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雪叩門
開元三年的雪下得特別大,青城山的千級石階被積雪覆蓋,遠遠望去如同一條蜿蜒的白龍。十七歲的賀知章跪在山門前,道袍早已凍成冰甲,眉間霜花凝結成“道“字形狀。他的膝蓋深深陷入積雪,身下的青石板上刻著“大道無形“四個古篆。
“知章,你可知錯?“掌教玉虛子的聲音從《道德經》碑后傳來,拂塵掃過積雪,露出碑上“道可道,非常道“的刻字。那些字跡在雪光中泛著青光,仿佛活物般游動。
少年抬起頭,嘴角掛著血沫:“弟子不知錯在何處。月漣漪雖是幻月教圣女,但她...“話未說完,一口鮮血噴在雪地上,凝成“碧玉妝成“的詩句。
玉虛子冷哼一聲,拂塵暴漲三丈,抽在賀知章背上。冰甲碎裂,露出道袍下滲血的鞭痕:“她腹中妖胎,分明是突厥狼衛的'文脈容器'!你可知道,一旦文脈種子成熟,整個青城山的氣運都會被吸干?“
賀知章攥緊掌心的金龜符,那是月漣漪臨別所贈。符上刻著“碧玉妝成一樹高“,正是他寫給她的定情詩。符角沾著血跡,那是月漣漪為護他逃離狼衛追殺所流。
---
狐影初現
山道突然傳來環佩叮咚。月漣漪一襲素紗踏雪而來,裙下卻蜿蜒著十條狐尾。她將襁褓放在《逍遙游》石碑上,指尖凝出冰刃:“賀七郎,接住我們的孩兒!“
玉虛子拂塵暴漲千丈,《道德經》碑文化作鎖鏈纏向月漣漪。她狐尾輕擺,幻化出“莊周夢蝶“的虛影。鎖鏈穿透虛影,卻見襁褓中的嬰孩心口浮現賀知章親筆的《詠柳》初稿——“碧玉妝成血作線“。
“好個妖女!“玉虛子怒極反笑,“竟將文脈種子植入妖胎!“他掐訣引動護山大陣,《南華經》碑文化作鎖鏈纏向襁褓。
月漣漪斬斷三條狐尾,血霧凝成《胡旋十八拍》的陣法。賀知章接住墜落的襁褓,發現竟是個青銅酒樽,樽底刻著突厥狼衛的圖騰。
“賀七郎,記住今日之痛!“月漣漪的聲音在風雪中飄散,“待孩兒長大,讓他來尋你...“
---
雪夜驚變
當夜,青城山飄起紅雪。賀知章跪在祖師殿前,青銅樽中的嬰啼震碎《黃庭經》梵文。玉虛子手持鎮妖劍,劍尖對準樽口:“此妖胎不除,青城必有大禍!“
“師父!“賀知章突然暴起,金龜符化作“少小離家老大回“的劍意。劍氣與鎮妖劍相撞,震碎殿前《道德經》碑。
三百弟子結陣圍來,卻被青銅樽中溢出的文脈之氣沖散。月漣漪的殘魂在樽口浮現:“賀七郎,帶我們的孩兒走...“
玉虛子掐訣引動護山大陣,《南華經》碑文化作鎖鏈纏向青銅樽。賀知章咬破舌尖,血書“鄉音無改鬢毛衰“。血字化作老翁虛影,抱住鎖鏈自爆。
趁著大陣紊亂,賀知章抱著青銅樽躍下山崖。風雪中,他聽見月漣漪最后的叮囑:“待孩兒長大,讓他來尋你...“
逃亡之路
賀知章抱著青銅樽在風雪中狂奔,身后的青城山傳來陣陣鐘鳴。那是追魂鐘,每響一聲,他的道心就震顫一分。金龜符在懷中發燙,符上詩句化作流光,在他掌心凝成同心鎖。
“賀七郎!“月漣漪的殘魂在樽口浮現,“往東走,那里有座破廟...“話音未落,一道佛光從天而降。賀知章就地翻滾,佛光擦過肩頭,在雪地上燒出“阿彌陀佛“四個大字。
三個羅漢踏著佛蓮追來,手中降魔杵泛著寒光。賀知章咬破舌尖,血書“少小離家老大回“。血字化作老翁虛影,抱住降魔杵自爆。
趁著佛光紊亂,賀知章鉆進密林。青銅樽中的嬰啼突然停止,樽身浮現“碧玉妝成“的詩痕。月漣漪的聲音在耳邊響起:“記住,我們的孩兒叫賀鑄...“
---
破廟奇遇
破廟里供奉著文殊菩薩,金身早已斑駁。賀知章將青銅樽放在供桌上,發現樽底刻著突厥狼衛的圖騰。他正要細看,廟外突然傳來馬蹄聲。
“交出妖胎!“為首的狼衛手持彎刀,刀身刻著“可汗萬歲“。賀知章掐訣引動金龜符,符上詩句化作“鄉音無改鬢毛衰“的劍意。
劍氣與彎刀相撞,震碎文殊金身。青銅樽突然飛起,樽口噴出文脈之氣。月漣漪的殘魂在氣中浮現:“賀七郎,用同心鎖!“
賀知章將同心鎖拋向空中,鎖上“兩情若是久長時“的詩句化作流光。狼衛們慘叫倒地,化作黑煙消散。
--雪夜悟道
夜深人靜,賀知章抱著青銅樽坐在破廟里。樽中的嬰孩突然啼哭,哭聲震碎屋頂積雪。月光透過破洞照進來,在樽身映出“碧玉妝成“的詩痕。
月漣漪的殘魂再次浮現:“賀七郎,你可知道為何我要將文脈種子植入孩兒體內?“她指向樽底狼衛圖騰,“突厥人想用文脈之氣打開天門,我必須阻止他們...“
賀知章恍然大悟,原來月漣漪是在用這種方式保護文脈。他撫摸著同心鎖,鎖上詩句突然變化:“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