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仙魔大劫 以符代神(求追讀?。?/h1> 書名: 靈植仙鑒:我以種田登仙長生 作者名: 黎明終至 本章字數: 2330字 更新時間: 2025-06-17 08:00:00
顧明焰師尊所予的符詔可以說是言簡意賅——憑賜予的符箓之法,轉嫁因果,代行神職,借以體悟天地。
可此中蘊藏的信息,卻足以讓陳玄驚訝不已,久久不言。
顧明淵率先打破沉寂道:“想必師兄亦是猜到了,此法雖然簡單明了,但無異于是在挖神道根基。而舍妹師尊傳下此法,應當亦有試驗之意?!?
不錯,符箓轉嫁因果之術,修士竊取神靈權柄,借此體悟天地運行,看似不過悟道法門之變種。
然細思極恐——若仙道真能借符箓代行神職,以修士之身掌天地權柄,神道存在還有何必要?
神道根基,絕非那些受香火裹挾的人道神靈,乃是開天辟地時伴道而生的先天神圣。
先天神圣,生而就有陽神乃至天神之力,權柄與天道共鳴,舉手投足間皆有天地之威,或者說其本身即是維系太玄界天道運轉的一環。
是以,莫說斬殺先天神圣,單單只是鎮壓一二,亦足以讓修士背上無邊因果,遭太玄界天道厭棄,乃至身死道消。
因而上古仙神之爭,縱有仙魔合力出手,妖族趁火打劫,日月兩神隕落,地府輪回破滅,只余天帝地母兩位天神。
可如今神道依舊傾而不倒,只是退居西海一偶,自成一方神朝,井水不犯河水。
而今此符箓雖只可讓煉氣修士代行同境界的山河神靈權柄,可若假以時日,可否以元神真君代陽神神靈,甚至以天仙仙君代行天神權柄?
天地無靈無智,一切所行所為皆發自本能,以符代神,只要大道運轉無損,自然無有天道反噬,因果不沾。
如此一來,神道危矣。
顧明淵一番剖析利弊,言明天下大局,聽得顧昭焰一愣一愣,沒想到只是一次外出游歷任務,卻關乎到太玄界的風云變幻。
“遠不止如此,顧兄可曾記得歷次仙魔大劫?”陳玄從中看出更多,提示二人道。
顧家兄妹接受過滄溟三年義務教育,通讀史書,自是知曉仙魔大劫這等天下大事,雖語焉不詳,只有三言兩語,但足以見此中慘烈。
顧昭焰回憶,一字一句復述道:“第一次仙魔大劫,太上道宗一分為五,三仙兩魔,造就六仙五魔的局面;第二次仙魔大劫,佛門入劫,禪宗墜魔,天魔立道,六欲教出;凈宗返道,真一立派,至此成七仙七魔格局。”
“而第三次仙魔大劫,亦是最近的一次,約莫一萬余年前,南荒之地,洗劍劍出,止戈弘武,斬巫教以度劫數,巫教核心悉數隕落,傳承斷絕,造就如今九仙七魔格局?!?
眨了眨大眼睛,顧昭焰拍了拍胸脯,疑惑問道:“我所述可有何不妥?大哥你怎么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
陳玄只是提醒一句:“除卻第一次仙魔大劫,第二第三次仙魔大劫,道門魔道氣運皆無大損,反而蒸蒸日上,卻是佛門巫教遭劫,傳承斷絕,一方巨擘煙消云散。”
太玄界可是太上道尊所開辟的世界,法則圓滿無缺,包容萬物,仙神妖佛巫,諸道共存。
可經過仙神之爭,逐妖之亂以及三次仙魔大劫過后,佛門肢解,巫教滅絕,神道退居西海,妖族龜縮蠻荒及南北二海。
“仙魔打架,死的卻是佛門巫教神道,此中若沒有貓膩,鬼都不信。而如今推出以符代神的試行辦法,下一次仙魔大劫怕不是要對神道動手?!?
陳玄心中暗嘆,自從十二歲在學堂遍觀史書,就有此一猜測,只不過是妖族和神道誰先誰后的問題罷了。
顧明淵茅塞頓開,拱手道謝道:“多謝師兄提醒,只不過我等不過煉氣小修,縱然明了天地大勢,亦只能隨波逐流。不過有師兄開悟,我等亦可順勢而為,借勢而上?!?
驟然得知此等隱秘,除卻最開始的驚訝,短短數息平靜下來,思索明悟前路,行止如淵渟岳峙,讓陳玄頗為佩服,生出心思,或許可納入麾下,做個參謀?
兩人談話云里霧里,令顧昭焰一臉茫然。
可陳玄和兄長亦未直接言明,她亦懶得去問,此為她的優點,赤子之心,想不明白的就不去想。
“各人皆有各人的道,若是得知此舉挖神道根基,就此入仙魔大劫,或為惶恐驚懼,為道途有礙,又或勇猛精進,道心越發堅定,可我的道又在何處?”
沒有言明,只是提醒,亦是有此番考慮在內,陳玄思緒縹緲,有了決斷:
“不知此符可有多少枚?可敕封多少位山河神靈?”
顧昭焰隨手取出十余枚玄奧的符箓,上刻有山川河流的紋路,隨口道:“目前只有十二枚,若是不足,集齊材料,我還可以再繪制。”
果然如此,以符代神,又豈是這般不便之物,定能輕易推廣。
陳玄點了點頭,詢問一二道:“不知與尋常敕封山河神靈有何不同?擇日不如撞日,不妨明日就敕封首陽山山神,試驗一二?不知兩位可有意愿?”
他亦有自己的心思,麾下勢力雖廣,卻星羅棋布,散布各方,未能連成一片,若是能以符代神,修士代行一方山河權柄,補充陣法,或許真可連成一片,自成一方大勢力。
屆時南宮寂等魔修再度來襲,不像前番這般直逼小寒山核心,亦做不到逐個擊破麾下勢力,唯有望陣興嘆。
顧明淵搶先開口,堵住妹妹的話語:“我修行純陽功法,與首陽山屬性相合,當為我先。”
畢竟神道因果繁多,以符箓轉嫁因果亦不知能否成功,作為兄長,他自然不能讓妹妹冒險。
“也好,我這就安排下去,收集繪制符箓所需的材料和敕封神靈必備的物品。”
陳玄應下,發出傳音符,讓晏空篁動用坊市人脈相助。
此刻首陽坊市匯聚諸多修士,雖店鋪未開,但就地擺攤的比比皆是,收集這般常見材料亦非難事。
翌日,正午時分,陽氣最盛之時。
首陽山山巔,封神法壇平地而起,五谷三牲悉數齊備。
陳玄立于法壇中心,回憶顧昭焰所教的封神。
前三步與敕封神靈一般無二——定靈樞,鎮地脈,凝神位。
只不過凝的神位需落入符箓之中,而最后一步需助修士梳理地脈,調理天地,否則當有反噬。
畢竟修士終究不是神靈,一時之間,難以熟悉運用山神權柄。
如今五行五方大陣內外皆成,陳玄自是無需如當初那般費力,一拍陣盤,首陽山山魄為之勾出,凝作神位,落入符箓之中。
符箓容納神位,浮現首陽山虛影,最終歸入顧明淵眉心識海。
五行五方大陣鎮壓之下,地脈異動悉數撫平,顧明淵得以專心煉化符箓,熟悉山神權柄。
陳玄如上次般,踏罡步,祭五谷三牲,誦敕文,祭天告地,至此封神完畢。
顧明淵氣息驟變,有如神靈,可祭出符箓過后,又歸返如常,因果不沾。
以符代神,功行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