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哺雛
- 諸天大醫:從大明太醫開始
- 落羽聽音
- 2571字
- 2025-04-12 07:10:00
這一日的早朝,群臣發現,金鑾殿上的洪武大帝格外精神抖擻。
朱元璋一改往日疲倦陰翳的神色,他今日就連聽政之時,嘴角邊都帶著若隱若現的笑影。
下朝之后,他第一時間來到坤寧宮,吳桐在此已經等候多時。
昨晚一夜沒睡的不止吳桐一人,馬皇后默默守著酣睡的朱元璋,也是整夜都沒有合眼。
可她畢竟是年過半百的身子了,比不得吳桐這樣的現代年輕人,如此漫漫長夜熬下來,自然有些吃不消。
朱元璋去上朝后,吳桐立即叫來宮人,讓他們服侍馬皇后歇息,自己則為馬皇后診脈,結果發現馬皇后果然身體有些抱恙。
當朱元璋來到坤寧宮時,正瞧見吳桐開了一副方子遞給王德成,讓老太監趕緊去按方抓藥。
“按吳院判說的做,快點!”朱元璋抬腳踢了一下王德成的屁股,此時此刻,他對吳桐的態度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
馬皇后躺在床上,看著神采飛揚的朱元璋,臉上不免也流露出了笑意。
“啟稟陛下。”吳桐擱下墨筆,起身說道:“皇后娘娘徹夜未眠,加之早春天寒露重,有些微染上風寒,細心調理則可,不成大礙。”
“吳院判妙手,咱信得過!”朱元璋用力拍了拍吳桐的胳膊,笑著說道。
君臣二人走出殿外,踏著滿地水漬未干的金磚,緩緩步于廊下。
一場春雨過后,天色正晴,庭外花枝舒展身姿,紛紛止不住的漫進小窗墻沿。
朱元璋望著滿園春色,一句“四月花競巧”脫口而出。
他看向身后的吳桐,眼底不由浮現起一絲欣賞。
“先前,咱覺得你年紀輕輕,必不可能有什么大本事。”朱元璋背著手說:“直到昨晚,你讓咱睡了那么好的一覺,咱才發覺看走了眼。”
說罷,他停下腳步,側過頭問道:“你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吳桐笑著拱手作答:“唐代白居易在《貘屏贊》中,稱其‘寢其皮辟瘟,圖其形辟邪’。”
“食夢貘擅吞世間兇魘,昨夜臣以頌缽之音引導,使神獸離屏入夢,再加之殿外藍裴二將的浩然正氣,自可驅散噩夢。”
聽罷這番話,朱元璋滿意地點點頭。
老皇帝轉而垂下頭去,眼底悄然閃過一絲落寞的神情。
“歸根結底,是咱造下的殺孽太重了。”他搖搖頭,低沉的語調中不無嘆息:“可是治國難啊,單說胡惟庸那樁案子,若不以儆效尤重典嚴辦,怎么能令群臣震懾啊。”
吳桐抬眼看著庭外春光,緩緩開口:“陛下,您夢中的那些嬰靈厲鬼,并非是胡黨亡魂——換言之,癥結不在此處。”
“嗯?”
老皇帝聞言一怔,眉宇間滿是不可思議:“咱殺胡惟庸黨羽三萬,你卻說那些索命亡魂不是他們?”
吳桐并沒有作答,他望著庭外空蕩蕩的晴空,嘆了口氣。
“昨日臣入宮時,見皇城四處皆有宮人,在梁宇間搗毀鳥巢。”吳桐徐徐說道:“而后聽王公公說,是陛下您嫌鳥雀啼鳴,擾得心煩意亂,故此下令掏掉宮中全部鳥窩。”
朱元璋聞言點了點頭,臉上滿是困惑的神情。
“這和咱的噩夢……有什么關系嗎?”他不解問道。
“幼鳥尚未全羽,或燙死于烙鐵,或摔死在地上。”
吳桐眼含悲憫,他直視著朱元璋,一字一句說道:“當親鳥返歸,發現巢穴傾覆,兒女橫死,便久久徘徊不肯離去,最終悲愴啼血,絕食身亡。”
說罷,他從身側藥箱里掏出一個布包,小心翼翼地打開,里面赫然是一只干癟的燕子尸體。
“陛下請看,這是臣昨日拾到的母燕,聽太監們說,它已盤旋三日不曾離巢了。”吳桐托著燕子,遞到朱元璋眼前:“它至死還守護著早已摔死的幼雛,臣解剖之后,發現它把自己活活餓成了具空殼。”
一時間,噩夢里的回憶鋪天蓋地浮現腦海,朱元璋愕然盯著眼前母燕的尸體——此刻的他終于明白,夢里那些索命的嬰靈和冤魂到底是從何而來!
“那兩個保護咱的鬼將……”
“陛下。”吳桐抬眸說道:“他們容貌早已不復昔日,可即便陰陽殊途,他們仍是您的臣子啊。”
恰在此時,遠處洪武門方向傳來黃鐘轟鳴,朱元璋如遭雷擊般,霎時間呆立原地。
“伯仁和時澤……真的是他們!”
這位鐵血帝王一時不禁紅了眼眶,他竭力不想讓自己在臣子面前失態,但最后還是克制不住。
老皇帝抬起手,捂住臉頰泣不成聲。
廝殺聲穿越二十余載光陰——當年應天城下,元軍布下天羅地網,常遇春戰場請命,率領死士先登破敵,為渡水困難的后續部隊開辟出沖鋒道路。
這一戰被朱元璋譽為“王業之基”,戰后,那莽漢身插十二支羽箭仍在大笑:“上位!咱還能再砍三百回合!”
而在另一場堪稱問鼎天下的鄱陽湖水戰中,花云被陳友諒生擒,他寧死不降,大罵不止,最終被惱羞成怒的陳友諒下令亂箭射死。
直至最后,哪怕只剩奄奄一息,這位烈丈夫仍在高喊:“寧顱碎,不降賊!”
往事血淚斑斑,故人陸續凋零,鋪成他腳下的登天大道。
“二位將軍雖已不在,但忠魂永駐天地之間。”吳桐輕輕扶起慟哭的老皇帝,說道:“他們不忍陛下您夜夜為夢魘所困,才入夢而來,抵擋冤魂。”
“終歸是咱造下的惡業……累了他們……”
朱元璋老淚縱橫,他顫顫巍巍的,在吳桐的攙扶下,步履踉蹌著坐到亭中石凳上。
惦念二位將軍之余,幾聲鳥鳴傳來,不禁讓他的思緒飄向青空。
幾只春歸的燕雀飛來,鉆進了旁邊宮殿的檐下,銜泥筑巢。
新生與寬恕,是人與自然永恒的主題。
此情此景倒映眼中,他在心中暗自感慨,鳥雀對子女的深厚之情,竟如此感人至深。
而回想起自己對待兒女的方式,他立時感到一陣愧怍。
“斯人已逝,如今該告慰二位將軍的忠魂和死去生靈了。”
吳桐拾袍下拜:“臣建議,請陛下開設往生道場,為亡靈超度。”
朱元璋點點頭,他看向身側的王德成,老太監趕忙躬身上前。
他抹了把臉,恢復了往日的神態:“傳旨,即日起齋戒百日,西六宮停用葷腥——”
“就依吳太醫所說,開設往生道場,咱要親自登臺祭祀,告慰亡靈。”
滿庭春色,沁人心脾。
看著洪武大帝再度舒展的眉眼,吳桐知道,這頭兇悍老龍的心結,已經悄然釋懷了。
這場風波,至此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這時,朱元璋轉向吳桐,他微笑著,拍了拍青年的肩頭。
“皇后娘娘說得沒錯,你確實是位難得的心醫。”朱元璋的語調中,居然帶上了幾分罕見的溫柔:“說吧,想要點什么?咱要重重的封賞你。”
吳桐聽罷立即下拜,他合手說道:“臣有三請,請陛下恩準!”
“講來。”
“其一,昨日銀作監和御用監動用了大量人手,只為加緊制作錦屏和頌缽,出了不少力,故臣奏請陛下,對他們進行犒賞。”
“準。”
“其二,站殿將軍藍朔樓裴二郎,二人忠勇精誠,堪比叔寶敬德,請陛下看在他們不眠不休辛勞戍衛的份上,不要因為先前夢魘之事,而降罪責罰他們。”
“這個也準,話說,天子的承諾可是很難得的,你就沒點自己想要的嗎?”
“臣……”吳桐抬起頭,他遲疑了一下,說道:“臣奏請圣上,請允許臣帶懷慶公主出游一天,畢竟臣……已經答應過公主殿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