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北宋末年那一段歷史,有一個人物值得一提。這個人物就是張邦昌。并不是這個人物在中國的歷史上有什么豐功偉績,恰恰相反,這個人物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賣國賊之一,張邦昌給中國人民造成的危害,只有一人可以跟其相提并論,那就是汪精衛(wèi)。有關(guān)汪精衛(wèi)的事我們以后再講,在這里,我著重給大家談?wù)剰埌畈?
前面我們講到,欽宗皇帝派人到金營求和,那蠻夷大張獅子口,除過要金銀財寶之外,還要大宋皇帝割讓城池若干,還要大宋皇帝派皇帝內(nèi)親和大臣到金國去做人質(zhì)。欽宗皇帝在金鑾殿上征求大家的意見,有兩個人表示愿意到金國去做人質(zhì),一個是欽宗皇帝的九弟康王趙構(gòu),另一個人就是張邦昌。
欽宗皇帝心下明白,這兩個人主動請纓要到金國去做人質(zhì),肯定懷有不可告人的罪惡陰謀,李綱意欲上前阻止,被欽宗皇帝用手勢擋了回去。欽宗皇帝對二人的行為大加褒獎,親自許諾對兩人的家屬給予特殊照顧,并且許諾二人從金營返回之日,欽宗皇帝親率滿朝文武出城十里相迎……
且說康王趙構(gòu)和丞相張邦昌到金營以后,由于那康王乃欽宗皇帝的御弟,招待禮遇也還說得過去。金營里的那些蝦兵蟹將們可不管這張邦昌是什么鳥丞相,把張邦昌用繩子拴在馬屁股后邊,拽著大宋宰相滿營跑,那張邦昌自然跑不過馬,被馬拽倒在地,拖著跑了幾圈,有金兵還嫌不過癮,一泡熱尿澆到張邦昌的臉上。康王趙構(gòu)看不下去了,找金營總帥粘罕論理。粘罕為了張邦昌的安全,把張邦昌放到一個枯井里,每天派人給張邦昌送些吃食。
那張邦昌坐井觀天,心想堂堂大宋宰相竟落得這般下場,心里不恨蠻夷無理,反而埋怨大宋皇帝有意整他。想那李綱要來做人質(zhì)時為什么欽宗不讓來,而他張邦昌一提申請欽宗竟然滿口答應(yīng)?這里邊肯定有什么陰謀。更恨康王這個小蹄子,在金鑾殿上一直對他擠眉弄眼,他搞不清什么意思。現(xiàn)在終于明白了,這些人伙在一起故意捉弄他!張邦昌越想越氣,心想假如有一天他張邦昌當(dāng)了皇帝,一定要叫那欽宗皇帝也嘗嘗這坐井觀天的滋味!
想到這里張邦昌大吃一驚,想當(dāng)皇帝的欲望張邦昌以前從來沒有,為什么身陷囹圄卻想入非非?他覺得奇怪,官居相位,身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張邦昌也出盡了風(fēng)頭。況且那欽宗皇帝雖然有時對他表示不滿,總體上也還說得過去。君臣之間有點小矛盾屬于正常,只要能掌握得住火候就行,這次究竟吃了啥藥,竟然主動請纓要到金國作人質(zhì)?除了那康王對他擠眉弄眼之外,還有一點個人心理作怪,那李綱要到金國作人質(zhì)時欽宗極力反對,想他張邦昌如果提出申請欽宗自然也會挽留,萬沒想到欽宗竟然答應(yīng)得如此爽快,可見他張邦昌在欽宗皇帝心目中的地位遠(yuǎn)不如李綱!
如此一想,那張邦昌竟然不氣了,心態(tài)平和了,你道這是為什么?因為他終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好像有位哲人說過:人最難認(rèn)清的是自己的面目。張邦昌終于認(rèn)清了自己,心里頭驟然升起萬丈豪氣:亂世出英雄,誰說我張邦昌是孬種?我要舒豪情、立壯志,為自己打拼出一塊天地!
正胡思亂想時井口突然出現(xiàn)了一個人影,張邦昌以為送飯的來了,沒太在意。耳聽得那人叫道:丞相,讓你吃苦了。這才睜眼向上張望,看見了一張娃娃臉,你猜誰來了?原來是康王趙構(gòu)。趙構(gòu)讓張邦昌先忍耐一時,他說他正通過粘罕向金國皇帝完顏申訴,對待交戰(zhàn)國使者使用酷刑違反國際法,必須立即制止。康王還給張邦昌送來一碗羊肉兩個燒餅,張邦昌吃完后有些不飽,問康王還有沒有?想不到康王早已離去。
第二天早晨張邦昌正在迷瞪時突然聽到牛角號聲。那牛角號相當(dāng)于漢族人的嗩吶,是蠻夷舉行慶典時用的一種樂器。張邦昌想,這可能是蠻夷的小伙子舉行婚禮,心里沒有在意。突然間井上掉下來一根繩子,有人在井口大聲喊道:張丞相,您拽著繩子上來吧。
張邦昌心里一陣驚喜:我自由了?哈哈我******自由了!他抓住繩子奮力向上爬,可惜身子太重,加之平時根本就沒有鍛煉過爬繩,所以爬了幾次都沒有爬上去。張邦昌有些沮喪,坐在井下問井上的人,有沒有梯子,把梯子放到井下,我登著梯子就上去了。井上的人一陣哈哈大笑,有人說:張丞相,你把繩子拴在腰間,我們把你拽上來。
張邦昌猛拍了一下腦袋,我真******犯渾!這么簡單的事我剛才為什么就沒有想起來?張邦昌把繩子拴在自己腰間,害怕不結(jié)實,打了個死結(jié)。井上的人象拽死豬一樣把張邦昌拽上來,正好粘罕就站在井口。那粘罕對著張邦昌鞠了一躬:張丞相,對不起,這都怪下邊的人不懂禮節(jié),讓您吃苦了。趕快回家洗把臉,換一身干凈衣服,吾皇完顏要接見大宋使臣。
張邦昌顧不上還禮,天真地問道:真的嗎?
站在粘罕旁邊的康王趙構(gòu)催促道:這還能有假。你看,接咱們的轎子就在這里。快點,咱大宋屬于禮儀之邦,別叫人家一直等咱。
張邦昌這才看見,井邊的確停著一乘轎子,那轎子頂子上有一條狼尾巴,一個紅絨球,跟大宋官員乘坐的轎子不同。
粘罕做了一個請的姿勢,張邦昌還有些納悶,不知道是請誰坐轎子,問道:請我上轎嗎?
粘罕冷笑一聲:不請你還能請誰,上轎吧丞相大人。
那張邦昌坐著轎子搖搖晃晃,不知不覺搖到粘罕的王府,洗了把臉,換了一身干凈衣服,又朝太和殿搖去。只見太和殿一片肅穆,牛角號齊鳴,太和殿正上方的龍椅上端坐著金國開國皇帝完顏,文武大臣站立兩旁,門口衛(wèi)兵齊聲吶喊:大宋使臣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