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在韓東懷里哭泣的美麗的未亡人少婦,此刻的感情好像是開了閘的洪水一樣,如江河奔流,再難自抑。
韓東努力的用理智克制著自己身體的原始沖動,但是有如此嬌軀在懷,她的聲音又是如此的凄切可憐,惹人動情。
韓東就算是一塊石頭,現(xiàn)在也被捂出感情了。
更何況作為穿越者的韓東,他的道德觀本身就與這個時代不同。
尤其是對男女之間的感情道德,韓東絕沒有任何古人的堅貞和不渝,他的感情道德,用一個貼切的詞來說,更像是曹賊。
而且,在當志愿者穿越之前,早就不再單純的韓東,也經(jīng)常和一些技藝高超的學(xué)姐鉆小樹林,也經(jīng)常和一些知性優(yōu)雅的社會大姐姐檢驗BBA的汽車減震問題。
現(xiàn)在軟玉在懷,這還想讓韓東做一個坐懷不亂的正人君子,著實是也有些難為人了。
而且現(xiàn)在的情況就算是退一萬步講,今天這事也不是他主動的。還有現(xiàn)在的太子妃寢宮除了有一些微弱的燭火之光和一些透過窗戶縫照進來的月光外,是沒有其他任何光源了。
所以,現(xiàn)在的太子妃寢宮里面,也稱得上黑燈瞎火,誰也看不清楚誰的模樣,根本也不用擔心會被人認出。
于是乎,早就按捺已久的韓東,在這個時候也是盡顯男人本色,決定不再做和尚了。
反正不過就是人死鳥朝上,不死萬萬年!
韓東也沒啥可怕的!他也不信視名節(jié)為生命的古人會在此事之后,拼著魚死網(wǎng)破將他揭穿出來。
所以,此刻早就被欲望動搖了理智的韓東,也不客氣的將懷中的美人攔腰抱了起來,然后雙雙跌入被帳幔緊圍著的太子妃繡床之上,一時間月明星稀,鳥語花香,好似春天又臨時返場,來到了春和殿中。
........
與此同時,在東宮前面正殿里的太子靈堂里面。
作為朱標在世的最長子,朱允炆更是難以自抑的叩首在地,眼淚鼻涕都混在了一起,他每抽噎一聲,身體也跟著不受控制的顫抖一下。
很快,本來就已經(jīng)守靈了幾天幾夜的他,也終于撐不住了,一下子就歪倒在一旁昏死了過去。
這一幕,也將靈堂內(nèi)所有的人給嚇壞了。
他們手忙腳亂的去攙扶著朱允炆,同時也有人大聲疾呼著:“太醫(yī)!太醫(yī)呢?!”
守在外面的太醫(yī)在聽到靈堂內(nèi)的疾呼,也不敢有絲毫的怠慢,急匆匆的就沖到了靈堂里面。
太醫(yī)著急道:“讓開讓開,讓老夫為皇孫診脈!”
太醫(yī)在一眾人焦急的目光之中,為昏死過去的朱允炆診著脈,過了一會兒,他也心有余悸的松了一口氣,大聲說道:“皇孫無恙。就是悲傷過度,加之為太子殿下守靈時間過久,身體撐不住了。待老夫開一副調(diào)息養(yǎng)神的方子,為皇孫服下,只需好好的修養(yǎng)一段時間就無事了。”
孫德聽到太醫(yī)此話后,也不由松了口氣,他對著太醫(yī)微微一拜道:“有勞太醫(yī)了。”
接著在太醫(yī)和孫德的指揮下,靈堂內(nèi)的小太監(jiān)們就將昏死過去的朱允炆從靈堂里攙扶了出來,安置在了一旁可以休息的耳殿之中。
就在朱允炆被扶到靈堂一旁的耳殿內(nèi)休息的時候,他在太子朱標靈堂昏死過去的消息,也傳到了朱元璋這里。
此刻的朱元璋也如一位落寞孤獨的老人一般,一個人枯坐在了乾清宮的龍椅上,臉上也沒有任何的表情,目光空洞的望著窗外的方向。
他的心里也難受極了,朱標是他辛辛苦苦培養(yǎng)了幾十年的太子,他對朱標也是寄予了厚望。
盼望著朱標能在他之后,也做出一番成績,成為一位有為的守成之君,將大明的基業(yè)千秋萬代的傳下去。
可是老天爺為何要將他的標兒帶走?
現(xiàn)在的朱元璋后悔極了,早知如此,他就不會把那么多的政務(wù),提前交給朱標,讓朱標那么辛苦的承擔起那么繁重的國政,透支了身體,虧空了精神。
可是現(xiàn)在說什么都晚了,朱標已經(jīng)死了,再也活不過來了。
“皇上,二皇孫在靈堂暈死過去了。”
錦衣衛(wèi)指揮使蔣瓛匆匆的從外面進來,打破了乾清宮內(nèi)的孤寂。
朱元璋聽到蔣瓛的稟告,身上的氣息陡然一變,瞬間從一個落寞無助的老人,化身成為一頭氣勢駭人的蒼龍!
“你說什么?!”
朱元璋的目光宛如利刃,將蔣瓛壓迫的頭都不敢抬起分毫。
蔣瓛跪在地上,聲音忍不住顫抖的繼續(xù)回道:“剛剛東宮傳來消息說二皇孫在靈堂悲傷過度昏死了過去,太醫(yī)在診治之后說無大礙,只需調(diào)養(yǎng)數(shù)日便可痊愈。”
朱元璋聽到這里,心里也不由松了口氣。
“無事就好,無事就好,真是苦了允炆這個孩子。你再安排幾個得力的人去東宮守著,也要告訴那幫太醫(yī),如果朕的皇孫有任何問題,他們也都一起殉葬吧。”
朱元璋的話說的很平淡,但聽在蔣瓛的耳中,他卻感受到了無邊的寒意。
他太清楚自己跟前的這個老皇帝有多可怕!
所以蔣瓛也不敢有任何一絲的遲疑和猶豫,他立刻就對著朱元璋一拜:“臣遵旨!”
待到蔣瓛離開之后,朱元璋也沒有繼續(xù)枯坐了。
他將目光放在了手邊的御案上,這張御案上現(xiàn)在放著三份密疏,上面分別寫著“秦王”、“晉王”、“燕王”!
這是太子朱標薨逝之后,錦衣衛(wèi)刺查到的密報,里面寫著秦王朱樉、晉王朱棡、燕王朱棣在各自藩地反應(yīng)。
這三個兒子也是朱元璋在世所有兒子之中的最長者,同時也是手握重兵的邊塞藩王。
朱標沒死,他們都是大明的有力藩籬,可以幫助朝廷鎮(zhèn)守邊塞,抵御來自北元的危機。
可是現(xiàn)在朱標死了,那么他們就變了,他們不再是大明有力的藩籬,甚至?xí)兂纱竺鞯牡溙ィ?
朱元璋心里也很清楚,如果自己不能盡快的確定一個新的帝國繼承人,那么接下來的秦藩,晉藩,以及燕藩,為了爭奪那個位子,肯定也會蠢蠢欲動。
所以,此刻的朱元璋即便是心里再痛苦難過,他也要為朱標之后的大明重新物色和培養(yǎng)接班人了。
否則,儲君未定,天下遲疑。這對已經(jīng)年愈七十的朱元璋而言,絕非是一件能夠善了的好事!
——————
求收藏,求關(guān)注~~新書幼苗,需要各位走過路過的大老爺呵護灌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