鼓勵農業生產,開設官方作坊生產軍需物資,并積極與明朝和朝鮮進行貿易。特別是與朝鮮的貿易,為后金提供了大量的糧食和絲綢,極大地改善了后金的經濟狀況。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努爾哈赤還特別重視人才培養。他不僅重用女真人才,還積極吸收漢人、蒙古人、朝鮮人等各族人才。比如,他重用了漢人范文程、寧完我等人,這些人后來都成為了后金和清朝的重要大臣。
八、寧遠之戰:英雄的落幕
建立后金后,努爾哈赤的目標是繼續南下,占領更多的明朝領土。1626年,他率軍攻打明朝的重要城市寧遠(今遼寧興城),但沒想到在這里遭遇了滑鐵盧。
寧遠城的守軍由袁崇煥指揮。袁崇煥不愧是明朝難得的名將,他早就預料到努爾哈赤會來攻城,于是提前做了充分準備。他在城墻上部署了大量的紅夷大炮,這是當時最先進的火器,射程遠、威力大。
努爾哈赤對這種新式武器認識不足,他按照傳統戰法指揮八旗軍隊向城墻發起沖鋒。誰知道,一輪炮火下來,八旗軍隊傷亡慘重,努爾哈赤本人也被炮彈炸傷。
這場戰役中,努爾哈赤第一次嘗到了失敗的滋味。他雖然統一了女真各部,擊敗了明軍主力,但在面對新式武器時,卻顯得束手無策。這也反映了他在科技認知上的局限性。
傷后的努爾哈赤被抬回盛京(今沈陽),沒過多久就病逝了,享年68歲。在臨終前,他選擇了自己的第八子皇太極為繼承人,而不是長子代善。這一決定,對后金的未來產生了深遠影響。
努爾哈赤去世后,按照滿族傳統,他被葬在了東陵(今沈陽清福陵)。陵墓規模宏大,陵前有華表、石獅等建筑,顯示出他崇高的地位。每年都有大批游客前往瞻仰,緬懷這位改變中國歷史的偉人。
九、性格特點:雄才大略與缺點并存
努爾哈赤是個性格鮮明的人,他的幾個特點十分突出:
首先,他特別能忍。前面提到過,他在父親被殺后,并沒有立即報仇,而是選擇了隱忍,等待時機。這種忍耐力,在他一生中多次體現出來。比如,在發展初期,他面對明朝的壓迫,往往選擇退讓,甚至幫助明朝打擊其他女真部落,直到自己足夠強大才公開反抗。
其次,他非常有戰略眼光。他先統一女真各部,再對抗明朝,步步為營,循序漸進,顯示出高超的戰略思維。尤其是在對待明朝的態度上,他始終保持著靈活性,不是一味地反明,而是根據形勢需要,或與明朝合作,或與明朝對抗。
再次,他很重視人才。最初的十三副鎧甲,基本都是他信任的親信,每個人都得到了重用。他還廣泛吸收漢人、蒙古人、朝鮮人等各族人才,這對后來統一全國打下了基礎。有個故事很能說明問題:有一次,一位漢人官員被明朝通緝,逃到后金尋求庇護。努爾哈赤不僅接納了他,還對他說:“你只要忠心為我做事,就是我的好臣子,我不會因為你是漢人而輕視你。“這種不拘一格的用人態度,為后金吸引了大量的漢族人才。
最后,他很懂得為人處世。對待下屬寬嚴有度,從不吝嗇獎勵,卻也決不姑息紀律問題。對待敵人,則是能和則和,能戰則戰,從不感情用事。據說,他在處理事務時,總是盡量聽取各方意見,然后做出決策,這種民主作風,在當時是相當難得的。
當然,努爾哈赤也有缺點。他對科技和現代軍事不夠重視,特別是對火炮這種新式武器沒有足夠認識,這也成為他在寧遠之戰中失敗的主要原因。此外,他在晚年有些過于自信,不如年輕時那么謹慎,這也導致了寧遠之戰的失敗。
十、歷史的余響:努爾哈赤的遺產
努爾哈赤去世后,他留下的遺產遠不止是一個政權。他的思想、制度和精神,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首先,八旗制度成為清朝統治的基礎。這個制度延續了近300年,直到清朝滅亡。雖然后來隨著社會變化,八旗制度逐漸顯露出弊端,但它在清朝前期確實起到了凝聚軍心、穩定社會的作用。
其次,努爾哈赤強調的“以農為本“思想,成為清朝農業政策的指導原則。他重視農業生產,鼓勵開墾荒地,這些政策在清朝初期得到了繼承和發展,為清朝的經濟繁榮奠定了基礎。
再次,努爾哈赤的用人政策,對清朝的民族政策產生了重要影響。他重用各族人才,不拘一格,這種開放的態度,為后來清朝的“滿漢一家“政策提供了借鑒。
最后,努爾哈赤的個人魅力和領導才能,成為后來清朝皇帝的標桿。他從一個小部落首領成長為一個強大政權的創建者,這種“白手起家“的傳奇經歷,成為后世景仰的對象。
在努爾哈赤去世時,后金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強大政權。而他留下的基業,將由他的第八子皇太極繼承和發揚。至于皇太極是如何把后金變成大清帝國的,那就是下一章的故事了。
正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明朝已經走到了盡頭,而一個新的時代,正在努爾哈赤和他的子孫們手中緩緩拉開序幕...
夜無疆
那一天太陽落下再也沒有升起…………………
茍在初圣魔門當人材
呂陽穿越修仙界,卻成了魔門初圣宗的弟子。幸得異寶【百世書】,死后可以重開一世,讓一切從頭再來,還能帶回前世的寶物,修為,壽命,甚至覺醒特殊的天賦。奈何次數有限,并非真的不死不滅。眼見修仙界亂世將至,呂陽原本決定先在魔門茍住,一世世苦修,不成仙不出山,奈何魔門兇險異常,遍地都是人材。第一世,呂陽慘遭師姐暗算。第二世,好不容易反殺師姐,又遭師兄毒手。第三世,第四世……直到百世之后,再回首,呂陽才發現自己已經成為了一代魔道巨擘,初圣宗里最畜生的那一個。“魔門個個都是人材,說話又好聽。”“我超喜歡這里的!”
沒錢修什么仙?
老者:“你想報仇?”少年:“我被強者反復侮辱,被師尊視為垃圾,我怎么可能不想報仇?”老者摸了摸少年的腦袋,嘆道:“好孩子,我來傳功給你吧。”少年驚道:“前輩!這怎么行?”老者伸出手:“把你手機給我。”少年看著手機上的變化,震驚道:“前輩!這哪里來的百年功力?”老者微微一笑:“好孩子,這是你在天庭的備用功力,以后急用的時候隨用隨取,別再被人侮辱了。”少年皺眉:“這不是法力貸嗎?我怕……”老者:“天庭是大平臺,新用戶借百年功力有30天免息,日息最低半天功力,還沒你吐納一周天多。”……張羽冷哼一聲,關掉了上面的廣告。
遮天
遮天動畫,每周三10:00騰訊視頻火熱播出,VIP搶先看兩集;葉凡、女帝、無始等將以立體的形式和你相見,等你一起來看。冰冷與黑暗并存的宇宙深處,九具龐大的龍尸拉著一口青銅古棺,亙古長存。這是太空探測器在枯寂的宇宙中捕捉到的一幅極其震撼的畫面。九龍拉棺,究竟是回到了上古,還是來到了星空的彼岸?一個浩大的仙俠世界,光怪陸離,神秘無盡。熱血似火山沸騰,激情若瀚海洶涌,欲望如深淵無止境……登天路,踏歌行,彈指遮天。
吞噬星空2起源大陸
這是番茄的第12本小說。也是《吞噬星空》后續的第二部小說。**羅峰帶著界獸摩羅撒闖過輪回,來到了起源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