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編譯者的真相
- 量子觀察者
- 845053
- 2535字
- 2025-03-16 09:26:47
2025年9月20日,22:14。觀察者塔頂層。
林析迅速評估情況。單一出口,已被封鎖。窗戶太小,無法通過。屋頂的穹頂是鋼化玻璃結構,無法短時間打破。她被困住了。
腳步聲越來越近,維持著不自然的精確節奏。林析在房間內快速搜尋可用物品,找到一根短金屬管和一塊反光板。她將反光板對準門口,這樣能在門開時看到來者而不暴露自己的位置。
門把手開始緩慢轉動。
林析屏住呼吸,握緊金屬管。門開了,一個身影站在門口——是那個在咖啡館看到的西裝男子,表情平靜到不自然。在反光板中,林析注意到一個關鍵細節:他的眼睛完全不眨動。
“林析。“男子說道,聲音中沒有任何情感起伏,“李文正的學生。量子物理專業,研究方向是多維觀測理論。你已經使用了觀測設備,訪問了系統后端接口。這是違規行為。“
林析保持沉默,緩慢移動到房間另一側,與對方保持最大距離。
“沒有必要躲避。“男子繼續說,“我不是來傷害你的。我來傳遞一個信息并執行必要的校準。“
“你是什么?“林析終于開口,聲音比預期更穩定。
男子的頭部微微傾斜,這個動作過于精確,像是經過計算的。“你們的語言缺乏準確描述我的詞匯。簡化來說,我是一個接口單元,負責監控和維護現實參數的穩定性。你們稱我們為'編譯者',這是不準確但可接受的術語。“
“李教授發現了什么?為什么你們要殺他?“
“李文正沒有死亡。“男子回答,這個回答讓林析震驚,“他被重新整合到系統中。他的觀測能力和理解程度超過了允許閾值,造成了局部不穩定。系統進行了必要的平衡調整。“
“什么意思?“林析緊握金屬管,“他在哪里?“
男子向前邁出一步,動作流暢但不自然。“你的老師現在成為了系統的一部分。不是作為你理解的人類存在,而是作為信息模式。這是高度進化的命運,不是懲罰。“
林析回憶起李教授筆記中的警告:不要與編譯者對話超過60秒。他們能夠通過語言交流定位和影響人類思維。她必須打破這個交流。
“為什么告訴我這些?“她問道,同時評估可能的逃脫路線。
“因為你也已經看到了底層結構。你的神經連接模式已經開始重新配置,適應更高維度的信息處理。你有兩個選擇:像李文正一樣被整合,或者停止進一步觀測并返回標準參數界限。“
男子的眼睛突然直視林析,瞳孔擴大:“我們尊重選擇權。這是系統設計的核心原則。“
林析感到一種奇怪的壓力在頭腦中形成,像是某種無形力量試圖進入她的思維。她意識到這不僅是一場對話,更是一場攻擊——編譯者正試圖通過某種未知機制影響她的神經系統。
她必須打破這種連接。根據李教授的筆記,編譯者依賴特定的信息交換協議。干擾這個協議可能會暫時使其失效。
林析突然切換話題:“0.5772156649015328606065120900824024310421...“她開始背誦歐拉常數的小數位,這是純數學信息,與當前語境完全無關。
效果是立竿見影的。男子的動作突然變得不協調,像是遇到了某種處理錯誤。他的眼睛快速閃動,頭部微微抽搐。
“無效輸入。重新校準中。“男子機械地說道。
林析抓住這個機會,以最快速度沖向門口。當她經過男子身邊時,他突然伸手抓住她的手臂。接觸的瞬間,林析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感官體驗——她直接“看到“了編譯者的本質。
不是通過眼睛,而是通過某種直接的信息傳輸。編譯者不是實體生物,而是一種復雜的信息構造,一個擁有有限自主權的系統組件。更令人不安的是,她看到了編譯者背后的網絡——數百個類似實體,分布在世界各地,執行相同的功能:維護現實的穩定運行。
最深層的恐懼來自于一個認知:這些編譯者并非外來入侵者,而是系統的內置功能。如果現實是一個程序或模擬,那么編譯者就是其免疫系統。
接觸持續不到一秒,林析猛地掙脫,沖出門外。背后傳來男子的聲音,不再像人類,而是一種數字化音調:“重置協議已啟動。坐標鎖定。請求支援。“
林析沖下螺旋樓梯,每一步都精確計算以保持最高速度和最小噪音。她聽到上方傳來不規則的動靜,似乎編譯者的運動模式受到了干擾。她的數學干擾策略奏效了,但可能只是暫時的。
到達一層時,林析看到入口處站著另一個人形——一位中年女性,穿著普通教師裝束。但她的站姿過于僵硬,眼神空洞,明顯是另一個編譯者。
沒有退路。林析快速掃描環境,注意到左側有一個半開的維修通道。她毫不猶豫地鉆入其中,進入一個狹窄的設備空間。通道另一端應該連接到建筑外部的設備區。
身后傳來精確的腳步聲。女性編譯者正在追蹤她,而且速度異常快。
通道內堆滿了老舊設備和電纜,林析必須彎腰前進。她故意撞倒幾個金屬箱,制造障礙。當她接近出口時,外面的世界突然發生了變化——
天空中的星星開始以不可能的方式移動,排列成精確的幾何圖案。周圍的樹木和植被表面閃爍著細微的代碼線條,整個現實似乎正在“重新加載“。
林析意識到:系統正在重新配置局部環境,試圖封鎖她的逃脫路線。這遠超出了單個編譯者的能力范圍——這是整個系統的反應。
她必須打破這種控制。根據李教授的理論,系統的現實維護依賴于觀測連續性和因果鏈完整性。強行打破這種連續性可能會導致局部“刷新“。
林析取出損壞的眼鏡,這副設備已經不能正常工作,但內部組件仍然含有特殊的量子干涉裝置。她迅速拆開鏡框,取出核心元件——一個指甲大小的晶體陣列。
當第一個編譯者即將接近時,林析將晶體拋向空中,同時用金屬管猛擊它。晶體碎裂的瞬間,釋放出一陣微弱但可見的能量波動,就像水面上的漣漪。
效果超出預期。周圍的空間似乎“閃爍“了一下,編譯者的動作完全靜止,就像視頻被暫停。這種狀態持續不到一秒,但足夠林析沖出通道,跳過圍墻,消失在校園邊緣的樹林中。
身后,整個觀察者塔被一種不自然的光芒籠罩,仿佛現實本身正在那里重新編譯。林析沒有回頭,全力奔跑,利用樹木和地形提供的掩護。她知道這只是暫時的勝利——系統已經識別并標記了她,更多的編譯者會被派來。
但她獲得了最寶貴的資源:時間和信息。她現在確認了李教授的核心發現是真實的。現實確實是一個構建的系統,一個超越人類理解的信息結構。編譯者是系統的維護單元,負責排除異常和維持穩定。
更重要的是,她了解到李教授沒有死亡,而是以某種方式被“整合“進了系統。這開啟了一個新的可能性:如果能夠理解并掌握系統規則,或許能夠找到李教授,甚至解救他。
林析在暗夜中快速移動,心中已有明確目標。她必須解密那個硬盤,理解李教授的完整發現,然后做出最終決定:是繼續對抗系統,還是嘗試與之共存。
無論如何,世界再也不會在她眼中保持原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