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化胡經》!
這就是姜宸所寫的佛經!
好吧,姜宸承認,他在編寫佛經的時候,難免借鑒了一些來自后世的知識。
沒辦法,時間太趕,他對佛理的理解又太淺,以至于就算有氣運與功德的雙重加持,他也難以在短時間內,編出一本上等的佛經來。
這種情況下,他的驚世智慧告訴他,實在編不出來的話,可以借鑒一下后人的智慧。
于是乎,就有了這部《老子化胡經》的成型。
此經擱在姜宸前世,是妥妥的偽經。來歷有兩種說法,一是佛門剛剛傳入東方的時候,為了更好的傳道,特意與老子進行了捆綁,以便讓世人更加容易接受。
二是道教為打壓佛教,特意杜撰出此經,以便將佛教并入道教,是為佛本是道。
但不管是哪個說法,都足以證明,老子化胡經乃是偽經,由后人杜撰而成。
可那是在姜宸前世的世界,而在西游世界,老子化胡為佛的傳說卻是真的。此事乃老君親口所言,做不得假。
當初二郎神與孫悟空大戰的時候,老君扔下金剛鐲,助二郎神一臂之力時,曾向觀音菩薩介紹道:
“這件兵器,尺錕鋼摶煉的,被我將還丹點成,養就一身靈氣,善能變化,水火不侵,又能套諸物;一名金鋼琢,又名金鋼套。當年過函關,化胡為佛,甚是虧他,早晚最可防身。”
看看,老君自己都說了,他曾西出函谷關,化胡為佛,還是當著觀音菩薩的面說的。這要是假的,菩薩豈能答應,必然會出言反駁。
既然老子西出函關,化胡為佛是真,那姜宸此刻編出來的《老子化胡經》,自然也算不得偽經,乃是真的不能再真的真經了。
而且,此經一出,若是傳入東方,必然能助佛教在東方站穩腳跟,有大功于佛教。
原因很簡單,提及西方之佛,東方之人有幾個認識的。百家典籍都看不完,誰有空看西方藩夷胡寫的經文。
藩夷也有經典?開什么玩笑!
可提及老子,知曉的人就多了。道家祖師之一,誰要是沒聽說過,那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讀書人。
因此,當藩夷的經文被冠以老子之名后,哪怕只是出于好奇,那些讀書人也會拿來仔細研讀。
而讀書人一看,哪怕不認同上面的理念,也會對佛教留下一定的印象,以后大家再提及佛教時,就會有人說:
“你是說佛家啊,這個我知道,乃是道家圣人老子西出函谷關后,于西方另創的一門學說,此事在《老子化胡經》上有記載。”
當這個說法流傳開來后,佛教借著老子的名頭,便能無聲無息的扎根在當地,隨著其余百家一同流傳下去。
如此,佛教東傳的目的,就算是達成了。而姜宸所寫的《老子化胡經》,也將成為佛教不朽的經典。
甚至可以說,無此經,便無佛教之未來。佛教能扎根東方,全賴此經之功!
日后佛教大興,佛祖論功行賞的時候,思及此事,最差也要封姜宸為王佛,為上上之佛,于靈山上的座位,更是距離如來不遠。
說完佛教,說道教。
道教聽聞此事后,非但不會怪罪姜宸,反而還要嘉獎他。
原因很簡單,姜宸所編的《老子化胡經》,固然能助佛教在東方站穩腳跟,可也給其埋下了隱患。
日后佛道式微時,道門強者只需高喊佛本是道的口號,就有一定的幾率,將佛門收為己有。
收復佛門,這是何等大的功勞。而姜宸所寫的《老子化胡經》,就給無數道門弟子,留下了收服佛門的可能。
僅是這一點,就足夠無數道門弟子贊揚姜宸的了。至于幫助佛教在東方站穩腳跟,這都不算事。
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若連這么簡單的道理都想不明白,那這智商基本就告別修行之路了,修也修不出什么名堂來。
一部佛經,同時討好了兩方勢力,為姜宸賺足了好處。如何不能說,這是姜宸驚世智慧的體現。
無非是這智慧用錯地方了,沒有按照姜宸最開始的思路,用來開創佛經,而是用來投機取巧。
但不管如何,你就說這智慧夠不夠驚世吧。起碼,它讓姜宸達成了自己的目的,于兩教中撈取到足夠多的好處。
就專業的角度而言,《老子化胡經》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經文,含金量并不高。
但它妙就妙在,巧妙的將老子與佛教結合了起來,使得佛教這個外來戶,變成了本地人,在傳教方面,不再受到排斥。
光是這一個作用,就勝過所有佛門典籍了。你佛經就是寫的再玄妙,沒人愿意看、愿意聽,不為世人所接受,那也是沒用。
萬事開頭難,得先讓人接受,佛教才有普及的價值。不然,就是說破嘴皮,也只是徒費氣力。
“不行,這經文的含金量太低了,就這么傳出去的話,外人根本看不到我在佛法上的造詣,只能看出我在陰謀一道上深有體會,乃精于謀算之輩。”
佛經還沒傳出去呢,姜宸自己就先嫌棄上了。
沒辦法,投機取巧搞出來的經文,能有什么含金量,也就只能糊弄一下外行。
真正的內行見了,只會感慨姜宸此人,真是工于心計啊,一部佛經兩頭賺,既吃了佛門,又吃了道門,橫豎都不吃虧。
“就算不能再編出一部佛經來,起碼也要在《老子化胡經》里多加一些有內涵的內容,使其看起來不再那么單薄。”
“不至于像現在這般,通篇都在介紹佛門的來歷,以及簡單的講述了一下佛門的主旨,除此之外,再無別的內容。”
想了想,姜宸隨手拿起一部佛經,放在眼前繼續鉆研。他還就不信了,他一新世紀的十好大青年,一點有內涵的內容都編不出來。
…………
時間匆匆而逝,很快,一年的時間就過去了。這日,姜宸放下經書,轉而來到福地之根附近,緊張的盯著它看。
經過多日的孕育,它終于快要成型了!