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兒認為,咱們賈家不能把雞蛋全都放在一個籃子里。”
賈政再次伸手摸了摸下巴的胡須,用眼神示意對方繼續往下說。
“在孩兒看來,寶二哥天資聰穎,就連族學里的先生,都經常夸贊他做的文章頗有靈性,日后必能狀元及第。”
“父親大人也清楚,咱們賈家祖上可是靠軍功起家的。既然寶二哥他在文道上展露出非凡的才能。”賈環緩緩開口道:“那么,我身為庶子,自當選擇習武一途。日后不說什么光宗耀祖,最起碼也要做到封妻蔭子才行。”
賈政聽到賈環把自己庶子的身份都抬出來了,心中自然是知道對方的想法。
或許是隨了賈母的性子吧。賈政心中還是希望一家人能和和美美、團團圓圓的。
他正想開口勸說些什么,但賈環不給對方機會,立刻搶話道:“孩兒之所以會這么說,完全是為了榮國府的以后著想。”
賈政微張的唇瓣慢慢合上。
“寶二哥日后肯定會在朝堂上叱咤風云的。”賈環繼續道:“父親也清楚。想要在朝堂上立住腳跟,需要牢不可破的盟友。”
“雖然賈家在外邊是有一些盟友,但他們終究是外人。夫妻大難臨頭尚且都各自飛,更何況是這些只能共富貴,而不能共患難的盟友。”
看著賈政似乎陷入了沉思,賈環趁熱打鐵道:“而我就不同了。不管怎么說,我姓賈,身上還跟寶玉他流著一樣的血。有什么盟友能比得上【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呢?”
“那你也不用非得棄文從武。”賈政淡淡道:“你剛不是說上陣父子兵嗎?”
“到時候你與寶玉一起在朝堂中互相依靠,豈不是更加得心應手?”
賈環搖了搖頭,解釋道:“想要在朝堂中站穩腳跟,又豈是我們這些初入朝堂的新人能辦得到?”
“只有我走上習武一途,日后進入軍中立下軍功,才能幫助寶二哥在朝堂中站穩腳跟。”
“這樣一來,別人才不會小看我們賈家,也能重鑄寧榮二公的無上榮光。”
賈政見賈環都把話說到這個地步,他也不再阻攔,而是柔聲道:“你別以為習武就比讀書輕松。”
“習武過程中的打熬筋骨,可是比十年寒窗要艱苦百倍,千倍。”
“一不小心,還會落下殘疾。”
“你確定,還要繼續堅持走習武一途嗎?”
“為了榮國府,孩兒萬死不辭!”賈環見賈政終于松了口,神情堅定道。
賈政瞧著賈環的模樣,心中不忍道:“你如果是從文,為父還能替你尋一二名師。習武的話,如果沒有名師指點,日后恐怕會落下隱疾。”
“我賈家雖然祖上是靠軍功發家,但這么多年過去了,武道一途的傳承也斷了。”
“你若是要想習武,日后,怕是路途艱難呀。”
對于賈政的好心提醒,賈環全然沒放在心上。
在他看來,古人口中的打熬筋骨,無非就是跑步、仰臥起坐、俯臥撐、引體向上、舉重這些項目唄!哪里用的著去特地請個師傅回來?
事已至此,賈政覺得再多說下去也是無益,便揮手讓對方離開。
出了書房,賈環感覺天是那么的藍,自由的空氣是那么的清新,就連廊下的鳥叫都覺得格外悅耳。
回想起剛剛的情形,賈環心中緊張不已。
他多怕賈政是個扮豬吃老虎的主。
這樣一來,自己剛剛跟他的交談過程,恐怕會引起對方的猜疑。
萬幸,賈政還是自己認知里的那個賈政。
一想到以后不用跟賈寶玉一起挨訓,不用被王夫人時不時的找借口喊過去抄書,賈環就感覺自己整個人跟三伏天吃了冰鎮西瓜一樣舒爽。
賈寶玉呀賈寶玉,你以后就自求多福吧!哈哈!
解決了賈政的【家法】后,賈環終于可以全身心的投入習武一途中去。
只是,他很快就遇到了新的困難——肚子很快就餓。
賈府中,上到賈母,下到小廝,每人每月都有一筆固定的月例。
賈環當然也不例外。
他除了每月固定的二兩銀子月例外,還有每年學里吃點心和買紙筆有八兩年例。
然而,這筆銀子,卻因他習武沒幾天而悉數用盡。(賣手辦的五百兩不算在內。)
賈環抖了抖自己那元氣耗盡的錢袋,一臉郁悶道:“他大爺的!古人誠不欺我!窮文富武,是有它的道理的!”
恰巧,賈母嫌自個院子太吵鬧,便讓三春搬去與王熙鳳為鄰。
賈環得知了這個消息后,為了能填飽肚子,也不再去顧忌什么臉面。
每每到了用膳的時間,賈環就用串門作借口,跑去三春的屋里蹭吃蹭喝。
雖然,他也很想去蹭林黛玉跟賈寶玉兩位富戶的飯,但人家兩位【心肝】可是跟著賈母一起用膳的。
為了不橫生枝節,賈環只能暫時擱置自己打土豪的計劃。
自打他借著串門的機會去三春屋里蹭吃的。
一天兩天還好,日子久了,被蹭飯的三春也要交錢到大廚房中,才能拿到吃食。
三春跟賈環的月例一樣,只是屋里多了一個蹭吃的,這才月中就已經快山窮水盡了。
偏偏三春自持長輩身份,還不好拒絕他來屋里蹭飯。
賈環只是來打秋風,而不是打死秋風。
察覺到三春屋里的異樣后,漸漸的,他就減少了去蹭吃的次數。
少了三春的伙食援助,賈環又回到了吃不飽的日子里。
次日。
賈環結束訓練后,捂著肚子,暗道:“這才過去了幾天,又要餓肚子了。不行,總這樣下去不是個事,我得想想法子,開源節流才行!”
就在他一籌莫展之際,耳邊傳來“六七八、幺幺幺”的吆喝聲。
等賈環順著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原來是幾個嬤嬤在擲骰子打發時間。
這一刻,一個不是法子的法子,馬上浮現在他腦海中。
“對呀!我怎么忘記了?”賈環若有所思道:“要說賈府中誰最有錢,那自然是府中的下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