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懿文太子薨逝以來,東宮之位空懸月余。
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里,金陵也發(fā)生了很多事情。
其中比較大的一件就是秦王朱樉飲酒打人,妄自尊大,自言“乃諸王之長,當為太子”的言論。
對此朱元璋也給予強硬的處罰,直接就讓秦王離開金陵還國反省。
但是東宮之位,依然懸而未決。
這始終也是朝臣們的一塊心病,也是朱元璋不得不面對的政治現(xiàn)實。
而且現(xiàn)在的朱元璋也已經(jīng)不再年輕,雖然天下的臣民對他高呼萬歲,可是從古至今哪有萬歲之人?即便是傳說之中的神仙之流,也不過數(shù)百之壽,更何況于壽不過百的凡人?
所以,當前擠壓在金陵朝廷,擠壓在朱元璋心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東宮皇儲之事。
奉天殿東角門。
這里是朱元璋召見朝廷大臣的重要的宮殿,位于整座奉天殿的左側(cè),原名為左紅門,后更名為東角門。
朱元璋高坐在龍椅之上,威嚴不可直視。
一眾朝臣皆都畢恭畢敬的躬身于殿內(nèi)左右兩側(cè)。
朱元璋的目光微微掃過這滿殿朱紫,雖然他也能感受到這些大臣對他的敬畏恐懼之心,但他依然明白在有些關(guān)鍵問題上,這些大臣還是會絲毫不讓的。
朱元璋心中微微一嘆,目光又恢復(fù)到了以往的冷漠平淡,高高在上的俯視著殿內(nèi)百官,聲音老邁而又洪亮的響起,宛如龍吟虎嘯一般的攝人心魄。
“都平身吧。”
殿內(nèi)百官在聽到朱元璋的這句話后,也都不由自主的松了口氣,齊齊又拜道:“謝吾皇。”
待到眾臣起身之后,朱元璋道:“朕老矣,太子不幸,遂至于此,命也。古云:國有長君,社稷之福。朕第四子賢明仁厚,英武似朕,朕欲立為太子,何如?”
朱元璋話音一落,整個東角門殿內(nèi)頓時寂靜的可怕,連平時都沒注意到過的呼吸聲,在這一刻也顯得突兀刺耳了起來。
尤其是站在百官列前的燕王朱棣,更是惶恐而跪。
晉王朱棡不敢置信的抬頭看著朱元璋那張宛若蒼龍沒有任何表情的面龐,眼神里全是驚駭和無助,似乎在問,“為什么不是我?”
要知道即便是秦王有錯,被罰還國思過,按照順序他才是諸王之長啊!
可是為什么父親會青睞于老四?
百官在短暫沉默之后,瞬間也是嘩然一片。
他們?nèi)呵榧^,不能認同朱元璋的這個提議。
翰林學士劉三吾當即從班列站出,對著朱元璋就慷慨激昂道:“陛下三思!”
劉三吾話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所有人的目光,朱元璋也將目光聚焦在他身上。
劉三吾激動道:“燕王雖賢,但非長也。且國家之本,在嫡在長。自古罔顧嫡長而立所好者,乃取亂之道也!且又置秦,晉二王于何地?置懿文太子之后于何地?”
劉三吾的話瞬間也引起了一眾太子舊臣的一致?lián)碜o。
他們在這一刻都紛紛站出班列,對著朱元璋拜道:“皇上三思,臣等附議劉學士之言。”
朱元璋看著殿內(nèi)百官皆是如此態(tài)度,他的目光和神情也是沒有任何變化,而是淡淡的掃了晉王朱棡和燕王朱棣一眼,似乎是在告訴他們,有些事情對于他們而言就是非分之想。
晉王朱棡和燕王朱棣的頭顱在這一刻,也不由低的更深了。
他們明白這是父親的陽謀,其目的就是為了打消他們二人的非分之想,安安心心回到藩地做好大明藩籬,拱衛(wèi)大明的安危,拱衛(wèi)京師之重,才是他們的最終宿命。
最后,朱元璋一言不發(fā)的就離開了東角門。
在朱元璋離開之后,東角門的朝會廷議自然也就這般虎頭蛇尾的結(jié)束了。
晉王朱棡和燕王朱棣在百官們陸續(xù)離開了大殿之后,兩人才從地上起來。
兩兄弟之間也是一言不發(fā),甚至連相互看上一眼都沒有。
似乎在這一刻,他們之間的兄弟之情,也有了一道無法彌合的裂痕。
蔣瓛在晉王朱棡和燕王朱棣離開了紫禁城之后,也匆匆的回到了朱元璋所在的謹身殿。
蔣瓛縮著腦袋緊張拜道:“皇上,晉王和燕王未有任何異動,都各自回了藩邸。”
朱元璋淡淡的嗯了一聲,又問道:“藍玉到哪了?”
蔣瓛道:“涼國公已經(jīng)回軍甘肅,復(fù)請征當?shù)匕傩諡楸懛ザ涓省僖牡炔俊!?
朱元璋思索了一番道:“讓他回來吧,在外領(lǐng)軍著實辛苦了,朕不能讓他一個人這么的操勞。”
蔣瓛低頭稱是,他明白朱元璋的意思并不是真覺得藍玉辛苦了。
而且覺得藍玉在外愈發(fā)的不聽詔令,所以就準備先讓藍玉回京再做打算。
燕王藩邸。
此刻朱棣臉色難看至極。
雖然今天在東角門的朝會上,他的父皇出人意料的向百官提及,要立他為太子。
但是從當時的百官反應(yīng),以及朱元璋最后看他的眼神,還有事后晉王朱棡對他的冷漠。
無不在透著一抹冰冷的寒意。
他明白自己是被父親利用了,但是他卻無可奈何。
道衍和尚悄然的推開朱棣房間的房門。
朱棣也未抬頭去看,只是怒道:“出去!本王不是說了,任何人都不得打擾本王!”
道衍和尚渾然不懼,呵呵一笑,宣了一聲佛號:“阿彌陀佛,殿下這是生了什么悶氣?”
朱棣一聽是道衍和尚的聲音,也不由抬頭幽怨的看著道衍和尚,“大師,本王已經(jīng)沒有任何機會了。”
道衍和尚不在意的笑道:“殿下的機會本就不在此時,何故在意這些呢?”
朱棣急道:“大師你不知道,今天在東角門的時候,父皇當眾說要立我為太子,但是群臣反對,父皇又不了了之。可見在百官心中,本王根本就不是他們所期待之人。”
道衍和尚聽到這句話后,眼睛頓時一亮,他對著朱棣恭喜道:“王爺這是大喜啊!”
朱棣都不想理道衍這個只會瞎忽悠的和尚了,什么屁話到了他這里都是大喜。
真要是大喜,朱棣自己能看不出來嗎?
這明顯就是朱元璋給秦,晉,燕三王下的一個套,讓他仨斷絕問鼎大位的機會!
若是朱元璋真有心立他的話,就應(yīng)該按照次序按個問百官秦,晉,燕三王如何才對。
現(xiàn)在直接跳過秦,晉二王,那不就要將朱棣放在火上烤,順便又在告訴他“你一點機會都沒有”嗎?
——————
萌新跪求走過路過的各位大老爺不吝賜教,給點票票,給點支持,多多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