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作詩
- 諸天:從慶余年明家庶子開始
- 殘林之木
- 2107字
- 2025-03-28 20:38:57
一路到了三樓,明晟才發現,此地早已是賓朋滿座。
此刻鹿鳴宴時辰將近,除了蘇州知府,主考官和他這位院試案首之外,歷屆院試上榜的學子幾乎早早便已經到了。
其中有不少資格頗老,名望不弱之人。
見他此刻方至,眼神中皆有幾分不喜。
“即便被點為案首,貴為解元,如此托大,未免太過不將我等放在眼里。”
“林兄說的是,這性子確實令人難以茍同。”
“何兄,依小生看,這明晟小小年紀便中得院試案首,性子驕縱也是難免,我等倒也不必與之計較。”
不少人議論紛紛,片刻間便給他打下了年少得志,驕縱不堪的名頭。
明晟對此視若無睹,在小廝的帶領下,很快便到了堂首下方左側第一個位子落座。
也唯有他這個院試案首,方有資格。
見狀,許多人眼中的不滿和不服便又更添了幾分。
明家出身又是院試案首,這些光環加起來的確不弱。
但在座的,也未嘗沒有大家族出身之人。
而他說到底,不過一區區庶子。
這個時代的嫡庶之分,可是相當嚴苛。
身份尊貴程度也是天差地別。
所有世家大族,乃至是皇族。
沒有特殊的情況,永遠都是嫡子擁有最為正統的繼承權。
而他明晟不僅僅只是個庶子,還非明家長房出身。
明家三房庶子的這個身份,最多也只能讓旁人不敢輕易招惹,卻談不上有多重視。
他們心中不滿,議論起來,自也是沒有半分遮掩。
“僥幸得了案首,不過是因為學政大人看重,真論起才學,我等也未就差了什么。”
一名白衫公子手持搖扇,滿臉不屑。
“段公子言之有理。”
一旁,有人當即出言附和。
一時間,竟似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鳴。
紛紛出言,大有相談甚歡之感。
見狀,明晟卻是神態從容,甚至還頗有興致的四下打量起了這些人。
他本以為這樣的場景若非刻意為之,怕是不會輕易出現。
但細細觀察之后,他發現,這些人似乎當真只是因為看不慣他,其中嫉妒和不服的情緒占了絕大多數的因素。
觀一葉而知秋。
從眼前這些人,他大致可以看出這江南士林的風氣了。
細細想來,這江南富庶之地出來的讀書人,似乎也的確不如那些苦寒之地出來的讀書人性情堅韌。
終歸是日子過得太好。
江南富庶,卻是富貴者夜夜笙歌,貧困者無立錐之地。
連年水患,無數百姓流離失所,飽受饑寒之苦,然世家大族卻反而借機壯大,兼并土地無數。
明晟一念及此,心頭竟也有幾分沉重之感。
只是很快,他就將這憂國憂民的多余心緒抹去。
世道已變。
他不該將上一世的性子帶入此身。
在這個世界,為國為民,想要以一己之力改變天下的葉輕眉已經被砍成了肉泥。
前車之鑒猶在,他自當引以為戒。
身后,安靜站立的桑文聽著這些學子說話,卻早已經氣極,一副氣鼓鼓的模樣,恨恨的瞪視著那些人。
若非明晟有言在先,她生怕惹了麻煩,只怕早已經忍不住出言辯駁了。
她微微壓低了身子,湊到明晟耳邊,小聲道:“主子,他們定是嫉妒您,可千萬莫要讓這些污言穢語臟了耳朵。”
說著,她便伸出小手,輕輕將明晟的兩只耳朵擋了起來。
明晟失笑,抓住這個小丫頭的手。
“我可沒這么玻璃心,用不著這般掩耳盜鈴。”
桑文小臉一紅,連忙抽出小手,重新站了回去。
明晟側過身子,看了桑文一眼,忍不住樂了起來。
桑文頓時又羞又惱。
“主子笑我。”
她閉上了眼睛,仿佛這樣外界發生的一切就與她無關了一般。
明晟搖了搖頭,正要說話,外間便有聲音傳來。
“知府大人到!”
“學政大人到!”
在小廝的高喝聲中,兩名官員帶著幾名隨從快步而來。
頓時,來參加鹿鳴宴的所有秀才皆紛紛起身拜見。
“拜見知府大人。”
“拜見學政大人!”
明晟自也是隨波逐流,起身拜見。
不多時,他便看清了二人的模樣。
其中為首的知府,正是他參加府試時有過一面之緣的張大人。
稍落后其半步的學政,竟就是當日院試幫了他一把的那位林大人。
不出意外,他這個案首之位,大抵也是這林學政欽點。
待二人在上首落座,簡單講了幾句,便直接宣布宴會開始。
一時間,觥籌交錯,你來我往,好不熱鬧。
明晟沒有湊熱鬧,就自顧自的吃著桌案上的菜肴。
一石居果然名不虛傳。
單單這酒菜便味道不俗。
翠花雖也不錯,但比之這等大酒樓的師傅還是差了幾分。
看樣子,想要把翠花培養成廚神,任重而道遠啊。
他也將一些點心遞給了身后的桑文和韓石。
“你們也嘗嘗這一石居的吃食。”
二人皆是紛紛應是。
沒一會,便有人起身舉杯向著堂首的知府和學政敬酒。
正是方才被人稱之為段姓的公子。
“多虧兩位大人教誨,小子不才,才能得中亞元。”
說罷,他便當先滿杯飲下。
張知府和林學政也都端起酒杯,微微碰了碰嘴唇,以示回應。
見狀,這位段公子面上帶著幾分紅暈,微微一笑,從座位中走出,朗聲道:“今日鹿鳴宴,乃是我等學子共賀之筵席,有酒無詩,豈不無趣?”
“我段景行不才,便拋磚引玉,為此宴吟詩一首,請諸位品鑒。”
話落,當即便有與其親近之人鼓掌附和。
“段公子說的不錯。”
“我等洗耳恭聽。”
段景行微微思索,啪的一下,將手中折扇打開,緩緩出聲吟誦。
“杏壇盛事鹿鳴悠,濟濟賢才赴郡樓。
燭影搖金題錦繡,瓊漿泛玉耀春秋。
十年苦讀終成器,一日歡歌始展喉。
且待他年書偉績,朝堂應記此良謀。”
聲音落下,頓時便響起了滿堂喝彩。
“好詩!”
“段兄這般才學,果真令人嘆服。”
便是張知府和林學政也微微點頭,露出贊賞之色。
段景行站在宴席中央,臉上帶著幾分自矜之色,萬眾矚目,風采耀人。
他自謙了幾句,便忽的將目光落在明晟身上。
“我既已拋磚引玉,不知明公子可有佳作,讓我等領略一番解元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