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說過,老鼠的智商比人類還高。因為老鼠能預測災害囤積食物,老鼠還有一些特異功能我們人類沒有,老鼠會打洞會隱身來無影去無蹤。至于老鼠會不會思維?這個問題其實不需要探討,老鼠肯定會思維,只是思維的方式不同。
關中書院招收了五個老鼠博士,由于父皇年邁,就將這五個老鼠博士交給父皇管理。父皇開始不樂意,心想堂堂一代君王怎么能跟鼠輩為伍?后來慢慢習慣了,于是就打造了一乘皇輦,指揮老鼠拉著父皇周游列國。
這可是一件不同尋常的工作,父皇從此忙忙碌碌,沿著地下通道去跟所有的君王展開思想交流,君王們各執己見慷慨陳詞,為祖國的發展謀劃。別看這些君王在位時昏昏庸庸,一旦去世或者下野,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去審視在位時的那一段工作,就會發現許多失誤和疏漏。這很正常,當事者迷旁觀者清,君王的決策決定國家的命運前途。
父皇決定沿著歷史車輪碾壓過的轍印回望,去跟所有的君王進行一次對話。君王們的回憶和反思對我們學校的發展和遠景規劃非常重要,由于大家都很忙,也就不耽擱大家的時間,只撿一些最重要的片段摘錄。
其實地鐵不是我們現代人的發明,我們只是根據老鼠打洞的原理對這一先進工藝加以利用。老鼠們的地下通道四通八達,可以到達你隨意想去的地方。那天,老鼠拉著父皇來到吳越之地,來到吳越之地就想到吳越之爭,因為案例比較典型,所以作為今日頭條跟大家分享。
其實吳國和越國的積怨由來已久,吳王夫差的老爸闔閭和越王勾踐的老爸允常就經常打仗,雙方打仗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我必須比你強。今天你把我打敗,明天我把你打敗,老百姓遭殃。后來他們的老爸仙逝,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當了領導,他們繼承了先輩們那種互相仇恨互不服氣的傳統,連年征戰,首先越國被吳國所滅,越王勾踐帶著老婆去吳國做了人質,吳國謀臣伍子胥力勸夫差殺掉勾踐,夫差不聽,感覺殺人不過頭點地,惡事不可做絕,反而嫌伍子胥太啰唆,將謀臣伍子胥殺害,并且把勾踐夫妻釋放。勾踐從此臥薪嘗膽、獎勵生育、發展生產,并且重用謀臣范蠡,范蠡主張對吳國俯首稱臣,每年納貢,挑選全國最美的美女西施進獻吳王,吳王從此沉溺女色,多年以后三千越甲滅吳。
這些歷史典故相信大家都熟悉,不必詳述。父皇故地重游,吳越之地正好在臨安周圍,邀請夫差對當年戰略失誤做一些反思,也許對當朝皇帝趙眘制定執政方針有所幫助。豈料夫差只說了一句話:“男子漢心不狠干不成大事。”倒是勾踐發表了一通大論,值得我們深思:“吳國城破之時我們為什么要拒絕夫差投降?因為我們秉承先祖遺訓,打蛇不死反傷身。這跟行善沒有關系,為了不留后患,必須把夫差置于死地!進城以后我們張貼安民告示,發放救濟款救濟糧安撫戰爭中遭受不幸的臣民,讓大家感覺到我們才是他們值得信賴的朝廷。”
父皇想找趙眘皇帝約談,主要想跟趙眘皇帝交流執政理念,老鼠拉著父皇的皇輦進入萬歲山德壽宮,給門衛遞上名片和身份證,豈料趙眘皇帝托辭不予接見。在趙眘的眼里父皇屬于遲暮老朽,根本不會也不可能有什么逆耳忠言。不過趙眘皇帝還是給父皇留了面子,指示下屬帶著父皇和隨從們在臨安有名的餐館吃了一頓海鮮。
父皇想,既然來了就索性在臨安城里走走轉轉,由于老鼠們都穿著外套,只有一雙可愛的大眼睛和兩只耳朵露在外邊,臨安城里的老百姓感覺非常奇怪,不知道從哪里來這么玲瓏可愛的小馬,看樣子好像小人國的皇帝到訪。不過父皇不輕易露面,擔心老百姓發現父皇的真面目不好離開。父皇只是在一個叫賣還魂丹的攤位前稍作停留,感覺那還魂丹跟老鼠屎不一樣,雖然也呈顆粒狀,但是做工精細,放到鼻子下嗅嗅,能嗅到一股藥味。父皇特意買了兩包,打算帶回家研究。
老鼠拉著父皇繼續前行,豈料那賣還魂丹的老翁隨后趕來,攔住父皇的馬頭不讓皇輦挪動一步,因為老翁發現,他的還魂丹少了許多,要在當街對父皇的皇輦進行搜查。
父皇隨即明白,這些老鼠們偷盜了老翁的還魂丹!這樣的尷尬事也不是第一次遇見,為此事父皇經常丟人現眼,如果發生在長安城里倒也罷了,長安城有許多熟人幫父皇解脫,可是臨安城里父皇舉目無親,這樣的事情咋整?
老鼠們并不買賬,團團將老翁圍住:“你說我們偷了你的還魂丹,必須有證據。進行搜查也不是不可以,必須司法部門介入,搜查出來贓證我們甘愿認罰,假如什么也搜查不出來就必須登報道歉,還必須為我們賠償精神損失。”老翁思前想后,只得自認倒霉。回到長安時父皇才發現,老鼠們確實偷了那老翁不少還魂丹。
父皇把那些還魂丹交給關中書院質監部門驗證,證明還魂丹確實對心臟病突發者療效明顯,至于能不能借尸還魂還有待進一步驗證。這也屬于我們國家的偉大發明,以后那種藥物改名叫做《速效救心丸》,速效救心丸的配方至今屬于國家一級機密。
回到長江以北父皇工作起來就方便許多,中國歷史上大多數皇帝的陵寢都在北方,想找誰約談非常方便,看守陵園的土地有求必應,只要你給他一個肉夾饃土地就樂于為你服務。難怪人人都想當大官,官越大薪水越多。
父皇的工作沒有任何神仙指派,完全屬于父皇的個人行為。不論約談誰人家想來就來,不想來就不來,沒有強制行為。所以,父皇約談跟他同時代的諸侯列國時大多數諸侯都不愿意來,大家都是戰敗國,不愿意接受戰勝國對他們頤指氣使,不過楚霸王項羽卻主動找父皇茶敘,主要談了鴻門宴和楚漢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