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朵生長在溫室里的嬌花,呂氏也從來都沒遇到像韓東這樣的登徒子!
哪怕嫁給太子這十幾年,夫妻之間如何恩愛,也都沒有這般的過份過。
但呂氏在聽到韓東說的“匪淺”兩個字,卻沒有感到真心的厭惡,俏臉上泛起的紅暈還比以往更勝,若不是此刻正值夜幕,肯定都會讓人看的清清楚楚。
呂氏努力的克制著自己,她板著臉生氣道:“這不是該問的。”
韓東見呂氏不說,他也不再追問了,免得適得其反,讓呂氏惱羞成怒,做出同歸于盡的沖動之事,那就虧大發了。
“好吧,既然太子妃不愿意說,那我也不問了。如果太子妃沒有其他吩咐,我可就走了?!?
說罷這句,韓東就真的要轉身離開。
呂氏見狀也立刻叫住了韓東,“等等。”
韓東停住動作,又看著呂氏,“怎么了?”
呂氏也不知道該跟韓東繼續說什么,但是就這么的讓韓東走了,她也不甘心。
所以,呂氏也沒話找話的看著韓東問道:“你多大了?”
趁著夜色,韓東雖然看不清呂氏此刻的臉色究竟是怎么樣的,但是他又不是沒經過事的初哥兒,呂氏說話時竭力想要隱藏的緊張,他還是聽得出來的。
韓東壞壞一笑:“我有多大,太子妃不清楚嗎?”
呂氏疑惑了一下,但在她看到韓東壞壞的笑容之時,瞬間也明白了韓東的意思。
呂氏又被氣的俏臉一紅,氣的哼道:“登徒子!淫賊!”
韓東看著呂氏生氣都能這么可愛動人,怪不得她能在如此得朱標之寵,在常氏之后被扶正為太子妃。
韓東哄道:“好了好了,太子妃莫要如此喧嘩,萬一讓人聽了去,我雖然小命不保,但太子妃清白也沒了。我們還是說點正經事吧?!?
呂氏道:“你能有什么正經事?”
韓東道:“太子妃小看人了是吧?我說過要幫你兒子穩住東宮之位,就一定會幫你的。此番太子喪期的情況,我想太子妃也應該有所耳聞?!?
“秦王,晉王的奪嫡之心昭然若揭,不過此二人無論是道德水平,還是為人處世皆都不佳,不管是百姓還是百官,對他倆都沒什么好感。”
“但是有一人就不同了,他在太子靈前哭的聲淚俱下,不僅讓聞者落淚,也讓見者傷心。而且他在百官和百姓之中的聲望也都是積極正面的。”
“如此之人,若是不加以防范,東宮之位就算是還留在太子妃這邊,以后也未見得能夠長久。所以,太子妃不要在下的幫助嗎?”
韓東雖然沒點出燕王朱棣的名字,但是在這一刻,呂氏的腦海里也已經對號入座,知道韓東提醒她的威脅是什么了。
作為一個婦道人家,有時候呂氏雖然能看清楚一些問題,但她并不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沒有解決問題的思路。
所以在這一刻,呂氏看著韓東的目光也有了求助的神色。
同時她也在心里不禁的想著,或許韓東出現,就是太子的保佑。
呂氏緊張道:“那我們該如何防范?”
韓東聽到“我們”這倆字的時候,嘴角也不由露出了一抹得意的微笑。
看來現在的呂氏已經不準備將他再當做敵人來看了。
韓東道:“其實我們不用去管他,他想要表演,隨他去就是了。我們只需保證東宮的力量能夠一直壓制住他即可。只要我們的力量足夠壓制住他,那么他即便是再有野心,也只能暗埋于地下,永遠的受我們驅使。”
呂氏急道:“為何不除掉他?”
韓東看著著急的呂氏,也幽幽的說道:“除掉?怎么除掉?告他謀逆嗎?他又沒有錯。況且北邊的韃子只是被打跑了,又不是被打服了,沒有這一道鋼鐵長城在,指望誰幫你兒子守住北境的江山呀?難道要靠那幫從未獨擋過一面的勛貴二代嗎?”
“這些人紙上談兵興許是個把好手,但真正領兵打仗的能力有幾分,只有天知道。你敢將希望寄托在這些人身上嗎?而且,你家的老爺子朱重八這些年可以說是在絞盡腦汁的收攏權力,收攏那些被勛貴掌控著的兵權?!?
“若是到了你兒子這一代,再把兵權放出去,給到這些繼承了父輩榮耀的二代們,倘若他們其中也出了一位能力超群之人,你覺得你兒子的位置還能踏實嗎?”
呂氏聽完了韓東的這些話后,不由又陷入到了焦慮之中。
燕王這樣的禍患,除又除不掉,離又離不開,這樣的心腹大患,確實讓人寢食難安。
那些勛貴二代們真實能力如何,誰也不敢打包票。而且萬一真如韓東說的那樣,這些人中又出現了一位能力超群的軍事天才,繼承了父輩們所有榮耀,成為了大明軍神一般的人物,那可就尾大難甩,弄不好也會改朝換代。
同時她也不由在心中驚駭韓東大膽,居然敢直呼皇帝名諱,而且還是皇帝之前的名諱,這可是妥妥的大不敬!
不過此刻,呂氏也沒心思關心這些,她關注的還是韓東提出這些要命問題。
“那我該怎么辦?”
呂氏用乞求的目光看著韓東,這一刻的韓東好像也成為了她和她兒子未來的唯一救命稻草,若是不能抓緊,就要掉進萬劫不復的深淵!
看著如此可憐的呂氏,韓東也不繼續嚇唬她了。
韓東道:“太子妃勿要著急,此事又不是眼前立刻就會發生的事情,我們還是可以有時間去準備,去改變的。現在的問題,其實說直白點就是你兒子的教育問題?!?
“他身邊全都是一些只會道德說教,只會之乎者也的腐儒。這樣的腐儒去教普通人家的孩子,興許是可以教出一個忠君愛國的正義君子。但是如果他們把這一套全都教到你兒子身上,那可就危險了?!?
“所以,當務之急。太子妃應該想想怎么給你兒子安排一個能教他真本事的先生,讓他明白這世上除了仁義道德之外,還有爾虞我詐!”
聽著韓東這些話,呂氏也覺得非常的有道理,太子在世的時候就曾經常說:“人心不足”,“人心難測”,“治國之道并非一味靠仁”。
現在韓東雖然沒說出這樣文縐縐的話來,但他說的卻比太子在世的時候,說的更加直白露骨。
可見韓東和太子之間,還是有很多相似之處的。
呂氏頓時說道:“你去當允炆的先生吧!”
——————
萌新在線求收藏,求關注,求追讀,求票票~~
各位走過路過的大老爺,可不能無情無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