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枯榮走了
- 在荒年靠超市發家致富
- 喁喁愛吃折耳根
- 2001字
- 2025-03-25 23:11:14
飯后,林鳳霞開始收拾碗筷。
趙果兒想起爹娘剛才出去是為了看趙老太太的,她開口道:“你們不是去看奶奶嗎,她怎么樣?”
一提到趙老太太,林鳳霞就一個頭兩個大。
說是趙天齊拿了趙老太太的私房錢,趙老太太氣急攻心暈了過去。
一家子好不容易將人拉到街上的醫館,沒成想口碑最好的劉氏醫館不收人。
那看門的學徒看到趙老太太就跟見到鬼一樣,唯恐避之不及。
“我們家大夫說了,這位老太太來了一律不看,你們啊重新找醫館吧。”
李英子一聽這話,氣得不行:“什么意思啊,你們那么大個醫館不給人看病?”
那學徒趾高氣揚,面上帶著慍怒:“可別提了,你們家這老太太可真不是個省油的燈,今早上到我們醫館里大鬧一通,我們可不敢收,快走吧!”
聽聞這話,趙明遠臉紅得不行,趙老太太本就不是個省油的燈,人家竟然能說出不收患者這種話,多半是她做了什么事情惹了眾怒。
“不好意思,小伙計,這中間是不是有什么誤會?”林鳳霞厚著臉皮上前問道。
“哼,這老婆子早上非說我們大夫醫術不精,我們可不敢看了,一會兒死在我們醫館可不好了,你們快走吧!”
一家子灰溜溜地拉著趙老太太到了另一個醫館,大夫看了開了幾副調節身體的藥,花了50文,可是不小的數目。
趙老太太醒來后一個勁罵趙天齊,見到趙明遠夫妻二人在一旁,又罵上半晌,直到火氣上來又暈了過去。
見狀,林鳳霞拉著趙明遠回家了。
“以后啊,我可再也不去了,平白遭人白眼!”好脾氣的林鳳霞此時也沒了個好臉色。
趙明遠上前安撫:“鳳霞,她畢竟是我娘,咱們今后逢年過節去看看就成了,只要關上門過好自己的日子,相信我們今后的日子會越過越好。”
“那大伯真的拿了奶奶的錢嗎?”趙果兒睜著一雙濕漉漉的大眼睛問道。
“我看多半沒錯了,就你們奶奶那性子,你大伯的日子不好過咯。”林鳳霞收起碗筷朝著廚房走去。
真是活該,之前她就知道這趙天齊不是什么讓人省心的人。
這下好了,竟然偷到了自己老娘的頭上。
最近這幾日,趙家怕是都不得安寧了。
第二天一大早,林鳳霞就煮好了一大鍋木薯糖水。
趙果兒興沖沖地和趙玨一起,挨家挨戶送糖水。
劉大嬸家離得近,兄妹倆端著一碗糖水跑到她家敲門。
沒多久,劉大嬸的小姑子過來開了門,見是趙家兄妹倆過來送木薯糖水,小姑子倒也算客氣。
硬是要將家里之前曬的山楂干塞給他們,聽到院子口的聲音,劉大嬸探出個腦袋看是什么情況。
見是兄妹二人,劉大嬸心里對這倆孩子喜歡得緊,硬拉著倆孩子進屋坐。
“大嬸,謝謝您,但是我和哥哥還要去給宋奶奶他們送糖水,就先不留了,您有時間來家里坐呀!”
劉大嬸聽說是木薯糖水,好奇的緊。
昨天她和小姑子去山頭上轉了一圈,只挖到半簍子,不過總比沒有好。
“欸,嬸子問問你們這糖水是怎么做的?”
趙果兒也不藏著,給劉大嬸說了一遍木薯糖水和木薯餅子的制作方法。
劉大嬸聽得目瞪口呆:“你們這木薯餅做法這么奇怪,我還是第一次聽說。”
趙玨打著哈哈糊弄:“之前小果兒自己在那做著玩,一會兒給木薯剁成泥,一會兒又切成條的,這木薯餅就是她自己瞎玩出來的。”
“喲,咱們小果兒還是個當家的!”
幾人又寒暄一陣,兄妹倆忙著給下一家送糖水,劉大嬸也沒多留。
看著兄妹倆離去的背影,她嘖嘖稱奇:“這兄妹倆真是太懂事了,尤其是那小果兒,人雖小但是可聰明了。唉,就是攤上個沒心肝的奶奶,不然這日子就好過多咯。”
“嫂嫂,也不能這么說,他們家現在不是分家出來了嗎,說不定好日子還在后頭呢。”
“這倒也是,咱們自己也試試這木薯餅吧。”
“我剛剛嘗了一口他們的糖水,還真好喝,嫂嫂你快試試......”
把糖水送完后,趙果兒累得癱倒在地:“好累啊!”
趙玨倒是有些稀奇:“你竟然還有累的時候呢。”
這段時間趙果兒忙前忙后的,趙玨還真沒聽到她說過一句累,今天聽到還真有點稀奇。
“是人都會累的......”趙果兒坐在樹下的搖椅上,漸漸的竟然有些一絲困意。
趙玨見趙果兒睡了過去,他從屋里找了個毯子搭在她身上。
趙明遠今日從街上擺書畫攤回來,給趙玨抓了藥。
想起枯榮和尚,趙玨拿起一碗糖水朝著之前的破廟走去。
枯榮最近都在這里打坐,見到趙玨過來,他微微躬身行了個禮:“阿彌陀佛,見過小施主。”
“枯榮師父,您嘗嘗這個糖水可好吃了。”
“多謝施主掛念。”枯榮也不推辭,伸手接過來嘗了嘗,毫不吝嗇的夸獎。
“糖水味道真不錯,我很喜歡。”
趙玨雖然年紀小,但是和枯榮意外地聊得來。
枯榮給趙玨說外面的大千世界,趙玨給枯榮說自己的煩惱和憂愁。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施主不必為過去感傷憂懷,注重當下才是最優解,有時候想得太多,除了徒增煩惱,并無他用。”
“多謝師父賜教,趙玨明白了。”
臨走的時候,趙玨問道:“枯榮師父,您要在我們這里留多長時間,我明天來還能見到你嗎?”
“來時無跡去無蹤,去與來時事一同。何須更問浮生事,只此浮生是夢中。施主不必掛念。”
聽到這話,趙玨知道枯榮還是借著這個話題在開解自己。
“我知道了,謝謝師父。”
隔天再去的時候,枯榮已經離開,只留下一本《心經》在寺廟的供臺上。
趙玨克制住心中的失落,拿起那本書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