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玉佩
- 諸天:從慶余年明家庶子開始
- 殘林之木
- 2023字
- 2025-04-29 22:31:39
書房。
明晟攤好了紙張,簡單的兩句問候過后,便直接寫明了自己所求。
只要李云睿支持他掌握明家,他愿意在明家先前從內庫中攫取的利益中再額外讓利一成。
另外,他打算派一個心腹親自去往京都送信。
也算是為梧桐商會入駐京都打一個前站。
不出意外,明年年初他就要提前動身趕往京都,準備三月份的春闈會試。
接下來,說不定要在京都待上好幾年。
自然需要好生做一些準備。
墨跡未干。
他大致上掃了幾眼信中所寫。
看著并無疏漏,便喚了桑文過來。
“去幫我將韓叔叫來。”
桑文應了一聲,轉身出了屋外,一招手便有暗衛現身,匆匆離開傳喚。
不多時。
韓石便有些風塵仆仆的趕了過來。
這幾年,他的修為仍在八品不得寸進,但到底見多識廣,性子沉穩,能力也不弱。
便被安排去了武校當一個校長。
武校作為三衛后續的人才儲備庫,他這個武校校長顯然也是極其核心的一個位置了。
書房。
明晟將已經封好的信封交給了他。
“韓叔,這封信我要你親自送到長公主手里,用最快的速度。”
韓石沉聲應下。
“是,公子。”
明晟輕輕點頭,道:“除此之外,我要你留下,作為梧桐商會在京都的負責人,影衛,暗衛和血衛也都會有人跟你一起過去,你要做的,就是借助長公主的名義,迅速擴張梧桐商會的勢力。”
韓石眼瞳中有些激動。
他到底是跟在公子身邊的老人。
雖然之前作為武校校長,也算位高權重。
但終究比不得一地負責人這般光鮮亮麗,大權在握。
尤其那里還是慶國的核心之地,京都。
他當即單膝跪下,雙手抱拳,一臉肅然道:“屬下必定全力以赴,絕不讓公子失望!”
明晟將他攙了起來,神情溫和。
“韓叔,你是最早投奔我的人,我自然相信你的能力,不過京都魚龍混雜,慶國各方勢力匯聚,絕非等閑,擴張之舉,定要量力而為。”
韓石這般年紀,性子沉穩,先前雖一時激動,此刻也冷靜了許多,聞言,倒也沒有什么要強行證明自己的想法。
當即便應了一聲,道:“公子放心,卑下必定將公子囑托銘記于心。”
明晟又簡單囑咐了幾句,便讓韓石盡快動身離開。
至于京都中的一些情報,他早已經將自己知曉的一些東西記錄成冊,送到了影衛的情報部門。
等韓石到了京都,自然會有影衛的相關負責人與之聯系。
接下來,就只有等了。
如今不過才三月中旬,距離明年年初尚有不少時日。
他倒也還能耐得住性子。
每日帶著桑文,翠花和柳若雪她們外出郊游踏青,燒烤野炊,彈琴作畫,當真逍遙。
對了,說起來他那個便宜父親明長恩,因為之前承諾的兩年期限到了,為了長春堂的招盤,本來已經基本康復如常。
結果出了長春堂,還沒回府,便在路上莫名其妙的摔了一跤。
落得個脊骨粉碎性骨折,全身癱瘓的下場。
為此,他這個大孝子當即又花費了數十萬銀子,將他重新送回了長春堂。
到底是鬼面圣手。
醫術之高,遠非常人可及。
這樣的傷勢,照樣能治。
不過,治療期限卻達到了五年。
當然,以明長恩如今的傷勢,能夠治好就已經是繳天之幸,除了感恩戴德之外,也做不了別的了。
……
京都。
長樂宮。
李云睿翻看著手中的書信,紅唇輕抿。
這小子果然是狼子野心。
竟起了鯨吞明家的心思。
而且,信中所求,也并非是她的幫襯,只是一份默許。
為此,甚至愿意在先前的利潤上,再給她讓利一成。
不過他們到底不是第一次聯系。
看到這信中所說,她雖有幾分意外,倒也不如何驚訝。
她明眸輕動,心頭卻已經有了意動。
因為,如果明晟掌握了明家。
作為她未來的女婿。
不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都十分符合她的利益訴求。
她幾乎沒有拒絕的理由。
思慮半晌,她取下了腰間隨身的玉佩,看向臺下緊繃著身子,恭敬而立的韓石。
“告訴你家主子,本宮同意了。”
說著,她招手喚來了一旁的貼身宮女。
“這玉佩是本宮的信物,你將它帶給你家主子,把它給你們明家那位周管家看上一眼,他自會全力相助。”
那宮女接過玉佩,轉身下了高臺,將玉佩交到了韓石手中。
韓石之前只覺天潢貴胄不過是民間謠傳,今日才知,這世間之人的風采果真大有差異。
他握著玉佩,恭謹道:“草民明白。”
李云睿擺了擺手,便讓宮女帶韓石離開。
她現在對明晟那個素未謀面的小子是越發的感興趣了。
這般年紀,就敢說要吞下明家。
暗地里的勢力,怕是遠非表面上看到的這么簡單。
這兩年,就算是她,竟也在這小子身邊安插不下哪怕一個釘子。
也不知這小子現在是個什么模樣了。
十五六歲的年輕人,本就是變化快的年齡。
她竟也有些期待起來,親眼看見那小子時的樣子了。
她微微側身,半倚在案幾上,隨手拿過了一旁的鏡子看了起來。
鏡中的自己皮膚滑膩,吹彈可破,比起前兩年的自己,竟反而還要年輕許多。
說起來,這也還多虧了那小子送來的東西。
竟比起市面上已經漸漸流行起來,以傾城為名的胭脂水粉效果還要好上許多。
也因為這些東西,后宮的那些妃子都有些求著她,就連太后,都對她越發熱絡。
真是個神秘的小男人呢。
她眸光如水,怔怔出神,竟好似癡了一般。
……
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
三月的風聲還未落幕,整個江南之地便陷入了一種奇怪的氛圍之中。
平靜的有些可怕。
明家則是其中感受最深的一個。
明園,萬壽堂。
明老太君沉著臉,仿佛有暴風雨在其中醞釀。
“說吧,到底怎么回事?這半個月我明家的各項產業怎么推進的這般不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