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5 認知創業的成功與失敗

1.5.1 企業家成功的要素和品質

著名經濟學家溫元凱認為創業成功者應具備六大要素:第一,機遇;第二,貴人相助;第三,好的德行;第四,才能;第五,勤奮;第六,堅毅。成功者最重要的共性品質是什么?有專家認為是專注、勤奮、好學、自省,成功者苛求完美的魄力、人格魅力和一顆堅韌的心。我們看待一個企業家,不僅要看他“成功、輝煌”時的光鮮,更要看他處于低谷或者失敗時的崛起能力。萬達集團的王健林在談他的成功經驗時認為,勤奮、堅持、創造力、情商最為重要。中國民生銀行的創業董事、企業家馮侖認為,“偉大”是熬出來的。

美國當下最時髦的教育理念之一是Grit。Grit在古英語中的原義是沙礫,即沙堆中堅硬耐磨的顆粒。Grit可譯為“堅毅”,但其含義比毅力、勤勉、堅強都要豐富得多。Grit側重的是對長期目標的持續激情及持久耐力,是不忘初衷、專注投入、堅持不懈,包含了自我激勵、自我約束和自我調整的性格特征。

美籍亞裔心理學家、賓夕法尼亞大學副教授Angela Duckworth認為:“能很投入地一直做一件事很久,向著長期的目標,堅持自己的激情,即便歷經失敗,依然能夠堅持不懈地努力下去,這種品質就叫作堅毅”。順時不狂,逆時不傷,“堅韌”是企業家或者說成功者最重要的品質。這個名詞與毅力、耐力、堅持、堅毅、意志力等有著內在的必然聯系。

在本書中,我們將創業者實現成功的共性品質概括為“勤奮、智慧、堅持”,勤奮改變命運,實踐增長智慧,堅持成就夢想。

1.5.2 創業持續成功的關鍵:心理韌性

1.什么是“心理韌性”

創業如同一場馬拉松比賽,能夠讓創業者走得更遠的是心力,或者說“心理韌性”。對于心理韌性,尚沒有形成統一的定義。呂特(Rutte)認為,“心理韌性是當個體身處容易導致不良適應結果的危險情境時,那些能緩解、改善或改變個體應對或反應的保護性因素”。孔普弗(Kumpfer)則認為,所謂心理韌性,“是指面對逆境時,個體的韌性資產與外部環境中的韌性資源相互作用,以獲得積極適應的過程”。馬斯滕(Masten)認為,心理韌性是指“盡管面臨嚴重的適應或發展威脅,仍能獲得積極結果的一類心理現象”。盧瑟(Luthar)認為,“心理韌性是個體身處重要逆境時,仍能獲得積極適應的一種動態性過程”。應激研究專家博南諾(Bonanno)將心理韌性界定為,“當面對那些具有潛在高破壞性的單一事件時,既能使人保持相對穩定且健康的身心機能,還能獲得認知的成長與積極的情緒體驗的能力”。

圖片來源:知乎

本書認為,心理韌性是指人們從逆境、矛盾、失敗甚至是積極事件中恢復常態,甚至獲得認知的成長與積極的情緒體驗的能力,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抗逆能力:面對逆境、挫折的心理應變和復原能力。

二是堅毅能力:向著長期的目標堅持付出,保持激情,即便經歷失敗,依然能夠堅韌不拔、堅持不懈地努力下去的能力。

三是反脆弱能力:塔勒布在著作《反脆弱》中指出,反脆弱并非簡單的堅強或堅韌,而是在面對逆境、壓力、不確定性時,能夠逆勢反彈,甚至從中獲益的能力。這種能力超越了傳統的風險管理和抗風險概念,它強調的是一種積極主動的應對態度,一種在波動和不確定中尋找機會的智慧。在創新創業過程中,要提高反脆弱能力,只有接受無常、扛得住危機、經得起風險,才有機會享受接下來的美好。當面臨危機時,越是能沉著應對、迎難而上,越能收獲頗豐,從而不斷進步,實現成長。

2.高心理韌性創業者的特質是什么

很多時候,成功靠的不是智商、情商,也不是人脈和天賦,而是堅毅能力。達爾文說:人不是最強大的動物,也不是最聰明的生物,而是能夠適應環境變化的生物。

高心理韌性創業者的特質主要在于:一是用積極的認知風格去敏銳地感覺、用準確的“潛意識”去分析判斷人和事物,做出最有價值的取舍;二是有較強的自我效能感,覺得自己有用,覺得自己能成功,相信自己能夠完成答卷,給出獨一無二的答案;三是有強烈的內控意識,有勇氣和能力去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有智慧接受不能改變的事情。

3.如何提升心理韌性

創業者在失敗與成功的起伏中積累了經驗,心理韌性就能逐漸由弱變強。創業者想要提升心理韌性,主要關注以下方面。

一是提高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強的人,更可能扛得住各種壓力、挫折和打擊,把對抗各種壓力、挫折、打擊當作一種證明自己的機會。

二是培養成長型思維。通過專注、投入、努力和堅持,解決問題的能力會不斷攀升,堅持長期主義,關注能力的成長,也就更愿意接受挑戰,在困境中做得越好。

三是提高自我調控能力。對于創業者來說,有欲望并采取行動是值得鼓勵的,但通常任何人實現任何愿望,總有一個必須經歷的過程。延遲滿足,就是指一種甘愿為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而放棄即時滿足的抉擇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延遲滿足相關實驗表明,當階段性目標達成后,不可盲目樂觀,創業者要提高自我調控能力,有“甘愿為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而放棄即時滿足的價值取向”。

1.5.3 不怕失敗的創業才可能成功

成功的企業家有許多都是在失敗中一次一次地站起來的,創業過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試錯和“屢敗屢戰”的過程。巨人網絡集團董事長史玉柱曾說:“每失敗一次,智商就上升一截。”褚時健在75歲時二次創業,進入橙子種植行業,開創了褚橙品牌而被譽為“中國橙王”。他的理念是:人要對自己負責任,只要自己不趴下,別人是無法讓你趴下的。換個角度看,如果一個人“想趴下”,誰也不能把他拉起來。新東方教育集團創始人俞敏洪的創業經歷了許多挫折和失敗,后來他將“追求卓越,挑戰極限,從絕望中尋找希望,人生終將輝煌”作為新東方教育集團的校訓。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影視明星施瓦辛格曾經當過健美運動員、演員,也做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州長。有人問他:你做健美運動、訓練肌肉需要機械地、重復做每一個動作,是不是很枯燥、無聊?他說,你們的感覺是做這些事很無聊,而我感到每天每練一個動作,就離成功更近了一步。還有籃球巨星邁克爾·喬丹,當別人肯定他是成功者的時候,他反問道:“我成功嗎?我在全美籃球直播比賽中投籃失敗了9000次。”

失敗是成功之母,在從失敗中崛起的經歷中,創業者收獲了經驗、智慧和胸懷,從而能夠用經驗橫渡暗流險灘,用智慧沖破云霄天際,用胸懷笑納風云人生。

隨堂討論題

1.創業者應該具備哪些人格特質?為什么說“ENTP性格類型的人適合創業”?

2.2015年,小米的創始人雷軍在武漢大學畢業典禮上說:創業艱辛,老板不如員工,賺錢真累。為什么他還在小米公司當董事長?

3.古希臘關于狐貍和刺猬的智慧故事對創業者有什么啟示?

4.為什么說“堅韌”對創業持續成功十分重要?什么是心理韌性?如何提高自己的心理韌性?

單元作業題

1.討論:《“提桶”還是建設“管道”》這一故事中的不同選擇對你的職業發展有什么啟示?

2.請列舉至少三種類型的企業家的性格特點,并分析每一種性格特點對于商業決策的有利和不利之處。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绩溪县| 台山市| 革吉县| 黄山市| 城固县| 博客| 如皋市| 辽宁省| 始兴县| 隆安县| 富蕴县| 大荔县| 石楼县| 大余县| 开化县| 故城县| 台中县| 六盘水市| 彰化市| 镇宁| 准格尔旗| 门头沟区| 武威市| 哈巴河县| 樟树市| 桦川县| 汶上县| 额尔古纳市| 稻城县| 大姚县| 册亨县| 稻城县| 肥西县| 东至县| 弋阳县| 佛冈县| 洪泽县| 孟津县| 麻栗坡县| 洛隆县| 喀喇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